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翻译与媒体传播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434 浏览:32418

郭晓勇,1976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日阿语系阿拉伯语专业.毕业后在新华社任职.做过翻译、编辑、记者.1980年至1982年在科威特大学留学,学习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化.1985年至1988年任新华社贝鲁特分社常驻记者.1991年任新华社海湾前线报道组组长,参与海湾战争报道.2002年底调到中国外文局,现任常务副局长,同时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

-――多元文化沟通离不开媒体,翻译又是跨文化交流的手段,您如何看翻译与媒体的关系?

将要在上海举办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的主题是“翻译与多元文化”.翻译与媒体的关系与这一主题密切相关,因为翻译和记者的最终使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相互了解与沟通;都是为了传播人类的文明和文化;都是为了反映和记录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翻译和记者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艰巨而光荣的使命.需要更多同行参与探讨翻译在新闻、出版等传播领域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翻译水平,促进媒体的工作.

我30多年来的体会是,一名合格的驻外记者,首先要熟悉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文化.驻外记者要是一名好的翻译,但又不能只是一个翻译.翻译只是做好驻外记者的一个基础.驻外记者在笔译、口译做到信、达、雅的基础上还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写作能力.对观察、分析、判断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比如采访时遇到对方领导人的讲话,就不能仅凭自己的理解报道,还要引用他的原话或政府文件,那就要准确无误地翻译.

――能否结合您的经历谈一谈媒体记者和翻译的关系?

1985年,我来到黎巴嫩南方一个小村庄采访.这里的方言很难懂,只好请当地人做翻译.还有一次,我和另外两个同事一起采访真主党精神领袖法德拉拉,他们俩一个懂英语,一个懂法语,只有我懂阿语.法德拉拉以为他俩也懂阿语,就一直用阿语讲话,我就给他们翻译.这两件事告诉我,作为新闻记者,掌握当地语言很重要.不仅要掌握,还要精通.


――媒体本应在不同文化之间起到沟通作用,但也常有媒体导致误解的例子,对此您有何见解?

我们注意到,有时候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没有做到增进了解,反而加剧了误解,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有在报道过程中对原意理解的出入.比如一方文化对另一方文化存在歧视,或者对对方立场持有偏见.但通常情况下,对对方文化了解得不够往往是造成误会的根源.而这又和对所在国语言、文字了解不够有直接关系.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不强,翻译能力不强,会导致报道与事实有很大出入,也许有的并非是报道者的初衷.因此,任何国家的媒体记者,要想反映驻在国或驻在地区的真实的情况,首先要成为当地文化、语言的专家.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

――全球化背景下非英语语言之间的翻译意义何在?中国外派记者队伍状况如何?

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往往认为国际交流就是各国语言对英语的交流.在一些国家,和上流人物交流,英语也许管用,但深入到社会当中和普通百姓去沟通与交流,那就必须掌握本国本地区的语言.传说中的“巴别塔”就在今天的伊拉克一带.在学习阿拉伯语的过程中,对巴别塔传说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一层,这也为今天我们尊重多元文化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前面我举的例子说明,多元文化背景下对使用地方语言进行直接交流意义依然十分重大.

在这一方面,中国在人才培养特别是记者培养上还是比较有成就的.中国不少出色的新闻记者同时也是出色的翻译.越来越多的中国外派记者都掌握英语和驻在国语言,这和几十年前不一样.比如说建国初期,我们好多驻外记者不懂外语,要带着翻译进行活动.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派出驻外记者时,要求这些人更好地掌握当地的文化与语言.

――对此次中国翻译协会承办的世界翻译大会您有何期待?

中国翻译协会是中国翻译界的行业组织.许多从事媒体工作的人也是这个协会的会员.此次承办国际翻译家联盟的世界翻译大会,就是要借助这个平台,促进包括驻外记者在内的国内会员加强与国际同行的面对面交流,提高翻译及跨文化传播的水平.

(本文作者系《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总编辑)

(读者反馈请发至dachuanbo@yahoo.省略)

责编:金中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