对当代音乐生态传播的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08 浏览:19673

摘 要 :在当下的社会传播环境下,音乐传播生态出现了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音乐传播越来越脱离不了图像的传播而独自存在了.本文论述,过分依赖视觉化的音乐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是使音乐原创动力的枯竭.

关 键 词 :音乐传播 生态 音乐文化的价值

现代的科学技术已经让我们习惯了用一种“看”的视觉方式来欣赏音乐,从电视音乐,电影音乐再到新媒体的网络音乐,人们都很自觉地要把音乐与具体的画面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社会传播环境下,音乐传播生态出现了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音乐传播越来越脱离不了图像的传播而独自存在了.也许我们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在人类技术掌控的社会中,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给大众实在是再实惠不过的,但是偏重把音乐的世界形象化、具体化真的能够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音乐艺术,并且有利于音乐艺术文化的健康传承么

媒介环境学教父麦克卢汉,在他的《麦克卢汉精粹》中,收录了许多美国广告海报的展示以及媒体大亨们对媒介的议论,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著名的美国电影制片人、动画片家沃尔特.迪士尼把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改编为动画片“幻想曲“后,他说:“哎呀,这会造就贝多芬.”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其实深刻地反映了:视觉化的传播正在随着图像科技的发展而反作用于、甚至控制音乐文化本身的取向.换句话说,视觉化的传播不仅是反映了音乐文化,更重要的是它在默默有力地塑造着音乐文化.

美国著名媒介专家波兹曼对当今电子媒介文化的批评这样说道“我年轻时读的《圣经》给我获得了一种启示:十诫中的第二戒,不可雕刻偶像,亦不可制作任何形象等那些如今已经习惯于图像、雕塑或其他具体形象表达思想的人,会发现他们无法像原来一样去膜拜一个抽象的神.”(1)也就是说,一旦人们习惯用符号表现他们的经历,习惯于用图画、雕塑或当今媒介表达一种崇拜对象,人们就会执着于这些媒介符号传达的实际而无法理解抽象的神圣.

人类的媒介历史更清楚的阐释了媒介的传播是怎样彻底的改变了这个社会艺术文化的.按照波兹曼的观点,媒介史可以分为口语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三大历史阶段.

经历第一个阶段口语媒介时,人们更注重事物的整体性,用诗性地感悟能力来感受世界.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古代中国,帝王将相,士大夫用“古琴”等和谐之音作为媒介来传播华夏礼乐文明.“礼以道其志, 乐以和其声.”(2) 文中指出通过口授式的传播渗透健康向上的音乐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方略:“以礼节来引导人民的节操,以音乐来调和人民的声音与言论.”(3)古人深刻了解到音乐对人们的社会公众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指导效应,以中正清和的礼乐作为一种“口传心授”的传播力量,“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4)反作用于人,作用于整个城邦.


第二阶段的印刷媒介,17世纪到19世纪间,印刷品几乎是西方人们生活中唯一的消费品.纸张与印刷术的传播意味着我们可以用一种普世物质来代替昔日昂贵的材料(5)进行着大众传播,早期印刷媒介先后在欧洲和美国出现,这使得一种阅读培养理性主义的思潮也同时登录了这些地区.西方开始专注于对空间文化(6)的兴趣与延伸.

印刷媒介赋予智力一个新的定义:推崇理性专业化和空间扩展的思维.西方音乐在这种理性思维式的传播影响下,也改变着自身的内容与结构.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线条性、时间性的音乐黯然离开了历史的主流舞台,从17世纪常常给人以富丽堂皇、紧迫感的巴洛克音乐,而后18世纪追求精准、完美的古典主义音乐,到19世纪宣扬个人的浪漫主义音乐,无不在被理性的空间思维所暗暗塑造着.“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都竭尽全力的去发出和声的神奇力量,乐队越来越丰满,织体写法越来越厚实.”(7)这一趋势到了瓦格纳及其继承人马勒和理查.斯特劳斯,以及早期的勋伯格手中发展到了极其复杂的“伴音化“期,之后似乎再也不可能向前跨出一步了.

