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学与翻译技术并重的项目型翻译能力培养课程模式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54 浏览:13135

摘 要 :本文在界定和分析翻译能力构成及其与翻译技术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以项目完成为基础的翻译技术和翻译能力培养并重的英语专业本科笔译课程教学模式,以期为翻译教学资源优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翻译能力提高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视角.

关 键 词 :项目;翻译技术;翻译能力;课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3-0042-000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科技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人类已经进入泛在计算时代(Ubiquitous Compu,ting Area),其“无处不在”的技术特性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也影响着语言教学的方方面面.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流、海量信息的增加、人们生活工作的持续网络化和虚拟化使翻译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给翻译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深刻地改变了翻译工作的环境和方式(李长栓,2004:103).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深入的应用,校园网支持教学应用功能和技术软件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使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成为可能,也顺应了在翻译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翻译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

然而,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翻译研究、实践和工具相比,现代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学的整合研究起步较晚.封一函(2001)一文成为国内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学整合最早的研究之一.自此,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其研究重心主要在于: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特别是语料库技术的建立和发展(柯飞,2002;师新民,2006;王克非等,2007;肖维青,2007;岑秀文,2008);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理论阐述与翻译教学实践和翻译教学特点的契合及其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影响(许罗迈,2007;段自力,2008);师生角色的转变、自主学习模型以及教学评估模式的构建(杨柳,2005;田艳,2008;宋以丰等,2009;杜鹃,2009;段自力,2009;文秋芳,2009);翻译技术和信息素养的培养等方面(万宝林,2003;杨柳,2005;袁亦宁,2005;徐彬,2006).

然而,国内学者和教师对学生翻译技术和信息素养培养的探讨和研究主要是从翻译市场现状和人才培养等角度来论述翻译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可行性、潜在困难和应对策略.穆雷(1999)在世纪之交回顾和展望中国翻译教学时就指出国内有关高等教育机构对新技术的教学未能给予足够重视,所开设的翻译课程几乎没有涉及翻译技术的运用,翻译教学的滞后状况与翻译在信息社会中的实际地位极不相称.这些研究和探讨虽然有助于提升翻译教学界对培养译者信息素养的重视度,也为翻译技术教学提供了宏观理论指导(蔡静,2010),但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翻译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有机整合却是翻译教育者和学习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因此,本文基于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在借鉴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能力习得过程和评估专项研究的学者们(PACTE-Pro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型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指导,运用过程教学法,将翻译技术的习得和应用融入本科翻译教学,构建项目型翻译能力培养课程模式,从而为探讨翻译教学资源优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翻译能力提高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视角.

1.翻译能力与翻译技术

在探讨构建项目型翻译能力培养模式之前,我们必须就翻译能力和翻译技术进行界定,以说明翻译能力和翻译技术的关系,为我们项目型翻译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提供宏观指导.

