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善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81 浏览:15480

摘 要刘炳善是一位对中国翻译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国内翻译界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鉴此,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刘炳善先生的翻译思想进行解读,以期能更透彻地理解他的翻译思想.文章认为,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看,刘炳善的翻译思想体现了: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翻译方法的“三维”转换以及“多元共生”的翻译观.

关 键 词 :刘炳善 翻译 生态翻译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刘炳善(1927-2010),河南郑州人,是一位资深翻译家,他的一生致力于外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醉心于莎士比亚、兰姆、维吉尼亚伍尔芙等人的作品,并努力把他们的作品翻译出来,向国内读者推介.他的译著有《伊利亚随笔选》、《书和画像》、《伦敦的叫卖声》、《圣女贞德》等.晚年的刘炳善更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编纂出巨著――《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这是中国学者所编的第一部大型莎士比亚原文词典.该词典一经出版就震惊莎士比亚研究界.刘炳善的译文用词考究,追求译文风格与原文风格的无限接近,能准确把握原作者所处时代的语言、文风和社会环境,因此他的作品广受赞许,深受外国文学爱好者的喜欢.关于翻译,刘炳善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笔者就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诠释.

二、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01年,全面展开于2009年.”2001年,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首次提出“翻译生态环境”,这也预示着在翻译研究中引入生态学理论的开始.生态翻译学“是借用和改造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来研究翻译的,是借‘它山之石’来为翻译研究怎么写作的”.该学说“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生态翻译学是在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哲学依据,提出翻译就是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进行的选择活动;翻译的生态环境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翻译的发起者、译者、赞助人、出版商、译文读者、译者所处的环境等;在翻译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译者;译者要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纬度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而最佳翻译就是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进行的多维度适应选择的累计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得到更多的翻译机会,获得很高的社会名誉;对于译文,适者生存、长存,能长时间激起读者的阅读.在生态翻译学的世界中,多元的翻译理论和不同的译本可以按照“多元共生”原则,在翻译生态环境存,一起接受“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考验.


三、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解读刘炳善的翻译思想

1.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

刘炳善教授主张在翻译时,要“译自己真正喜爱(至少也是性之所近)的作品,译时把自己的感情灌注到工作中去”.“只有自己真正喜爱什么、熟悉什么,才能使学生和读者对它们感到兴趣和有所了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丝毫不差的.”这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即生态翻译学所主张的“译者中心”说.

刘炳善先生从高中时代就喜欢莎士比亚,对他启蒙的作品是曹禺翻译的《柔蜜欧与幽丽叶》,优美的台词、催人泪下的爱情、精彩的人物刻画使得刘炳善立即喜欢上了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刘炳善曾经在《南方周末》向大家讲述他对莎士比亚的热爱:求学时,刘炳善一度经济困难,连伙食费都没有了,于是就向系主任借了五块钱.可是当他在一个校园书摊上看到一部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时,却毫不犹疑地用五块钱写下了它.当刘炳善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许多莎士比亚作品时,他甜蜜地形容自己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后来,凭借对莎士比亚发自内心的狂热,他主动选择用20年的时间,攀登一座又一座莎士比亚大山,为我们编纂出莎士比亚大词典,扫除欣赏莎翁文学作品的障碍.正因为喜欢,他才主动选择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啃掉文学界的这根硬骨头.没有刘炳善先生的主动选择与付出,就没有这本大词典的诞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看,这体现了“译者中心”的思想,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翻译过程负全责.

2.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要不停地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进行多维度的选择.刘炳善先生早就认识到一个人是离不开生态环境制约的:“人的一生,不能不受着国家民族命运和时代环境的制约,也不能不受着个人思想、才能的局限.两个方面冲撞、扭结、化解,便形成他的人生坐标和发展轨迹,形诸文字便是他的成果.”而刘炳善先生在对作品的选择和翻译上也体现了这样一种符合生态翻译学的思想.

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刘炳善发现对于青年学生和莎士比亚研究人员来说,莎剧原著就是“天书”,里面的语言是400年前的英语,与当代英语差别甚大,很难懂,因此很多学生在阅读莎剧原文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不得不中途放弃.为帮助广大读者顺利阅读莎剧原著,他选择编纂《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方便大家使用.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刘炳善先生是为了迎合读者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选择用英汉双解的方法编这部大词典的.

刘炳善先生认为兰姆是英国最有代表性的随笔作家,他的《伊利亚随笔》是其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代表.在《伊利亚随笔选》的译序中,他写道“现在译者所做的工作,私心以为是梁遇春先生所开创的译介兰姆事业的一种继续,而动机自然是想为我国今天和明天的散文作者提供一组可以参考借鉴的外国随笔作品.兰姆是一个“冷门”,他不可能是畅销书作者.但在文学史上他也自有一定地位,翻译介绍他还是值得做的.”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看,刘炳善先生是为了迎合国内的文化事业发展需要而选择把《伊利亚随笔选》翻译出来的. 3 翻译方法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纬度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而刘炳善教授在翻译过程中,对这三个纬度均非常重视.

