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中国翻译思想史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00 浏览:15459

摘 要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系统而简要地梳理了中国翻译思想发展史的著作,聚焦翻译宗师,梳理译论长轴.以思想为“经”,以人物为“纬”,揭示了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翻译家们从事翻译活动的深刻社会背景,总结了他们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索这些学说在我国传统翻译思想史上的演进过程.

关 键 词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中国翻译思想;实践经验

一、概述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以下简称《思想史》)是一部系统而简要论述中国翻译思想发展史的著作,其性质基本类同于“史略”或“简史”.聚焦翻译宗师,梳理译论长轴.以思想为“经”,以人物为“纬”,贯穿中国二十世纪百年翻译思想史发展主线.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为“传统篇”,即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时期,首次划分并论述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形成、转折、发展、鼎盛四个时期,以“十大学说思想”为中心命题,追溯其共同的历史渊源,继承、发扬、开拓传统译论思想;下篇为“现代篇”,即中国现代翻译思想发展时期,重点论述中西翻译思想“融合期”、翻译学科全面“建设期”和当代中国翻译思想“调整期”.在论述中,更多地关注新时期的新译论、新观念、新思想和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批有学术实力和学术个性的中青年翻译家,捕捉在翻译学科建设期“传统派”与“西学派”两派论战中出现的闪光的思想.(王秉钦,2004:内容提要)


二、本书的内容与结构

《思想史》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翻译思想发展史的专著,本书为了保持历史的传承性,将古代翻译史放在绪论中;同时依据中国历史的分期原则,将中国二十世纪百年的翻译思想史分为近代、现代、当代三个历史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从历史角度出发,概述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在于翻译.季羡林先生把翻译活动比作注入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的新水,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来自印度的水,一次是来自西方的水.对于源于天竺的佛经翻译,作者把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东汉至西晋),外国人主译,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其中安世高、支谶、支谦、竺法护则是最杰出的代表;中期(东晋至隋代),中外人共译,出现了鸠摩罗什、彦琮、道安和慧远等重要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后期(唐初至唐中叶),本国人主译,为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玄奘是主要的翻译大师.同时,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集中于直译意译的争论,“文质说”明确被提出,“信达雅”观念初见端倪,为后世留下宝贵财富.(王秉钦,2004:6)

第二章“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形成时期”,介绍了这一时期的俩个阶段.第一阶段,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代表人物有徐光启、李之藻、利玛窦、南怀仁等.第二阶段,清朝末年广设译馆、广译西书使得翻译家人才辈出,翻译作品对于传播西学,开启民智居功至伟.代表人物有李善兰、华横芳、徐寿、傅兰雅、辜鸿铭、陈季同、马建忠、梁启超、严复和林纾等大家.这一时期的西学翻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思想,造就了一大批自己的翻译家,建立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并结合西学翻译的实际,继承和发扬了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华,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形成.

第三章“中国传统翻译思想转折时期”,首先概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文化领域的一场规模超前的文化革命运动,对于解放思想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然后分别介绍了最重要的几位翻译家及其翻译思想,代表人物有陈独秀、陈望道、郭大力、周作人、赵景深、梁实秋、曾虚白、陈西滢、林语堂、鲁迅、瞿秋白、郭沫若和成仿吾等.翻译理论的焦点集中于文言白话与“直译意译”,“信顺论”和“形似与神似”,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翻译思想的转折.

第四章“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时期”,介绍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沉寂的翻译概况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翻译思想,代表人物有林语堂、朱生豪、梁宗岱、朱光潜、贺麟、艾思奇、陈康和金岳霖等.这一时期,在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史上最鲜明的特征是,有一批著名的哲学家发表了他们对翻译的哲学思考,这些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同时,翻译大家们以丰富的实践,印证了“形似神似”画论应用于翻译理论的使用价值,产生了深远影响.(王秉钦,2004:205)

第五章“中国传统翻译思想鼎盛时期”,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创立了“四论”——矛盾的“意境论”、傅雷的“神似论”、钱钟书的“化境论”和焦菊隐的“整体论”,掀起了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翻译标准再争论.理论的丰富将过去单纯语言化的传统翻译标准引进文艺学和美学领域,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和领域,使中国传统翻译思想走向更加成熟.

第六章“中国现代翻译思想发展时期(一)”,介绍了改革开放后的翻译事业.近三十年来,西方翻译学逐步摆脱从属地位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严肃学科,翻译理论建设蓬勃发展,翻译流派层出不穷等因素对我国现代翻译思想和翻译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代表人物主要有王佐良、许渊冲和叶君健.他们践行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重视与创新的统一,传统思想和现代观念的统一.

第七章“中国现代翻译思想发展时期(二)”,介绍了这一时期中国翻译学科建设,中国的现代翻译人更加注重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本土化”,“传统派”和“西学派”(“共性派”)的思想激烈交锋.代表人物有董秋斯、姜椿芳、张浩、罗新璋、刘宓庆、张柏然、谭载喜、张南峰和谢天振等.

三、本书特点评析

本书作为大学选修课程教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特点:

1)全书从佛经翻译到现代中国的翻译学科建设,体系完备,类容翔实,史料丰富.以时代为轴,以翻译名家为线,整理了中国近两千多年的翻译作品和翻译理论贡献.对学生来说,理清中国翻译思想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没有史论的研究,就不知道中国翻译的来龙去脉,就不可能知道中国翻译在今天的坐标.

2)“译史研究,以人为本”,把作为人的译者定为翻译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揭示了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翻译家们从事翻译活动的深刻社会背景,总结了他们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索这些学说在我国传统翻译思想史上的演进过程,特别注意论述他们对于翻译理论的闪光点.

3)全书夹述夹评,对许多名家的生平事迹和翻译,作者都有自己的评述,如:对一代鸿儒梁启超的理论翻译与实践都有自己的点评,“梁启超为兴办京师大学堂打开西学之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秉钦,2004:40),“梁启超文笔恣肆,情感汪洋,虽说移译,无异于再创造.”(王秉钦,2004:43)

总之,《思想史》内容全面,举例得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通俗易懂,言简意明,因而,适合用作研究生翻译理论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对往后学者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性作用.

四、本书的局限性

当然,本书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瑕疵.作为中国翻译思想史,对于佛经翻译的研究和挖掘不够升入,毕竟那是中国文字翻译的起源(孔惠怡,2005:13).同时,在佛经翻译研究中,相对于玄奘,对鸠摩罗什和竺法护等人的功绩和评价有欠公允.在我看来,作者维持了中国传统大国的一贯论调,注重“本土化”的结果,而无意识中贬低了佛经翻译传播过程中那些外来巨匠的功绩.(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