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语言的艺术性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977 浏览:43755

摘 要:语言是广播最重要的载体,语言是广播听觉文本中最重要的内容表达符号.通过对广播语体的分析,作者认为,广播语言具有以下六个突出特点:一、口语化是广播语言最大的艺术特色;二、生活化是广播语言重要的艺术表现;三、音乐美韵律美是广播语言艺术性的重要表现;四、节奏感进一步彰显了广播语言的艺术性;五、场景化是广播语言区别于其他媒介语言的显著特点;六、联想之美是广播语言艺术性的重要体现.

关 键 词 :广播媒介 广播语言 艺术性 听众 传播

广播作为听觉媒体,通过有声语言向人们传递信息.与电视等媒介相比,语言是广播最重要的载体,语言是广播听觉文本中最重要的内容表达符号.因此,广播语言具有稍纵即逝、“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特点.另一方面,广播语言的“以声取胜、以情感人、以言绘景”,又能激发听众的形象思维,给听众以极大自由想象空间,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增强广播语言的艺术性,对提高广播的收听率和传播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口语化是广播语言最大的艺术特色

广播传播是单向、线性传播.在这种单向传播中如何提高广播的引导力、传播效率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广播语言上下工夫,提高广播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历史上,广播语言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从报纸、杂志的书面语直接转化而来,有着比较浓厚的书面语言色彩.因此,有人把广播称为“报纸的有声版”.随着时代变迁,广播在探索中不断“扬独家之优势”,口语化传播已成为广播传播的常态,这种传播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播,而是“面对面”传播.这种口语化传播打破了“你播我听”的传播格局,使广播鲜活生动起来,使传者与听众之间通过口语化的传播进行沟通和交流,大大丰富了广播的传播形式,贴近了听众,增强了广播的亲和力.


以电台中国之声为例,作为国家电台、权威传播平台,改版后的中国之声口语化传播已成常态.访谈、连线、谈话类节目已经成为中国之声最常见的节目形态.当然,口语化并不代表口水化.在口语化成为节目常态的同时,中国之声在广播语言的运用上十分规范.运用大众熟悉的、一听就懂的规范语言,清新、自然的口语表达来赢得听众.可以说,这种清新、自然、大气的口语化传播,彰显了广播语言的艺术性,也强化了广播有声语言的示范性和可听性.

口语化的广播语言绝不是日常生活语境下随意自由、信口开河、缺乏逻辑性的口水语言.它必须是凝练准确、清晰明了、生动活泼、富有逻辑性的表达.这就要求主持人对所涉事件或人物在播报前要充分熟悉和了解,“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心中有数.前两个步骤的完成会使节目诉求及目标受众明晰,后两个步骤的完成则有助于节目内容涵盖明确,增强逻辑性.这样一来,主持人就能理清思路,打好腹稿,出口成章.

2011年山西王家沟煤矿发生矿难,广播媒体信息传递快速优势凸显,电台中国之声的报道迅捷准确,信息量大,主持人与记者连线问答内容要点清楚,语言准确生动,富有画面感.主持人语气焦急、语速较快,这也同时带动了现场记者的情绪,两人一问一答、良性互动,传达出灾难现场的紧张氛围,让收音机前的听众仿佛身临其境.

这里也有另外一个例子:某地方台女主持人,在现场采访20多小时,她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应该不少.此时听众最想知道的是随着救援工作的展开,被埋在矿井里的矿工被救出的准确人数,尚未救出仍在等待救援的人数,当时救援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遇险人员被救希望有多大,分期分批下井救援的队员能否安全返回地面,等等.可是这位主持人并没有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资料,打好“腹稿”.她的现场播报导语内容含混,现场描述不清晰,缺乏画面感,语言状态不积极,尽管语言口语化但重复过多,不精炼.她采访刚刚从井下上来的救援队队长:“您现在什么感受?”显而易见,她完全没有理清“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这样的提问说明她在设计采访问题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她没有意识到作为媒体人,特别是以语言完成媒体功能发布信息的主持人,拥有宝贵的普通人不能拥有的公众媒体话语权,应该成为大众关注话题的代言者和访问者.

二、生活化是广播语言重要的艺术表现

只有生活化的语言才能让人没有距离感,才能让听者感觉亲切、真实、自然,广播语言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装腔作势、扭捏作态、拿腔拿调,不仅会影响节目传播的效果,损害节目内容,还会让听众感到厌烦,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广播语言的生活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大众审美趣味随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改变的要求,是广播节目样态由录播转化为现场直播的要求,更是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互动性极强的新媒体争取听众,保持媒体影响力的要求.随着社会进步和新媒体影响力的扩大,新词汇层出不穷.广播语言的生活化就是要求广播传播要尽可能地通俗易懂,要运用大家一听就懂的词汇和语言.但通俗不等于粗俗庸俗,不等于把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语言原封不动地在广播中传播出去,而是既要使用大众熟悉的口语,又要把口头语言中不确定、不规范、不合情理的东西舍弃,对口语进行去粗取精的加工.这样才能在广播媒体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语言生动、活泼、通俗、优美.这些语言是不断吸收当下大众熟悉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生活化语言.广播语言生活化的艺术美就在于从群众中来、从生活中来,贴近大众,反映社会实际,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三、音乐美、韵律美是广播语言艺术性的重要表现

我国古典诗词非常讲究语言的音乐美、韵律美,讲究音节的整齐匀称,声调的起伏跌宕和韵脚的自然和谐,朗读起来给人一种铿锵悦耳、抑扬顿挫的强烈美感.作为凭借语言传播的大众媒介,广播在传播中自然而然地继承和吸收了这种音乐美、韵律美,以增强传播的感染力.这种韵律美使广播语言更加和谐流畅、娓娓动听.其实,我们依照声音变化的规律,把不同声调的字搭配组合、平仄交错、有起有伏,就会形成抑扬顿挫、委婉动听的音韵美.比如:“花红柳绿”“雨过天晴”.相反,如果四声搭配不好,就会缺乏美感.比如,广播语言中仄声字用得太多,声调就会缺少变化,就会缺少抑扬和起伏.读起来声不响、字不顺、比较拗口,这样的语言听起来就会让听众感觉到平板、单调、沉闷,不仅谈不上美感,更谈不上悦耳动听.广播稿件的上下句之间,句尾的字音要尽量做到平仄呼应,读起来才能波澜起伏,富有音乐美.不然,尾音缺乏交错变化,播音员、听众都会感到趣味顿失,沉闷乏味.因此,这就要求广播工作者,写稿子、读说稿子,进行广播节目信息传播的时候,要多动脑筋,有时只要把一些约定俗成的话语稍加改动,就能使广播语言更具韵律美和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