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叛道的声音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458 浏览:41771

前不久,素有“时尚界奥斯卡”美誉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服装学院年度慈善晚宴(Met Gala)刚刚落下帷幕,群星璀璨的着装主题自然是围绕着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年度展览“朋克:从混乱到高级写作”(Punk:Chaos to Couture)展开.展览包含了数百套朋克主题的相关服饰:从70年代传奇朋克乐队们自己制作的T恤,到工时过百的精美高级写作.在参与的设计师中,少不了朋克教母薇薇恩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等时尚界一众叛逆大咖,甚至也有阿瑟丁阿拉亚(Azzedine Alaia)此类向来以优雅见长的设计师.

朋克时装的萌芽

这一切都要从70年代纽约东村的传奇朋克俱乐部CBGB开始,如果马尔科姆麦克拉(Malcolm McLaren)未曾在那里听到过雷蒙斯乐队(The Ramones)的嘶吼,那么在纽约与伦敦上演的朋克“双城记”就不会发生.这位英国的朋克青年在回到家乡后,怂恿着设计师女朋友薇薇恩韦斯特伍德开起一家服装店.这间更名为“SEX”的时装店从来没有固定的营业时间,甚至卖不卖给你东西都要看他们的心情.店里布满了有着S&M捆绑和恋物风格的时装,韦斯特伍德像裁剪一条枕巾那样随意裁剪着T恤,再印上纳粹符号或是犯的头像――这就是她最初的“叛乱者”系列.

这个古怪的店铺就像一个莫名的磁场,慕名而来的人们有男女同性恋、双性人、变装皇后,自然最多的就是朋克青年.那天,一头绿毛的小伙子约翰罗腾(John Rotten,后更名为约翰莱顿John Lydon,性乐队主唱)来到了国王街的店铺.两位店主强迫他唱了一首艾利斯库柏(Alice Cooper)的《18岁》,然后马尔科姆就对他说:“嘿,哥们,来给我们当主唱吧.”随即,马尔科姆一手促成了店中那些愤怒又无所事事的小哥们组成了后来名噪天下的性(The Sex Pixtol)乐队,并在1975年11月6日圣马丁艺术学校举办了第一场演唱会.

谁都未曾想到,伴随着《天佑女王》(God Se The Queen)的旋律,这些拼贴标语T恤,红绿相间的苏格兰格纹,小刀片和安全别针组成的造型让整个英国的年轻人都陷入了模仿性的狂潮之中.设计师们同样对乐手们的造型无法自拔,卡尔大帝会比划着Sid那件破洞T恤在经典的香奈儿套装上剪几道口子;渡边淳弥让模特们穿上了几乎与约翰莱顿一模一样的马海毛套头衫.而Sid与Nancy的传奇爱情故事为时尚带来了什么?布满徽章的机车夹克、紧身裤、豹纹吊带与紧身皮裙?甚至是Sid脖子上的锁头项链,Nancy如同隔夜一般的烟熏红唇妆.

做作为伦敦朋克运动的发起人之一,韦斯特伍德成为了这场时装革命最大的受益者.她始终坚持着“挑战旧时代的英勇尝试”:苏格兰格纹、皇室元素亦或是18世纪的着装风格,旧式的审美总会在她的手做怪诞的混搭.她对传统文化极其尊重,却也不忘模仿嘲弄.一切的设计灵魂正是起始于朋克文化政治和美学上的反叛.除了爱给自己的时装店不停改名,这位一身反骨的设计师还喜欢对抗政府军,她曾经数次被捕――即使在今天的系列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位老太太在时装上写满了她不满的涂鸦.韦斯特伍德的态度成就了她的风格,女王都赐予她勋章以肯定她对英国文化的贡献.事实上,她早已成为了英国时装的无冕女皇.

时尚界的朋克大咖

朋克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自70年代这个字眼出世以来,风云变换的T台上就从未少了它的身影.马尔科姆麦克拉虽然在生前扬言不介入时尚界,而他也不能否认:“朋克的声音就是时尚的声音.”朋克式的愤怒与不满究竟和针线间力臻完美的写作时装有几何渊源?恐怕最大的共通来自两者同样令人痴迷的爆发性创造力.朋克们所崇尚的“Do it youself”同高级写作所秉承的“Made to order”有着异曲同工的精神理念.1977年桑德拉罗德斯(Zandra Rhodes)将一件礼服撕的粉碎后又以别针拼装起来.从这个时刻开始,朋克的身影真正出现在高级时装的世界.