中国在明末清初的时期,正处于浪漫思潮的革新与独尊雅乐的大异奇趣之时,中国音乐文化的取向依然秉承着“儒释道”的美学思想,社会政治的动荡也并未使中国传统文化丧失其精髓,唯清末西方工业文明的输入,国人开始渐渐丧失本土民族的文化立场,一味除旧布新,企图在全国依托西方近代价值观的基础上大造一个“全新的”中国文化.然而这种缺少沉淀的西方快速式传播,开始影响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时空平衡,它“双刃剑”(8)的作用也预示着他将摧毁人类自然生命与人文生命统一的最后防线.

第三阶段的电子媒介.“到1858年,照片和电报的发明结束了纯粹理性王国的时代等”波兹曼继续援引法兰克普瑞斯布利在《广告的历史和发展》中的观点:等随着照相术的发明,广告的语境遭到了彻底的摧毁,广告商们已经不再期待顾客的理性选择,而是利用一种凭借吸引人的镜头及特殊诱惑的语言手段,来裁剪伪装“真实”的伪事件.“其作用是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肤浅的功能:提供娱乐以达到商业目的.”(9)音乐家及作家们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逐步脱离了原有的创作轨道,进行着多样化“反祖”式的试验与尝试,促使整个声像系统的派生模式和传播方式进入一场迷失的浮躁变革.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第一次面对信息过剩的问题,使得信息和行动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起来,这意味着人们越来越缺少对经验动态模式的论证与总结.正如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哲学家,经济史学家,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Innis)所说“文明的本意是传承并播撒文明的果实,由于传播时空的偏向导致文化结构的失衡,文明传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成为自己扼杀文明生命的利器.这就是历史哲学与传播哲学的巨大悖论”.(10)

笔者认为,过分依赖视觉化的音乐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是使音乐原创动力的枯竭.“原创性的思想要靠口头文化的传播,随着知识的日益机械化,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条件正在慢慢化为乌有”(11).

首先音乐文化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健康社会和政治对策的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在于它是否具有实用商业价值,是否新奇有趣,是否无聊散乱,是否骇人听闻,是否简单娱乐等更可悲的是,现代媒介传播的价值理念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学校的教育中,使我们从根本上欲要抛弃以时间为美的各种传统艺术文化经典,各种可视化的教具眼花潦乱的困扰着老师和同学们,真正具有教育精神的课程内容被无情的驱逐.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学生正在极力地做相反的努力.音乐文化的价值不再是预言社会“居安思危”的良药,不再是引导社会有识之士们拾起道德良知的责任,不再是象征着中国文人的感性与理性相衡的智慧结晶等取而代之的是对人“肉欲性欲”刺激的氛围烘托,是对金钱,过分自由狂欢的肤浅提倡等有一本传播书籍这样记录到:当今视觉化的教育哲学有三条戒律:

1.你的节目不要有前提条件和背景知识,越浅越好.

2.不能让人困惑或难受,要让人们满意.

3.、躲避阐述,尽量要用讲故事或用动感图像来说明.

如此一来这样的媒体教学就成为提供绝对娱乐的舞台,作为民族国家希望的年轻人们被潜移默化的纵容去无节制享乐,只知道卡通片、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而厌恶深奥与崇高,不知道此前5000年文明传统的这一代一代年轻人将把世界引向何处呢正如伊尼斯所说:“大学是传授生命力之花即思想的地方,而实用主义的教育观正在使大学破格降为技术学校等一个民族的原创活力会因此而窒息.”

其二,视觉化的电子传播使音乐文化传播丧失了促成对音乐本体认识的本来涵义.面对如此众多的设备与散乱的信息,人们只能趋向于欣赏时间短促,生命力较短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创作上技术物质条件的极其丰富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音乐创作人,这种容易操作的电子音乐,使得人们不用去学习任何生涩难懂的乐理知识,直接通过各种软件里欲设的loops(套路音源),像贴图片那样,把各种风马牛不相及的音乐元素贴到一起,就形成了自己认为的手工音乐.这样的后果就会使人们相信自己不用深刻学习任何乐器就有着很高的创作音乐的水平,而网络就是他们展现自己的最好平台,音乐至此成为了年轻人们玩耍的又一个新奇玩具,以至于他们认为自己“攒”的音乐已经具有音乐家的水平.这样的玩耍思维使得大多数受众对于音乐只是听听罢了,没有人把它真当回事,人们只能凭借浅薄的认识与接触来判断音乐的文化价值,我经常能够听到很多朋友说起:现代人谁还喜欢交响乐它太复杂冗长,很难进入等如果能学古琴的话,体味自然之美真的很好,但我嫌它太慢,而我很忙等

其三,视觉化传播给与我们的传播导向是一会这里,一会那里的没有连续性的思维.被割裂的注意力会被视觉化的电子媒体随时牵走,不容你有时间来思索,尤其是现代人制作的越加绚丽的电视、电影,使得当我们及时看到听到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我们也无法驻足脚步,因为我们的思考时间是受到电子媒介的严格控制的.久而久之,人们对一切价值、意义不再质疑,思考,鉴别,判断,而是在不断地习惯,接受中随波逐流.

