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三大传播功能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109 浏览:68650

虽然微信面世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现在很多人认为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微博.按理说学术研究通常是等到研究对象沉淀凝固以后才更有价值的,也就是说要拉开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距离,从而获得一种客观的视角和态度.不过,媒介研究有一些特别,一方面,媒介变化的速度很快,研究的机会好像转瞬即逝,这给稳定的观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另一方面,媒介的发展常常容易让研究者兴奋,结果是媒介的研究往往呈现出断断续续的感觉.新媒体的研究就更是如此.

现在看一些30年前的大师级著作,会感叹新媒体对学术的破坏力,因为当年这些媒介研究大师赖以研究的媒介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变,虽然他们也用天才的想象力对今天的媒体做了理论上的判断,但是,未来学式的研究似乎终归赶不上历史型的研究.

如果说传统媒体是对抗理论,那么,新媒体就是改变理论.一个明显的标志是:旧媒体的一线人员会鄙视理论,觉得理论没什么用.同时,他们对理论的贡献也很少.而新媒体业界人士多对理论有兴趣,甚至写书,他们的意见也对理论研究有帮助.

从传播的角度看,微信到目前为止至少显示出了三种功能.

定向功能

最近,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我为什么愿意在微信中转发别人的东西?要知道我在微博上从来没有转发过别人的东西,我甚至于反感转发为王的提法,看上去我对转发存有偏见.但是,我在微信里却转起来了,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微信比较私人化,属于有限的公开,熟人圈子,因此,我在微信的转发是有针对性的,有个人判断,包括对接受者的判断.

在研究微信的时候,最容易看到的是把微信和微博作比较.那么,微博真的退潮了吗?很多人说微信替代了微博,我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微信比较私密,微博更加公开,它们是不同的产品.微博以前是虚胖,有炒作的成分,现在似乎才是它的本来面目,喜欢写的人仍然会写,所以谈不上啥退潮.新旧媒介的取代往往需要功能性重复,比如微博部分地取代博客.我们还可以看到,取代报纸的并不是电视.

在微信的映照下,微博变成传统媒体了吗?虽然这是一句戏言,但是,也折射出国人的分类模式,似乎流行的就是新媒体,不那么流行的就是传统媒体.按照这个逻辑,微信就是新媒体.果真如此吗?我的看法是,今天划分新旧媒体的标准恐怕除了公开性,还要强调内容的共创和共享,如果微博这么快就变成了传统媒体,那么技术就是浮云.

虽然说微信是熟人圈子的产物,但是,看上去它也会有熟人相似度检测,也就是说,熟人在此变成了一个连接的节点,通过一个熟人可以认识很多陌生人.这就如同熟人的聚会,每次召集人会安排一些陌生的面孔,这无疑会增加聚会的乐趣,因为都是熟人的话,圈子有可能越来越小.同时,熟也分远近.

熟人传播和生人传播有很大的不同,熟人传播可以说是一种信任型的传播,传统上我们是把熟人传播划入人际传播的,但是,今天看来,网络使得熟人传播有了新的含义,过去的熟人传播往往是建立在原始关系的基础上,如今的熟人传播更多开始依靠人们之间的媒介关系.

迄今为止,我们所理解的传播都指向了公开,也就是说,传播意味着越来越公开,甚至于只有公开的传播才被认为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反向的情况,比如说一直存在于中国媒体的内参机制,这种机制在“”中几乎可以说超过了媒体的公开机制.这样看来,我们好像就有了两种传播,一种是内部的,另一种是外部的.前者更像是隐蔽性的传播,如同熟人传播.后者则更强调传播的公开性.在这个意义上,也许有人会说内部传播在本质上是反传播的.但是,传播也有可能是双向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微信的定向功能才显得格外突出.所谓定向功能,就是微信的传播表现出一种有限的公开,传播者和被传播者都必须添加对方以后,才可以构成传播行为.换言之,传播者在传播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被传播者,我们常常说的自媒体特征在微信上反映得最明显,传播者身兼双职.因为绝大部分都是熟人,所以,微信的传播如同私人订制,增加了传播的安全性.

语音功能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微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传播,它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国人不喜欢录音留言的问题,看上去它好像是对讲机,我们也不妨把它看成是留言机的升级版,它可以有限地展示中国式隐私.

从微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国民性.过去,中国人喜欢发手机短信,不大喜欢留言.如今微信似乎改变了这一点,好多人喜欢用微信的语音功能来说话,而不是用文字沟通.有趣的是,这种语音交流似乎更多出现在熟人圈子里,这是说明我们还处于熟人社会吗?无论如何,我们以往不善于同陌生人交谈,微信看上去正在改变这种传统.微信降低了语音的门槛,不仅仅是接近于免费,更重要的是,它有延时的功能,我们甚至于可以把微信看成一种广播延时器,它不需要像广播直播那样局促,也不用像打那样准备好台词,它给自己留下了一个说话的空间,随时随地.更有意思的是,它在同时也给对方留出了一定的反应时间,你回答或者不回答,语音就在那里.这种机制很容易避免对话双方没话找话的尴尬.不仅如此,它还给更多人的谈话提供了语音的场地,这就如同是语音会议,有利于中国人的圈子传播.