1.1PACTE的翻译能力模型

本研究主要以近年来在翻译能力模式的构建研究方面比较权威的PACTE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型为基础.PACTE从1998年开始到2009年共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在不断修正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一个由专业译者特点构建的翻译能力模型.他们认为翻译能力主要由翻译活动所需的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即know-how)和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即know-what)构成,具体地说,是由双语次能力(bilingual subpetence)、超语言次能力(extra-linguistic sub-petence)、翻译知识次能力(knowledge about translation subpetence)、工具次能力(instrumental subpe-tence)、策略次能力(strategic subpetence)和心理生理要素构成.双语次能力指双语交流所需的程序性知识,由双语语用知识、社会语言学知识、语篇知识、语法和词汇知识组成;超语言次能力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包括双语文化知识、百科知识、话题知识等;翻译知识次能力主要指有关翻译职业的各方面知识,如翻译单位的类型、翻译市场的客户、受众、翻译协会、关税等;工具次能力指在翻译过程中使用各种文献资源和信息通信技术(如词典、百科全书、语法书、平行文本、电子语料库、搜索引擎等)的程序知识,具体是指:认识对翻译有用的重要文献资源和计算机应用工具,了解其特点;熟悉和正确评价平行文本的作业和质量;运用恰当策略和翻译工具解决基本翻译问题(Hurtado,2007:170,193-194).策略次能力是保证翻译过程顺利进行、有效解决翻译问题的程序性知识,是最关键的次能力,因为它联系着其他各个次能力,并控制整个翻译过程,其作用是规划、实施、评估翻译项目,激活并弥补各种次能力,确定翻译问题并应用程序解决问题;心理生理要素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而是一种天生的官能(intrinsic faculty)(Echu&Dasse(2010:9-10),虽然其先天决定的成分很大,但只要译者有意识地积累语言、世界知识、转换能力、工具能力等内化知识,有意识地磨练这些心理素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天的心理生理要素也会有惊人的提高.他们(PACTE,2000:103)认为翻译能力的发展包括三个过程:获取不具备的能力;重建已具有的能力;获取策略能力.在此基础上,PACTE的研究人员们对翻译能力习得进行了详细描述,认为翻译能力习得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入门知识(pre-translation petence)逐步演化为专业技能知识(expert knowledge)的过程,在根本上是一个获得操作知识,发展策略能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重建翻译能力构成成分的过程(PACTE,2003:49-50). 从上述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PACTE的翻译能力模式研究主要从宏观的视角,以交际语言能力模式为理论基础对职业翻译进行研究,主要强调译员工具能力的培养,关注职业领域的翻译能力,这就为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翻译能力的提高为最终目标的翻译教学和培训提供了理论指导.

1.2翻译技术

翻译技术是指翻译行业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和一切可用资源,具体包括在线词典、术语库、语料库、机器翻译、翻译记忆、术语管理等,也就是PACTE研究中提到的翻译工具.Pym(2003)认为,翻译工具在现代社会中可被视为数据库、术语库等一系列可以促进译者提高翻译速度和改善翻译质量的电子工具.Jiménez(2011)从职业译者的角度将翻译技术分为通用技术工具和专门技术工具两类,并认为前者更为重要.通用技术工具中最重要的是网络(尤其是像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语料库及其检索软件.专门技术工具则指自动翻译和包括翻译记忆在内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包括机器翻译、翻译记忆、术语管理等.翻译记忆和联机术语管理可以帮助翻译人员确保译文在术语、短语等层面的一致性.在多人合作从事某一翻译项目时,译者可利用翻译记忆的网络共享功能,通过局域网实时共享同一个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翻译的质量.

1.3翻译能力和翻译技术的关系

翻译市场的巨大需求和科技成果的创新应用使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到翻译技术的重要性,并开始研究如何提高译者利用翻译技术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西班牙翻译学者Pym(1993)在《论译者培训过程中的市场因素》中分析了高科技带给翻译行业的三个显著变化:新时期的译者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地运用相关翻译软件、术语管理软件以及自动纠错软件等.Austermtihl(2006:1)认为技术和文化信息转换这一翻译的主要任务只有广泛使用知识库才能完成,而电子翻译工具主要起知识库的作用,能为译者提供世界知识和专家知识.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需要在翻译课程中添加电子翻译工具培训内容,使翻译课程设置与时俱进.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口笔译学院的一项研究认为,加强翻译中可用资源和工具的问题意识,熟悉其特点和功能,正确评价其质量,并能根据需要进行恰当选择和支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译者信息行为的效率,优化工作环境(Massey,2011).Rodrtgue-In6s(2010)说明了电子语料库在促进翻译工具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王湘玲(2010)指出国内培养学生翻译工具应用能力无论理论还是实证研究都处于摸索阶段,并运用实证研究证明真实的翻译任务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电子工具灵活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说,在翻译教学中融入翻译技术培训以提高译者的翻译工具能力是翻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借用Jiménez的分类方法,将翻译工具能力界定为利用通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翻译的能力,它与翻译知识次能力(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各种人际交往即社会互动)和翻译策略次能力(如确定翻译问题,寻求解决途径等)等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建构的融翻译教学与翻译技术为一体的项目型翻译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在重点培养学生翻译工具次能力的同时,还将培养其翻译知识和策略次能力.