在朋克之母薇薇恩韦斯特伍德的理解中,如果存在一种东西叫做“建制”,那么朋克正是所谓的“反建制”. 她最为拿手的冲突装扮(Confornatation Dressing)风格与朋克概念不谋而合,衍生后正是如今时装界盛行的解构与反解构手法.坚持着解构主义的设计师们无疑都是时尚界的朋克分子.此种手法可以说是一众日本设计师的看家本领,拿朋克与解构变出新花样也在今季的秀场上比比皆是.渡边淳弥用各式撕裂的格纹图案拼贴经典的Perfecto机车夹克延续了前几个系列的经典造型;在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ons)名为“裁剪的无限可能”系列中,大量的图案切割下面料在时装的各个部分堆积旋转,爆炸般的细节互为碎片却自成一体.同样向朋克致敬的还有沉寂已久Undercover,从肋骨T恤,无数衬衫解构而成的小礼服到缠绕绑带的无袖外套, 重组各式元素的Takahashi有几分Vivienne Westwood的影子.在设计之路上深受其影响的Takahashi,更编纂了一本当年西太后与马尔科姆最初在国王街创作朋克系列的书籍.

朋克的无限制打破精神同样体现在设计师们对于废旧材质的实验,前有Franco Moschino将垃圾袋做成长礼服,后面就紧跟着 Martin Margiela:在他手中扇子、报纸、雨伞等你所能想象到的各式生活废物都可以重新构建服装.时尚界以“不合规矩”作为唯一设计标准的只有高缇耶(Jean Paul Gaultier),易拉罐手环或是塑料一样可以成为一件高级时装.不仅仅是材质的限定,他对周遭一切的质疑成为了灵感来源.他像一个朋克一样诋毁嘲弄上流世界,混淆男女概念,或是将工人水手的制服带入秀场,他将设计比作“一种与基因的对抗.”

如今风华正茂的天才设计师们,无一不是浸淫在朋克文化中成长的激进美学主义者.在青少年时代,他们哼着朋克的调调画着草图踩着缝纫机,墙头贴满的朋克明星是他们的精神楷模.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那支离破碎的嗓音与敏感颓废的朋克女诗人气质几乎是Ann Demeulemeester暗黑风格的最佳代言. 一手缔造Dior Homme颠峰时期的艾迪斯理曼(Hedi Slimane)曾坦言:“音乐对我来说比Dior更加重要.”因此他将柏林朋克们的装扮融入设计,再请来皮特多赫提(Pete Doherty,浪子乐队主唱)来代言Dior似乎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刚入主Saint Laurent后,艾迪又发动大阵仗搞起“圣洛朗音乐项目”(Saint Laurent Music Project),请来各路摇滚大咖们穿起最新秋冬系列登上广告硬照引起本年度时尚与音乐界的大话题. 90年代的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是个不折不扣的朋克“坏孩子”,撕裂、裸露、捆绑等元素在服装中比比皆是.著名的“高地”(Highland Rape)系列就是对朋克的无上致敬,而在2008年秋冬系列里,伦敦朋克运动中标志性的女王与米字旗图案也繁复出现.里卡多提西(Riccardo Tisci)从来不掩饰自己对朋克的痴迷,他将超大号的铆钉带入了Givenchy的高级写作系列,而“破坏”“重组”等元素的运用也让他重新为这个优雅的品牌带来更多叛逆的意味.这些走在时装路上的朋克小青年们,喜欢破坏服装原有比例,重塑反叛的古典美学恰恰是设计中的“无所顾忌”的朋克精神作派.