那么,声音为什么比文字可信?这是很奇怪的,因为我们过去习惯说白纸黑字,如今电视新闻也开始用微信留言了,比起微博文字,声音似乎比文字更可信.一方面,文字还没有实名制,匿名多,真检测难辨,容易被当成网络中的托儿;另一方面,声音查重成本高,留言分辨率高,有实证效果,还有亲和力.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微信和纸媒匹配吗?有人觉得这两者比较匹配,但是,我的看法不同,我感觉微博和报刊的匹配度更高,因为它们基本上都属于文字媒介.而微信则不同,它在目前更像是声音媒介,因此,它似乎更适合搭配广播电视.

比较而言,文字是慢语言,声音和画面是快语言.所以,报刊语言慢条斯理,而广播和电视加速了语言,只不过广播电视的语言更单向.接下去的问题是,文字和声音哪个离人更近?广播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妙笔生花的文字也难以做到.这不仅仅是语言转换问题,更加重要的恐怕是,它涉及到人的距离感,声音直接,文字间接.如今有很多老人都希望身边有一个人,即便这个人不是自己的孩子,重要的是,屋里有声音,这可以缓解孤独寂寞.无独有偶,许多出租车司机也喜欢一直开着收音机,是否是交通台并不重要,因为是解闷,车外喧哗,车里孤单,以至于他们可能都没注意到广播里说什么.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字也许越看越孤独.对比来说,为什么声音比画面更怀旧?朗诵是典型的怀旧产品,它也可以用来解释广播的听众老化问题.电视会用黑白画面来显示历史,而广播不会有黑白声音.图片通常比移动画面更具有历史感,而声音没有静止和移动之分. 聚群功能

在微信中,非常活跃的是群,各种各样的群,可以说微信是有序的群体传播.实际上,现在中国社会最明显的群体聚会要算是广场舞了,很多年轻人反感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广场舞,认为它扰民.而在网络上,媒介聚会如火如荼.虽然许多人都知道和微博相比,微信是熟人圈子,但是,微信可以展示熟人的另一面,这一点多少令人惊讶,这等于是把熟悉的陌生化.这也许和微信的进入方式有关,手机占了很大的比例,媒介的进入方式看上去会影响媒介的使用效果.

今天的很多圈子都是信息的圈子,很多人看完新闻后,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交往圈子来确认这些新闻的真实程度.并不是因为他们完全不相信新闻,也不是说他们需要甄别每一条新闻的真检测,而是说他们的日常交往圈子常常变成了他们的新闻证实圈子.媒体也需要证实自己的新闻的可信度,但是这一点仍然无法取代我们的交往圈子.

在社会交往的圈子中,经常是大圈子里面套着一些小圈子.人很多的聚集往往会突出领导或者权威,而最舒服的交往通常是小圈子模式,很难用纯粹的数学概念来设定理想的小圈子人数.人特别少时,常常也会引起攀比,可能因为了解过多,毕竟圈子式的交往需要一定的隐私空间,也许合适的小圈子交往人数是十几个人.这就涉及到群体讨论的规模,通常这种规模是有限度的,规模过大,往往会制约发言者,不仅仅是不好意思,更重要的恐怕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群体规模越大,讨论效果通常越差.在大学课堂的互动环节很容易看到这种情况.如果讨论的话题集中并且有趣,群体的规模可以适度扩大,讨论需要互动和充分.

一个人会有些不同的交际圈子,比如说同学圈子和老乡圈子,或者说是亲戚圈子,有趣的是,这些交际圈子不一定重合.有的姐妹保持各自独立的沟通圈子,互不相识.虽然一个人是可以把他的这些认识圈子合并的,但是,似乎好多人都不这样做,原因之一可能是这些圈子有不同的功能.

应该说,像微信这样的私密型社交网络对群体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以往人类的群体传播通常都是公开性的,属于广场类型,群体多以陌生人为主.而微信这样的媒介突出的是熟人类型的群体传播,它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然而,它看上去并不是混乱的组合,而是比较精确的到达,不追求无限度的庞大,而是讲究小而精.


新媒体的一个传播特点就是它不断降低传播的门槛,微信也是如此.过去,群体传播的门槛和成本是比较高的,需要一个大的场所,需要有一些召集人,需要在同一个时间出现在同一个地点.而如今这一切都改变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在微信中下降得很厉害,这一点对群体传播影响很大.同时,群体的聚合也不再需要场地,在时间上也有多种选择,更重要的是,微信制造了虚拟的群体聚合现场,人们可以在这里搞春晚,开联欢会,可以搞诗歌朗诵、歌友会,总之是不需要出现场的现场.

也许我们可以把群体传播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传播者为中心,另一种是以受众为中心.前者有传者群体,后者有受者群体.在所谓的自媒体时代,两者也没有合二为一.看上去大众传播把这两者一分为二,或者说是有大众传播的群体传播和没有大众传播的群体传播.

目前,我们所谓的分众化一般来说是从媒体的角度出发,把受众划分为若干个群体或者类型,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但是,很多人往往容易忽视的是,还有一种倾向似乎正好与分众化相反,这就是分媒化,它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划分媒体.自媒体的说法看上去没有分媒体靠谱,同样道理,分媒化似乎比分众化看得更清楚.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本刊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