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的“中国梦”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95 浏览:18313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2

摘 要 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再度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想,让中华文化焕发出了全新的时代气质和进取气象.

关 键 词中华武术 武术文化 武术从业人员 文化传播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在健身和技击,磨练意志,提高人格修养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颇受人们喜爱.我国早在公元前,包括器械在内的各民族的多种武术即已形成;其内功修炼的一些具体方法,在医学宝典《》即有记载,至今传习,只不过现在还未能弄清与现代武术有什么样的差异.然而,不管怎样,中华武术在华夏大地上代代相传,成就了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一个部分,即尚武精神.而武术的本体与尚武精神二者相互为用,使中华民族各家各派武术得以传承、发展、演化和派生,名家辈出,代不失人.到了近代,已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尉为举世奇观.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

一、中华复兴启迪的武术演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要是针对1840年以来苦难深重的中华转型轨迹而言,在近代中国转型长剧中,武术文化经受的时代振荡和历史落差也是空前的.众所周知,晚清被公认为武术史上的集大成阶段,但随着1840年战争扯开的近代中国转型帷幕,亘古未有的转型大潮不仅无情地把武术从发展顶峰抛入凄冷的低谷,而且强力地中断了之前长期延续的惯性轨道,从此开始了以奥林匹克为镜的体育追求与文化嬗变之路.诚如马克思所言:“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1840―1949年间的武术发展状态与近代中国宏观转型语境休戚相关,而近代中国转型语境又离不开同时期资本主义强势扩张的国际背景,空前的内忧外患决定了晚清以降的中国武术无法按部就班地顺延自身的历史辉煌,在最后一抹落日的余晖中不得不步入了陌生与迷惘并存、迂回与探索交织的近代转型之轨,同时也生动地昭示出传统文化与民族命运唇齿相依的真理.

如果武术历史轨道一如既往地在远离了列强分割与文化裂变的传统氛围中自主延伸,晚清以降的武术发展成果无疑会别具一番风姿,当代武术状况抑或也是另外一种面孔.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趋势注定中国武术将直面奥林匹克之风的劲吹与熏染,武术文化与奥运大潮的激荡与吸引也必然构成人类体育文化的携手与共融.

二、我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

(一)国际武术联合会发展现状

国际武术联合会是国际性的武术组织,是在1999年韩国汉城召开的国际奥委会109次全会上通过决议的合法组织,其主要目的是在世界上推动和鼓励发展武术运动,组织世界性的赛事活动,推动和鼓励国际交流,促进会员协会之间的合作及相互了解,提高世界人民的健康水平.通过20余年的不断发展,到目前为止,国际武术联合会已发展会员144个.国际武术联合会、各大洲洲际武术组织以及各国武术协会不仅是我国武术进行国际化传播的重要标志,而且在中国武术在世界各地的快速开展上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武术在全世界的传播和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比如,近年来开展十分火暴的中泰、中美、中日拳王争霸赛等,也大大促进了中国武术文化的横向传播.

(二)我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方式

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和发展.目前,我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方式主要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种.人际传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不公开场合的交际,传播方式主要是指一一对应的师徒传承,通过口传身教,便于学习和领悟武术的真谛.自古以来,我国武术的许多门派都崇尚这种师徒传播的方式,但是相互交流甚少,对中华民族武术的整体发展具有阻碍性.群体传播的主要形式就是中国组建武术代表团出访国外.在调研中发现,认为武术群体传播得较好的国家占50.3%,这充分表明群体传播方式在我国武术国际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组织传播是指国际武联、各大洲武联、各国武术协会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较大规模的赛事活动,如武术艺术表演,武术散打比赛,武术套路比赛,城运会、全运会、、世锦赛、各大省市都会有武术比赛的项目.当然各个武术发扬地区,都会举办各种的武术比赛、争霸赛,武术馆校赛等等.调查得知,认为武术组织传播得较好的国家占58.6%,这说明组织传播在我国武术国际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水平的武术赛事中更有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播.大众传播则主要是通过广播、杂志、网络、电视、电影、报纸为媒介进行的.比如,以武术为题材的电影《少林寺》、《精武门》、《卧虎藏龙》等,通过把武术搬到银屏上,使全球各国的人都能对我国的武术进行了解和认识.如河南卫视《武林风》,2009年2月17日,河南电视台与澳门澳亚卫视等机构合作推出的中华功夫卫星电视台,成为向亚太地区及欧美等地推广中华功夫的又一重要平台.


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包含中华武术,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中华武术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来说,哲学、国学、中医、音乐、宗教、饮食、建筑等在中华文化的组成中比中华武术要重要,而其他的如服饰、风俗等都很难找出公认的比中华武术弱势的中华文化组成部分.其实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并不是在中国历史中所有时期都被主流文化所承认的.我们应该认知,重要的组成部分永远只能是一小部分,且明显比其他组成部分要重要,对主流的影响明显更大,所以在武术专业范畴内,武术从业人员一厢情愿地表述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概念其实是不成立的.

总之,中华武术是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中形成的,中华文化包含中华武术,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武术从中华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中汲取营养促进了中华武术的发展成长,武术以武术技术这种表现方式来呈现中华文化.

三、传播全新武术文化视界

“武术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武术”.武术文化世界传播是当代中华复兴工程重要内容也是其软实力建设的有机内涵.以“改革”和“开放”为关 键 词 的发展战略奠定了中华伟大复兴的综合基础,武术文化的“中国梦”同样“不是关起门来自说白话,而是与世界一道共同追梦,实现互利共赢.”如何合理依托中华伟大复兴的时代特点和多元文化融合的全球格局,在积极场域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并体现武术文化一脉相承的“中国气象”和“中国特色”,依然是当代武术工作者需要充分展现智慧、信心面对的一道传统难题.我们既要“增强战略定力”,更要体现超越时代的深远战略眼光和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风采.

不可否认,中国武术发展正将迈入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性历史进程,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传统短板与时代难题,但是,30余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使我们拥有了审视武术自身和放眼人类文化的综合素养与全新视界,在中华伟大复兴梦想开创的武术文化发展新起点上,时代赋予了中国武术足够的时间、空间去冷静而深刻地审视过去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革故鼎新、继往开来!

综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国武术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都与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因此,中国武术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都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属于世界体育文化的范畴.而历史上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高度发达的象征,而且将会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财富.所以,中国武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相信已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