虚妄的爱恨情愁

朋克最初的灵感来源,大多是用现有的东西,秉行DIY原则重新组合而出不同的含义.因此这些装扮有着华丽摇滚、异装癖、、飞车党、光头党等众多亚文化族群的影子,在撕烂、拼贴、夸张手法后拥有了独树一帜的文化专属标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朋克的衣着随着不同的音乐分支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人们固有观念中的朋克装扮少不了安全别针、铆钉、徽章及加入的S&M捆绑皮革元素,自然也包括五颜六色的莫西干头与刺青.具象化的朋克标志也同样在今秋的T台上无处不在:Guy Laroche就在系列里加入了大量的捆绑元素皮革抹胸与渔网裙装;而Fendi则用艳丽的蓬松皮草打造出时尚版的Mohawk发型配以桑椹紫唇,与之呼应的是皮草外套上那些亮色皮草嵌条.

在时装设计师的手中,回形针或铆钉少了原本的暴戾尖锐,摇身变为硬朗的高级装饰.1994年,英国演员伊丽莎白赫利(Elizabeth Hurley)身着Versace的黑色安全别针裙出席《四个葬礼与一个婚礼》的开幕仪式,这条性感裸露的包身裙在两侧仅以几个巨大的别针连接.这条被媒体誉为“That Dress”瞬间让赫利与Versace名噪一时,在2007年,这条著名裙装复刻版的售价为10690欧元.至此以后,摇滚式性感也真正成为了Versace的标志.这个季度Donatella显然要让朋克的灵魂全面复苏,她甚至称这个系列为“Vunk”.因此不对称挖洞的紧身乙烯裙装上布满了巨大的尖刺与别针,有着冰冷尖锐却又不可抗拒的性感.

我们不得不认同,从时装到珠宝,朋克在奢靡的时尚高端化进程里早就与本源中叛逆的“反商业”本性渐行渐远.新时代的朋克高级时装设计更加细致,有着完美的工艺和让人诧异的――件售价千余镑的皮夹克就是当年雷蒙斯乐队录制第一张整张唱片一半的.而Met Gala上明星们的朋克主题装扮迎来了不少负面的声音,就连著名时装评论员苏茜蒙克斯(Suzy Menkes)也认为这个举动有些愚蠢.“朋克”这个词语并不适合社交场合,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恐怕也是真正的朋克们所不屑的生活,人们怎么能指望这些脸上注射肉毒杆菌,沉迷在千篇一律的人工美的名媛们拥有离经叛道的态度? 朋克式的着装是否真的就能意味着朋克?还是说如今的朋克仅仅是万千流行趋势中一个囊括风格的简单词语.无怪乎不少朋克的追随者会认为朋克在如今早已本末倒置.除了如艾薇儿之类的流行歌手染彩头发套上皮夹克吼着“伪朋克”式的小调,美国版《ELLE》编辑凯特兰菲娅(Kate Lanphear)动辄上万的朋克风格着装引发的街拍热潮,“朋克不死”的口号是否只是留下了这种文化所带来的商业价值?


而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安德鲁波顿(Andrew Bolton)更希望人们能以概念的角度去解读朋克时尚,他说道:“自打朋克诞生的那一刻,这种亚文化对时尚有着煽动性的影响力.尽管朋克的性与时尚所强调的阶级相对立,但这并不影响设计师去捕捉这种文化中反叛年轻的一面.当朋克与时尚相结合时,所有的规则都会被打破,而在此之后,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朋克就如同时尚躁动不安的青春期,设计师们化其戾气而保留其中的暴力美学,而朋克精神同样鞭策着创造力至上的时装,如果少了那份敢于打破一切的态度,T台上的一成不变恐怕只会让你我大呼无聊.(编辑:九月)

1.> 薇薇安和马尔科姆1977年创作的“叛乱者”系列T恤

2.> 薇薇恩韦斯特伍德与马尔科姆麦克拉及友人

3.> 薇薇恩韦斯特伍德与马尔科姆麦克拉

4.> 展览海报

5.> 薇薇恩韦斯特伍德与模特们在秀场后台

6.> Vivienne West 2013秋冬

1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年度展览“朋克:从混乱到高级写作”展览现场

2.> Junya Watanabe 2013秋冬

3.> 川久保玲2013秋冬,主题为“裁剪的无限可能”

1-4 > Alexander Mcqueen 2009秋冬

5.> Jean Paul Gaultier 2013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