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面试经验点拨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72 浏览:12260

仪表、表达、内容,可以说是每一个参加面试者必须注意并认真对待的基本问题.

2003年9月和12月,甲乙两市分别进行了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考试,我分别以笔试第一名和第五名的成绩进入面试,但两次均未取得好的成绩.现将两次参加面试的教训总结一下,献给读者,希望能对那些准备参加公选的人有所帮助.

两次公选

第一次,甲市公选.我所报职位是教育局副局长,当时有240多名考生参加笔试,最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面试,这是我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在接到面试通知后准备参加面试的一个星期内,我针对面试的测试要求,对所报职位应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了重点复习,并充满信心地参加了面试.

但在面试考场上,我的表现却令我自己大失所望,结果可想而知了.

我的第一个感受是对面试问题的回答不知从何下手.如有这样一道案例题,大致意思是:某单位人员作风懒散、纪律松弛、效率低下、无所事事,你作为单位的负责人该怎么办?我当时的回答是,当然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解决,如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建立组织、专门整顿,完善制度、监督检查等,而没有深入地分析原因.

第二个感受是面试和笔试完全是两回事,即笔试的测试重点在于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当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组织材料的能力;而面试测试的重点在于对领导科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即考查面试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全面地说,应该是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两个感受提示了两点,一是面试应掌握的问题应使用不同的方法;二是应重点掌握领导方法和艺术的灵活运用.


第二次,乙市公选.我所报职位仍然是教育局副局长,该职位的报名人数只有57人,但在这次公选的20个职位中仍是报名人数最多的.可以说,这次的竞争更激烈,报考者的实力更强.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学历,乙市公选要求报名者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普通高校计划内本科,而甲市没有这样的要求;二是年龄,乙市规定为38周岁以下,而甲市规定的年龄上限为43岁;三是入选人数,乙市规定笔试成绩的前5名进入面试,而甲市则是前8名进入面试.

笔试成绩揭晓后,我以第五名的成绩进入面试.为了提高应对面试的能力,我专程赴省会,向省委党校有关专家请教.最后,我面试取得了第三名,虽然未能进入考核圈,但我感觉专家教的方法是非常实用的.

应试的基本要领

根据这两次公选面试尤其是第二次面试的经验,我感受有几点需要把握好.

首先,掌握面试的三要素及基本要求.仪表、表达、内容,可以说是每一个参加面试者必须注意并认真对待的基本问题.关于仪表,很多关于面试的书籍都做过很好的介绍和论述.表达,即语言表达,应掌握十六字要领,即语音清楚、语调略高、语速略缓、语气肯定.内容上的要求可概括为两句话:既看准确性,更看逻辑性;既看完整性,更看深刻性.当然,表达和内容是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二者之间应做到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其次,掌握各类面试题的答辩方法.面试的题型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对某类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对社会有关热点现象的分析,领导案例.

一是对某类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试题,对这类题目的回答,不能直接谈认识,而应将问题前移,点出此类问题所处的大背景,然后再具体阐述你的认识.如“对于目前各地纷纷进行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这道题,可以这样回答:“进入21世纪,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近几年,各地公选的实践证明,公选的成效是明显的,也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具体说来,公选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等”这样回答,就显得你的起点比较高,进而反映出你具有全局眼光和一定的理论水平.

二是对有关社会热点现象的分析.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判断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总体判断,主要有两种情形:总体上对但不完善,应先肯定后否定;总体上错但有可取之处,应先否定后肯定.当然,这里的肯定是一种转折,即这类问题的存在有其必然性.这里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观察,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既要从现实着手进行分析,更要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对策,应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指出在实践中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从上述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性、逻辑性很强,能反映出应试者的哲学思维能力和理论高度.

三是领导案例题的回答.先对问题定性,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原因、依据在哪里;哪些是应该坚决反对的,原因、依据又在哪里.然后从原则上提出应该怎么办,即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最后结合该案例的实际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

再次,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答辩的全面性、深刻性、独特性.面试者要想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除了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自觉地加强自己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对事物分析深刻、言之成理、视角独特、言之有物.

一是辩证思维能力,包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具体的能力.

二是整体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整体,即整体大于各部分相加的总和;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和运动规律;从事物的整体效应中分析事物.如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解,如果缺乏整体观念,不善于从大局着眼,就会完全肯定它,认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完全正确的.因为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其职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但我们知道,“一任”是有时间要求的,相对于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来说是短暂的、暂时的;“一方”也是个相对概念,相对于全国大局来说是一个局部.因此,只能说它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是正确的.有的地方实际上是搞地方保护主义、短期行为,但领导干部却美其名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三是创新思维能力.

树立对公选的正确态度

首先,参与公选的失利者不必气馁.公选的原则之一是公平、平等、择优.能够参与公选,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和提高,不论是否进入面试,进入考核,被录用,每一个阶段都是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检验,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公选的失利者并不是失败者,只是和最终胜出者相比,自己可能会有某些方面的不足.因此,公选失利者完全不必气馁,要以良好的心态、向上的精神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其次,参与公选与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不矛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理念之一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参与公选,对每个参加者来说既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更是推动自己成长的强大动力.通过参与公选,可以实现自己能力的不断提高,而自身能力的高度必将为推动工作和组织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再次,参与公选能否成功,关键在平时.实践出真知,锻炼出才干,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扎扎实实的学习、工作和实践.任何妄想通过突击复习就脱颖而出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对工作,对个人成长都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