我们经历了许多音乐传播的革新,每一种表达媒介都深刻的修正着人的感知,主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心理退缩,接踵而来的是个人和社会的扭曲适应.新型的传播确保了一大堆优势,心里退缩顺理成章的发生,比如以字母为基础的视觉符号化传播,他会把听觉的意义转移到视觉的形象诠释上,又通过视觉的展现再解释为听觉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虽然会欣然接受但同时也会很清晰的看到在传播结果上“音乐被视觉转化”的过程对音乐本身具有一定意义上的消弱,这种传播形式只能使观者留在这个听觉世界之外,过分视觉剥夺了听者的注意,使得音乐很容易沦为视觉的子臣,人们不再愿意听赏多个连续音乐的时间美感.这样的视觉化传播手段除了解释音乐的最外在表象之外,其余的都在他的传播过程中,被无形的丢掉了.久而久之,人们对音乐的定义就会产生歪曲,这样的丢掉使人们把音乐的本质混淆为不合时宜,音乐的文化趋势会随过分倚重视觉化传播的价值观念变成倚重空间扩张文化的观念,它忽视文化内部的整体性与自然限度的平衡,最终导致音乐文化的内外失衡,音乐文化本身会以媒介互惠性,互动性的传播而被扭曲为单向度的,超简化似的,浅薄的快速文化.

技术是当今世界的框架,它因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使得人类无法自拔的继续生产发扬,而人类自身恰恰没有意识到这样先进的技术已无形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主导力量,创造并改变着人类生活与文化的模式.所有的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都情不自禁的成为这一框架统制的奴仆.“毁灭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具有双重的诱惑性质,即经过科学的研究,事物本身的意义让位给他的实用意义,以便接受支配,以便被生产和耗尽.无数技术成果充斥着我们的双眼,使我们没有听觉的意识,丧失了“深沉的感悟”.我们只会用因果关系来判断世界,判断文化,判断艺术.我们只会用现象、具体的符号来认识.粗制滥造的设备布满我们的生活,一些速生低矮的植物成为我们最后氧气的来源,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作为合理意识的最高形式的技术,和无沉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眼睛因为这样发展而来的视觉传播疲劳的时候,我们会对身边任何事情麻木,我们的其它器官也会因为长时间休眠而生锈起不了任何帮助我们识别的作用.

我们已经丧失了自己的器官,我们已经丧失了自己亲临生命的道德体验.我们每天的认识活动无非是对着各种各样的媒体进行着自我对话,我们的原创能力仅仅是动动手指,做着机械贴图似的叠加或删减,我们只能透支自己这样渺小的因子,短视于把事物看作为可操纵的物质利润和功能,而不看作是具有独立生态的生命体.人类的文化传播危机,即人类无法从个人利益中猛醒用集体主义的思维意识传承于整个世界甚至是整个宇宙.

注释:

(1)尼尔 波兹曼 :《娱乐至死》, 第10页.

(2 )《礼记》《乐记》

(3) 江文也:《孔子的乐论》, 第5页.

(4)蔡邕: 《琴操》

(5)哈罗德 伊尼斯:《传播的偏向》第8页.

(6) 加拿大传播哲学家,哈罗德 伊尼斯认为,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播媒介都有偏向,这种偏向有利于时间或者有利于空间.

(7) 赵晓生:《太极作曲理论》 , 第13页.

(8 )毛峰:《文明传播的秩序》, 第43页. 双刃剑指:技术高度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现代经济与政治也由于高度依赖现代媒介而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

(9) 《娱乐至死》,第57页.

(10)哈罗德 伊尼斯: 《传播的偏向》 ,第118页~119页.

(11)《传播的偏向》,第166页.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