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理综述

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23 浏览:6633

摘 要:本文试图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及在这四次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来对中国翻译理论进行综述.通过对这些理论的了解,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翻译理论的了解,同时也对译者从事翻译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的回顾,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的回顾,研究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关 键 词 :翻译;翻译理论;发展;提高

一、概述

中国翻译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翻译活动能追溯到夏,商两代,周朝已设译官.最早的翻译多以口译为主,主要是实践活动,没有达到理论层面.在中国的几次翻译中,涌现许多优秀的翻译家,尽管没有理论专著来记录他们的理论,但这些理论源于中国本土文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历史的影响,具有中国特色.它们不断发展、进步并日益完善,最终将形成中国特色的译论体系.下面从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进行探讨.

二、中国翻译理论的四次翻译

1.第一次翻译:东汉至唐宋时期

第一次翻译主要是佛经的翻译,起初就存在着“文、质”之争,并向“直译”和“意译”转化,不管是“文、质”还是“直译、意译”都是译者对翻译的探索.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这“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可见他坚持忠实,并倾向直译.东晋释道安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坚持直译的态度.唐代玄奘,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者,他的“五不翻”原则使音译也成为一种翻译手段.同时玄奘在译经中运用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检测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佛经翻译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2.第二次翻译:明清两代

在这次翻译中主要有三位翻译家: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他们主要的译著是西方科技类著作.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开创了引进外国先进科技的先河.徐光启的翻译思想:“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翻译才能“会通”(学习与掌握),只有“会通”才能“超胜”(超越与争胜).清朝末年,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提出“善译”,“善译”是力求与原文在意思上无一毫出入.严复以翻译西方政治经济和科技著作为主,如《原富》,《天演论》等,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更为言简意赅地提出了“信、达、雅”三原则,经久不衰.

3.第三次翻译:战争至“五四”运动后

文学革命运动前后,文学的翻译兴起.最著名的多产翻译家林纾,翻译外国文学著作达一百七十余种,如《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即后来译为《汤姆大叔的小屋》、《王子复仇记》等.林纾强调在翻译时译者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译者须与原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心灵相交流.“五四”运动前后《宣言》等一批马克思主义著作被译成汉语在中华大地上传播,为中国革命作了理论准备.这一时期,鲁迅先生以认真严谨著称,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里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得丰姿”.瞿秋白在《再论翻译?答鲁迅》中说:“翻译的时候,应当用这种绝对的白话文:一方面和原文的意思完全相同(“信”),另一方面又要使这些句子和字眼是中国人嘴里可以说得出来的(“顺”).“信”和“顺”不应当对立起来.”鲁、瞿所提倡的“信顺”,是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必须遵循的原则.“五四”运动后,还有茅盾、郭沫若、钱钟书、傅雷、陈西滢等一大批翻译家.茅盾提出“神韵”,郭沫若提出“风韵译”和“气韵”.钱钟书的“化境”和傅雷的“神似”都是对文学翻译提出的最高美学理想.陈西滢提出了翻译中的“形似、意似和神似”,为中国翻译学理论的完善做了铺垫.这一时期是文坛和翻译界明星辈出的时代,是我国翻译学理论取得较大进步的重要时代.

4.第四次翻译:改革开放至今

这一次翻译,无论在规模上、范围上、质量水平上、贡献上都是前三次翻译无法比的.其中有很多知名的翻译家,如黄龙的《翻译学》是他在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几十年心血的结晶,也是目前我国大陆惟一标明“翻译学”的专著.许渊冲的《翻译中的几对矛盾》中认为:无论直译、意译,都把忠实放在第一位.翁显良的《意态由来画不成?》指出原作意象的隐或显、婉或直、艳丽或质朴、庄重或诙谐都是可译的.刘宓庆的《文体与翻译》中认为:“翻译必须随文体之异,随原文风格之异而调整译文,必须保证译文对原文文体和风格的适应性.”在翻译研究领域里提倡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是王佐良.他《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与文化繁荣》和谭载喜的《文化对比与翻译》、吴泽林的《试谈文学翻译的文化交融本质》等文,大大拓宽和加深了对于翻译本质的认识.

三、结论:

中国翻译理论有着千年的历史,从最初支谦的“文质说”、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玄奘的“五不翻”、严复的“信、达、雅”,到后来茅盾的“意境论”,钱钟书的“化境说”.中国翻译理论需要更新与提高,我们要汲取外来的精华,更要传承自己的思想.因此,进行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提高翻译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