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红色经典”的政治传播价值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851 浏览:59056

1942年,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怎么写作,明确提出了文学的政治功能.之后一直到“”结束,解放区以及建国后大陆的文学作品几乎都与政治密切相关,而对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历史的小说建构,构成了文学创作的主体.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再版这批革命历史小说,并给其取名为“红色经典”,①此后影视、音乐,甚至日常生活都成为“红色经典”小说的外延领域,一时成为关注热点.2004年,国家颁布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禁止戏说“红色经典”.“红色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资源,重温“红色经典”,激活“红色经典”的当代价值,重塑“红色经典”的政治品质,对于我们树立“三个自信”意义重大.


历史语境对应的“红色经典”

每一时代有自己时代之文学,任何艺术作品和批评理论都有它赖以产生的土壤和意义生成的环境,“红色经典”是关于革命历史的文学创作,它属于一个特殊时代.

历史语境对应的“红色经典”肇始于建国之初,一般是指产生于1949年至1966年之间的一大批长篇小说,最具代表性的是“三红一创,青山保林”,期间的“样板戏”,由此而派生出的“红”与“红色歌曲”等也常被囊括其中.在政治层面上,“红色经典”曾发挥过强大的不可替代的意识形态功能,利用“红色经典”建构的话语体系和情感结构,建造了一个英雄主义的时代.在情感层面上,“红色经典”“通过话语讲述的方式证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论证革命胜利的必然性,确立了一整套严密的话语体系和文化生产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情感结构和生活方式,已经构成了今日‘人民记忆’或‘国族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②这些作品曾被最上层国家机构重视,在当时是建构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一部分,曾无数次重印、再版,是那个时期人们的精神食粮.

在艺术层面上,“红色经典”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作品中蕴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生活,史诗式的宏大叙事与艺术追求,在推动文学的大众化方面取得成功,等等.“每一部‘红色经典’其实都凝结了‘’——它由执著崇高的艺术使命感和精益求精的艺术责任感而来,在商业化的浮躁的今天,它是前辈留给我们的一笔遗产.这种理想主义的是‘红色经典’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今天的读者难以忘怀的主要原因.”③

尽管“红色经典”的外部动因来源自政治需要的推动,但“红色经典”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守理想、信念的执著以及英雄主义的悲壮和崇高,这是人类和文学的基本诉求.在其“红色”内质里蕴含着一个社会所尊崇的基本道德价值:高尚、忠诚、诚信、仁爱、团结、理想、等等,虽然这些价值观念因为当时强烈的政治意识被强化到极端的地步,但即便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能够否定,其价值核心本应是政治的最终理想和指向,亦是艺术的最高理想和审美追求.

当下语境笼罩的“红色经典”

在当前文化语境中,“红色经典”有其存在的弹性空间.“现在主要进行的是对‘红色经典’的改编和再造,就不完全是关于‘红色经典’本身的事情了.它可以弄得更正经,结果是造成反讽的滑稽效果,也可以大胆地戏拟,变成一种解构,当然也可以深化,对原来的创作进行一次再创造、一次新的超越.”④2000年,万科影视公司推出中国版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炮走红,不仅赢得很高的收视率,而且得到与民间的一致赞赏,掀起了“红色经典”的热潮.

小说被改编、重新书写,被网络恶搞,“红歌会”如火如荼,“红色经典”餐厅热火朝天.在消费主义的逻辑驱使和大众趣味的改写下,“红色经典”的面目发生了变化,成为政治话语、革命话语与商业时尚话语的奇特结合物.

“在‘红色经典’的改编中,创作者往往放置了原作所宣扬和建构的‘革命’主线,而代之以当代市场文化操作起来屡屡得手的武器——情感戏,并谓之‘回到生活本身’.”⑤还有很多改编作品恶性娱乐化,把原著中一些体现人物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内容删节了,把能升华人们道德、道义情感的情节削弱了,而过分强调“搞笑”,以满足某些人的娱乐需求.这些现象在引起了大众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对“红色经典”的热烈讨论和深入反思,形成了比较极端的两种认知:一方面,人们觉得通过对崇高和英雄的嘲弄强化了个体和自我,宣泄了多年被强硬的政治诉求压抑的小我情感;另一方面,过度的娱乐性又伤害了部分人对民族英雄和多年来被灌输的神圣理念的珍视情感.

