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秆黑粉病加重发生原因综合防控

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442 浏览:120272

小麦秆黑粉病又称“铁麦条”,为系统侵染病害,主要危害小麦茎秆、叶和叶鞘,对小麦的产量及品质影响较重.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洛阳市因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小麦,加上菌源在土壤中的连年积累以及疏忽了防治,致使小麦秆黑粉病在丘陵旱地的小麦种植区域严重发生.病害发生面积49.99万亩,病害严重的地块,病穗率高达40%~50%,经过数年防治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些年来,随着栽培、耕作制度的变化,又逐渐呈现加重的趋势.当地植保部门通过对洛阳市不同的小麦种植区域、栽培条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病害加重发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以药剂拌种为主的综合防控对策.


一、加重发生原因分析

1. 病菌传播途径多

小麦秆黑粉病的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带菌土壤、机械、种子和粪肥进行传播.

(1)土壤带菌传播.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由于发病株不同感病部位表皮破裂,露出黑粉散落在田间,造成土壤的带菌量增加并逐年积累,当遇到适宜的条件即可暴发危害.

(2)机械耕作带菌异地传播.目前小麦多数已采用大型机械收割、脱粒、旋耕.大型车辆机械在发病田作业的同时,会携带少量的带菌土壤、病残体组织,从而造成跨地块、区域的异地传播.这种传播方式的主要特征就是越靠近公路麦田,传染发生越重.

(3)种子带菌传播.当某一处制种麦田发生小麦秆黑粉病后,很少量的病株即可致使大量种子带菌,病菌随着大量收获的种子调运到其他地方而得以传播.虽然小麦秆黑粉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土壤传播,但种子带菌传播仍是远距离传播病菌的主要途径.

另外,如果田间病株、病穗等病残体清除得不彻底,也会造成病原菌的继续传播.从麦田里拔除的病株、病穗,农民常常随意丢弃到田边地头和沟渠边,但由于自然因素会使其再次入田,对农田产生侵害.也有的农民将病株、病穗堆沤粪肥或者喂养牲畜,造成带菌粪肥入田引起发病.

2. 缺乏针对性防治

(1)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发病区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实施面积过小、药剂特效性不强等,造成田间病菌积累,病害加重.

(2)种子包衣剂质量参差不齐.种子包衣剂质量良莠不齐,缺乏针对防治小麦秆黑粉病的特效种衣剂,造成防控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取消统一供种后,种子包衣面积减少,增大了小麦秆黑粉病加重发生的几率和隐患.

二、防控对策

1. 病田单收单打

小麦秆黑粉病零星或轻发生田块要拔除病株,集中烧毁;而对于重发生地块,小麦则要单收单打.

2. 选育无病种子

繁殖无病种子是消灭小麦秆黑粉病的有效方法,要在无病区、无病田制种,供应不带病菌的种子.要禁止从发病区调运种子.另外,病区、病田收获的小麦籽粒也要禁止做种子使用.

3. 栽培防病

小麦秆黑粉病是以土壤和粪肥传播为主的病害,所以应彻底清除麦茬、麦糠、秸秆等病残体,不得用病区土壤、麦茬、麦糠、秸秆沤粪或垫圈,以减少病菌侵染源.有条件的重病田块应采取与非寄主作物实行1~2年轮作,或者实行1年水旱轮作,并要施用无病粪肥.

4. 药剂防治

小麦播种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或用20%粉锈宁(酮)可湿性粉剂按0.15%种子量拌种,或用15%醇可湿性粉剂按0.1%~0.13%种子量拌种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每100公斤小麦用2%立克秀(戊唑醇)湿拌剂200克或2.5%适乐时(咯菌清)悬浮种衣剂200毫升拌种能够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河南省洛阳市植保植检站 李巧芝 王兵 高建伟

河南省伊川县植保植检站 刘培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