2.项目型翻译能力培养模式的教学设计

2.1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它强调学习者要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可见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而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入情境.Kiraly(2000)认为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翻译专业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他主张把课堂练习慢慢地转入实践,并在课堂中模拟行业中的具体实践,教师作为项目的管理者应该给予学生恰当的示范、鼓励和帮助,而翻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发展翻译能力、得到自信和了解专业行为.这种主张和目标正符合前文对翻译能力构成的分析和界定,为项目型翻译能力培养课程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

2.2培养目标

根据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翻译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能担任一般外事活动的口译”.该培养目标没有涉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且以文学翻译为重点,并未涉及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问题.因此,本课题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市场的需要,制定出“翻译能力”和“信息素养”并重的培养目标: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细化教学内容,以教学资源为多元、动态、开放的“文本”,在课堂内外,通过教会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分析、选择、加工、利用、创造和传递翻译信息,提高翻译能力,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个人翻译素养和信息素养.

2.3项目型翻译能力培养课程模式

2.3.1总体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本模式的建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本科三年级阶段和本科四年级阶段.本科三年级阶段,除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介绍、不同文体的翻译实践以及当代国内外译界知名学者译者简介等内容外,还增加了翻译技术方面的内容.此阶段的翻译技术教学主要涉及网络共享功能、收索查询功能和信息交流功能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网络共享功能主要指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资源的巨型共享资源库,从中找到丰富的百科全书、网上词典和专题资源,如免费的百科全书和词典:哥伦比亚百科全书(,bartleby,eom)、微软百科、参考大全、维基百科、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韦氏大词典、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以及囊括了十几部英文词典的OneLook等;收索查询功能就是利用C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快速找到所需资源,并可用于查询、验证译文;信息交流功能就是利用、、论坛、博客等提供的交流平台进行多对多的交互式交流,学生可探讨翻译中遇到的难题、向老师求助,甚至向专家或原文作者请教等. 本阶段的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必须利用某种或某些工具完成,并在课堂上以PPT的方式展示讨论,从而将通用技术工具的使用融入翻译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这些技术工具查阅主题知识、查询、验证译文、咨询、请教同学、教师和专家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从而提升翻译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双语转换能力和翻译策略次能力,为第二阶段的模式建构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的模式建构以第一阶段培训为基础.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通用翻译技术工具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模块化,要求学生通过使用翻译工具完成翻译项目,使学生在完成翻译项目的同时,更加熟悉翻译工具的使用,并培养其翻译知识次能力.

2.3.2优化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本课程所涉及的课程描述、课程大纲、电子教案、课件等课程专题模块,还包括翻译专业知识(翻译方法、程序、技巧知识以及翻译职业知识等)、翻译资源库(翻译素材、对照读物、佳译赏析、模拟试题等)和翻译学习辅助工具(翻译软件、在线词典、百科全书以及各种翻译网站的链接、论坛、译作上传展示和讨论等)的运用.为实现这些资源的开放共享,本课题组首先利用校园网建立了自己的课程教学网站,并根据本课题组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各类群,公开了自己的博客和地址.所有的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并适时更新、优化,同时鼓励学生增加、更新翻译专业知识、翻译资源库及翻译学习辅助工具等板块的内容,从而优化教学资源,使之形成多元、动态、开放的整体.

2.3.3实施过程和方法

翻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根据本文的界定,翻译能力包括双语次能力、超语言次能力、翻译知识次能力、工具次能力和策略次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双语次能力和超语言次能力尤其如此.因此,我们把本阶段的培养重点放在了工具次能力和策略次能力的熟练和翻译知识次能力的培养上.翻译知识次能力主要指有关翻译职业的各方面知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翻译项目管理.因此,在本阶段的翻译教学中,我们把学生分成不同团队,让他们在翻译项目中扮演不同角色,利用翻译工具,积极主动地参与翻译项目,与其他同学合作、讨论、加工信息.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内化、理解翻译知识和技巧,最终实现译文质量的优化和自身翻译能力的提高.下面以笔者所教授的《高级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合同翻译为例来说明项目型翻译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方法.