如何使严肃的历史记忆和反思不至于演义成为脱离现实的怀旧时尚,乃是当前语境下“红色经典”再造的思考重心.“红色经典”热是主流意识形态回归的伴生现象,它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回顾,更重要的是对于现实社会政治意识和秩序的强化.为防止“红色经典”仅仅成为脱离现实的怀旧时尚,需要重塑其值得继承和珍视的政治品质.

重塑“红色经典”的政治传播价值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学术界一个普遍的看法是: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政治化是其最大的历史性灾难,文学理论的出路在于其非政治化或去政治化.其实,“长期以来,我们对‘政治’一词的理解是非常狭隘的,更多地从消极意义上将之简单理解为阶级、政党、权力和,而忽略和遮蔽其革命性、建构性、理想性、超越性、实践性内涵”.⑥

政治文化是民族或国家长期积淀下来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心理等,它对人们的价值观、情感、心理、、道德、认知等均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在一定意义上说,“红色经典”正是曾经在人们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文化象征,弥漫于“红色经典”作品中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曾经是国人珍贵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信仰.“红色经典”塑造的英雄人物已经演变成一大串英雄文化的符号,深深地镌刻在历史和民族的纪念碑上,长久地存活于国人的记忆中;而在一个需要团队和合作精神的经济社会里,集体主义也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价值和意义至今没有终结,并且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永远也不应终结. 在“红色经典”产生的历史语境中,这些革命文艺作品以中国领导各族人民革命奋斗、建立新政权的政治事实所培育的政治情感、信仰以及带给整体民众的想象,以的集体记忆积极建构了文化的新中国,形象地演绎了历史、人民的选择轨迹,以此确立新中国成立的合法性.在被现实挤压得愈来愈缺乏的当下,对“红色经典”的重温和改造是对“燃烧的岁月”的缅怀,人们重新感受中国人在艰难困苦中仍能坚守不放弃的精神追求.

“红色经典”热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在于“红色经典”有效地介入到当下人们的精神诉求,满足了人们立足于现实土壤的梦想.在人口暴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实社会中,人们需要和奋斗,“红色经典”中对苦难的超越,对未来的坚信,诠释了和奋斗的精神内质;在市场经济的当下中国,经济和政治层面的社会分层、贫富鸿沟、不同阶层的矛盾正在日益加深,人们对于腐败、贫富差距过大失望和无奈,“红色经典”的平等与阶级诉求得到了社会中下阶层的共鸣;现实社会一味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人们内心深处价值虚无、出现与思想资源贫乏,文学艺术中充斥的也是各种,当中很少能够看到精神的浪漫和生活的,现实的焦虑和空虚导致了人们强烈的怀旧心理.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红色经典”已经“不只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一种大文化现象,其思想文化方面的大我意识、群体原则、英雄理想、济世情怀、道义为本、精神至上等元素,其艺术审美方面的史诗意识、阳刚气质、崇高美、悲壮美、民族化大众化风格等元素,都值得认真总结提炼,并且应当把它们置于丰厚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背景之下,和开阔的世界文化艺术格局当中去考察”.⑦

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艺需要相对自主性、自律性和独立性,但也决不能逃避其社会属性;文艺不能沦落为政治的工具和从属品,但也不能沦为金钱和利益的附属品.对于曾经被过度强调政治功利性的“红色经典”来说,更需要去除“政治”之媚,重塑“政治”之魅,进而提升其政治传播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本文为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播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编号:10BKS064)、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传播学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进与创新研究”(编号:10YJA710084)、中国传媒大学“繁社”项目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本文使用的“红色经典”一词所指较宽泛,包括“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时期的样板戏以及新时期以来外延的各类“红色”文化现象

②陈旭光:《“经典大众化”:在尊重与变异、重构与消费之间》,《当代电影》,2011年第7期

③赵学勇等:《重话20世纪“红色经典”》,《小说评论》,2003年第5期

④傅元峰等:《“红色经典”:一次文化事件》,《文艺评论》,2005年第5期

⑤侯宏 张斌:《“红色经典”:界说、改编及传播》,《当代电影》,2004年第4期

⑥焦垣生 胡友笋:《文学与政治关系言说的反思与重述》,《人文杂志》,2010年第2期

⑦高旭国:《“红色经典”的三个历史阶段》,《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2期

(刘东建: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俐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