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阅读模拟训练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97 浏览:5094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女教师的特异功能 张玉庭

检测如没有粉笔,你知道怎么上课吗?

请准许我给你讲个故事.这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头有一所小小的学校.

有一天,上课必需的粉笔突然用完了,女教师便想了个办法.她找了杯清水,然后对孩子们说:“来,老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上课――”孩子们懂事地点了点头,答应了.于是,她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地学.当然了,这需要速度.因为,只要教得慢了点,或者记得慢了点,那用水写的字就立刻干了,看不见了.

这以后,每当没有粉笔的时候,女教师就以水如何写,而可怜的孩子们,也渐渐适应了这种奇怪的上课方式.

一天,女教师哭了.她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蓬头垢面的孔乙己,为了教咸亨酒店里的小伙计认字,曾用他的长指甲蘸着酒,在柜台上写过“茴香豆”的“茴”字.今天,她这位亭亭玉立的女教师却要用那仙女般的纤纤玉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在冰凉的黑板上耕耘了!可她想想,又笑了.磨秃了自己的手指头,却丰富了孩子们的心灵,值得.她从容,坦然,一如既往.

又一天,她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突然发现杯子里的水已全部漏完.也难怪,那盛水的杯子太陈旧了,陈旧得能让人想起这个古老民族的沉重历史.

没水,怎么板书?没水,怎么上课?也就在这山穷水尽的时刻,女教师突然感到,从她的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断地渗出亮晶晶的水珠.

水!

水!

有水就能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她写得飞快,孩子们也记得飞快.就这样,每当她转身板书的时候,那指尖上的水珠也就恰到好处地冒了出来.天!她从此有了特异功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古怪教育的奇异结果,便是造就了一批可以高速理解、高速记忆、高速运算的神童.也正是由于这种神奇的高速度,这批神童被一所著名的大学破格录取了.

后来,有人专门研究过这批神童,发现他们都具有特异功能――凡是被泪水浸泡过的地方,他们都能准确地判断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

那么,从女教师的手指上奔涌而出的那些液体,究竟是什么呢?有人化验过,那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等

1.文章先说“女教师哭了”,然后说她“又笑了”,这是为什么?请分别概括其原因.

2.文中两个“水”字分别独立成段,有何特殊意义?

3.请你谈谈对“有人化验过,那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等”的理解.

4.指尖上流出水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但作者借助幻想或荒诞,使平实的生活之树绽开诗的花朵.你认为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成功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脚步声 陶继森

下午两点,市委机关还没有人上班,大院内显得愈发清静、幽深而神秘.

办公室主任殷新却早早来了,埋头誊写一份焦书记下午在“论人才”会上的报告.他很认真、很专注,字写得大而端正,如同印刷一般.这份报告誊写完,他很得意,仿佛焦书记看到这份清晰漂亮的报告,正对他微笑着说:“这本身就是人才嘛.”

门轻轻开了,一位老太太走进来,站在殷新对面,默默地注视着他略显疲倦的面容,几次想呼喊他的名字,却又不忍心打断他的冥思遐想.

突然,他猛地一惊.他慌忙站起来,眼睛一亮,惊喜万状:“妈,您什么时候来的?”

老人又好气又好笑,说:“来了好一会儿喽!”

“我怎么没发现您进来?”

“你咋会知道妈来?”

“我曾听到走廊有脚步声,没想到是您呀.”

“听脚步声,哪能知道是妈?”

“妈,记得我小时候,您下田怕我和姐姐下塘玩水,常把我们锁在家里,有时您中途突然回村,我就能辨别出您的脚步声.姐姐不相信,同我打赌.我们趴在窗口看见您,姐姐好佩服我的听力.”

老人揉揉昏花的眼睛,难过地说:“哎,那时候,你心里只有妈呀!”

殷新听了母亲的话,脸上火辣辣的,既愧疚又尴尬.咦,今天是发薪水的日子,想必母亲是来取生活费的.是的,半年没回乡下了.蓦然,殷新神经质般一愣,拔脚就朝外走.老人见儿子这般模样,诧异而生气地喊:“殷新,你等”

“妈,焦书记来了.”

“焦书记?”母亲跟着儿子走到门口,望着空无一人的走廊,疑惑地问,“他人呢?”


“已经上楼了.”

“你怎么知道的?”

“我听见了他的脚步声.”

“上班了,人多哩,怎么会是他?”

“妈,焦书记的脚步声我太熟悉了,您看――他不是来了吗?”殷新一脸的神采,一脸的得意.

焦书记不紧不慢地走上楼,正向这里走来.老人揉揉眼,望着焦书记越来越清晰的身影,又瞅瞅儿子熟悉却显得模糊的面孔,深深地叹了一声等

5.这篇小说为什么以“脚步声”为题?

6.文章最后一段写母亲“又瞅瞅儿子熟悉却显得模糊的面孔”,为什么说儿子的面孔既“熟悉”又“模糊”?

7.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殷新的特点.

8.试探究这篇小说在艺术构思上的独到之处.

【参】

1.因为她想起了孔乙己,看清了自己的现实处境,所以她哭了;她认为磨秃自己的手指头能够丰富孩子们的心灵是值得的,所以她又笑了. 2.前者指自然界中的水,后者指出自她的“特异功能”的水.两个“水”字独立成段,对比鲜明,可以加深印象,引人思考;在结构上,为后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3.小说结尾告诉我们,那亮晶晶的液体是教师的眼泪,为之前所提到的“水”这个悬念释疑.这是极重要的一笔,这样才能强调山区教师奉献的悲壮,才能唤起人们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视. 4.(略) 5.脚步声是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脚步声是文章中心的表现载体,全文紧紧围绕主人公对脚步声的不同反应来刻画人物形象,讽刺官场上阿谀逢迎的作风. 6.说“熟悉”是因为儿子是母亲从小带大的,对于他的音容笑貌,做母亲的当然熟悉,而“模糊”是因为当年那个趴在窗台高兴呼喊“妈妈”的小男孩,在世俗的洪流中被扭曲了心灵,换上一副卑躬屈膝的面孔,所以老人对儿子精神世界的变化,又深感陌生.对于这种变化,老人既痛惜又无奈. 7.他是一个可能得到领导关注而有些得意忘形,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并巴结讨好领导,却淡漠了骨肉亲情的人. 8.(略)

(责任编校曾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