(1)语言纬

由于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也有所差别.这时,译者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翻译语句的顺序,选择合适的词汇,使译文符合译文生态环境.例如,兰姆的散文用语文白杂糅,刘炳善先生在翻译时就故意在白话中掺杂一些文言用语,“最明显的是用文言来译拉丁引文.有时,也用些‘之乎者也矣焉哉’的字面点缀于译文之中,目的是想渲染一点儿滑稽意味.当然,在一般的白话文里是不兴这样的.但是,对于兰姆这样的特殊文章,只好‘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样的处理,使得他的译作“除了文字本身极其优美外,译语相当精审准确,周到细腻,确实不错.另外,译作中有效地吸收了若干文言成分,也使意思的表达在流畅之外,兼具一定的精粹性质.”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这充分体现了刘炳善先生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以及译文语言的重视.

(2)文化纬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其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而拥有不同的文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原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再在译文中用译文读者适应的方式传达出来,让译文读者充分领略原文的文化魅力.为理解原文文化,译者需要尽其所能搜集原文时代的各种资料.在这方面,刘炳善先生真的是广大翻译者的典范.学者雷颐在读过刘炳善译文集后,为其《伦敦的叫卖声》译文所传达出的文化魅力所折服:“译者对文中所涉之文人文事都作了详尽的考订,细到如18 世纪的伦敦的作家、医生、律师、科学家、政治家们各自常去的是哪一家咖啡馆,卖女性化妆品小贩的绰号,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下层文人,当时的市井俚语等”这也表明,刘炳善先生对准确传达原文文化的重视.

(3)交际纬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其主要的社会功能.那么,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除了能准确理解原文用语,传达原文文化,还要保留原文的审美情趣,使译文与原文的交际功能和谐统一.在翻译兰姆散文时,刘炳善就意识到了文化作品的交际功能.他主张,在翻译前先对作者传记和原文进行仔细的揣摩,对作者的行文风格有整体的把握,在翻译时不要让自己的风格代替了原作者的风格,因为原文的风格体现了作者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刘炳善先生在翻译时,特别注意保留原作者的风格,力图让译文读者尽得原作者的思想精髓.这样的做法使得他的译作颇为传神,深受译界好评.

4.“多元共生”的翻译观

在生态翻译学的世界中,不同的译本可以在翻译生态环境生,一起接受“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考验,这就是“多元共生”原则.刘炳善先生对不同译本的态度也恰好符合生态翻译学的这一翻译观.

刘炳善先生认为对同一作品进行复译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不停地进行翻译,才能在前面译作的基础上拿出更高水平的译作来.在文章《莎剧的两种中译本:从一出戏看全集》中,他比较了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与梁实秋翻译的整套《莎士比亚丛书》.在经过细致的对比后,刘炳善认为朱生豪的翻译语言更加优美、诗意也更加浓厚,吸引了更多读者,极大地促进了莎剧的推广,但是与原文对照,尚有遗漏欠妥之处;而梁实秋的翻译以“存真”为原则,能更多地保留莎剧的原貌.他总结道:“朱译本代表三四十年代中国莎译的结晶.梁译本虽然本身不尚繁华,但它基础深厚扎实,启示我们中国莎译事业还应有一个更远大的前景,即在更严谨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拿出中国的更高水平的莎士比亚全集的译本――‘信、达、雅’三者更完美结合的莎译精品.这是我国莎学界、莎译界今后需要攀登的新的、光辉的峰顶.”从刘炳善先生的话语中,我们能看出他是支持不同译本在翻译生态环境存的,因为只有经过对不同译作的比较和学习,才能在此基础上,拿出更好的作品,实现“优胜劣汰”,促进翻译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四、结语

生态翻译学在最近十几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它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翻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译者的翻译思想,更准确地评价译作.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解读了刘炳善先生的翻译思想,发现刘炳善的翻译思想很多地方都符合生态翻译学,虽然刘炳善先生已经离世,但是他的翻译思想会继续发挥作用,促进翻译事业的进步.

] 刘炳善:《英国散文与兰姆随笔翻译琐谈》,《中国翻译》,1989年第1期.

[7] 刘炳善:《英语学习:回忆与感想》,《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8] 刘炳善:《一个人的二十年――我怎样编纂一部莎士比亚大词典》,《南方周末》, 2009年4月22日.

[9] 刘炳善:《永远做学生――我的求学之路》,《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6期.

[10] 刘炳善:《兰姆和他的随笔――〈伊利亚随笔选〉译序》,《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5期.

[11] 王正仁:《简谈刘炳善的散文翻译风格》,《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12] 雷颐:《如闻伦敦叫卖声――刘炳善先生与英国随笔》,《文汇报》,2004年4月17日.

[13] 刘炳善:《莎剧的两种中译本:从一出戏看全集》,《中国翻译》,1992年第4期.

作者简介:段艳丹,女,1982―,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法,工作单位:郑州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