(1)课前准备

为适应翻译项目完成的需要,首先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合同翻译是其中的一个模块,在两周4个课时内完成.在上次课结束前,我们布置了接下来一周的任务:把学生分成4组,要求他们分别查询有关合同的分类、英汉合同的篇章结构特点、英汉合同的语言特点以及合同的常见条款等内容并讨论,形成时长为10分钟的PPT在下周的课堂上展示并供大家讨论,同时阅读教师提供的英、汉两个合同文本实例,就具体的英汉合同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紧接着,第二周的任务就是翻译一篇补偿贸易合同.该合同涉及内容较多,篇幅偏长,且有两个附件,因此,我们首先把它作为一个项目分派下去.学生被分为十组(共30人),一组充当项目经理、六组充当翻译人员、3组充当校对人员、教师充当客户.项目经理在接到翻译任务后一天内要实行技术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即重复率来制定术语表,配置人员,然后根据合同内容的难易程度和译员的具体情况,对此合同进行分包处理,连同术语表打包分派给不同的译员.译员须三天时间内按要求使用相同的术语表完成项目翻译.完成翻译后,译员将译文发给相应的校对人员,校对人员要在两天内检查和校对项目翻译结果.校对完成后,校对人员将译文发还给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组织整理并发给客户.

所有这一切均在课前完成,学生可利用图书馆、电子设备和网络资源搜索、查询相关资料,并根据项目要求处理、整合相关资料.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课程网站和群、论坛等了解学生的进度,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研究者发现,学生们喜欢这种通过角色扮演相互协作来完成项目的练习方式,并积极参与其中.各组内部及之间就术语表、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其遇到的各种翻译问题的讨论积极热烈.而且,由于扮演不同角色的各小组之间有时间上的牵制,为完成项目而进行的相互合作异常频繁.

(2)课内展示及讨论

分析翻译能力构成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是本翻译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因此,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行为表现、运用何种知识、采取何种策略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成为本门课程课堂关注的重点,从而也确定了过程教学法在本翻译课堂的应用.

在本课程的合同翻译模块中的第一次课堂上,每组学生就各自的任务做出展示并充分分析、讨论英汉合同文本的语言、语篇等特征.教师针对讨论的结果进行纠正和补充,并指出在翻译合同文本时需要使用的翻译技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英文合同用词方面应当体现并做到用词准确,尤其是shall,must,maynot等表述权利义务的单词、consideration,frustration,surive和novation等术语、the same,thereof,hereunto,herein,hereunder等中世纪英语和古英语以及to one'ssatiaction,subject to one's approval,be one's sole re—sponsibility,at one's option,in the option of sb.be theproperty of sb.等惯用语的准确使用等.通过这些补充和讲解,教师在学生接收翻译项目之前为他们提供了翻译方法、概念上的指导.

在翻译项目完成之后的第二次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我们选取项目经理、一组译员和一组校对人员就他们各自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展示和说明.项目经理主要说明总结其技术分析过程,采用何种技术和分析方法,利用了哪些资源,进行了哪些资料查询来确定了术语表,以及如何确定人员配置等.翻译小组则侧重说明他们译文的产生过程:如何利用各种资源、使用翻译策略、技术工具、多方交流来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探讨小组内部出现分歧与错误的原因,采取何种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与分歧,如何获得外部支持,并说明最终决策的理由.校对小组则说明在校对过程中如何理解掌握原译的语言形式和意义、形式忠实的标准,说明其肯定和否定原译的原因,以及利用何种工具及渠道对译文进行进一步查询和验证,对存在分歧的地方通过何种方式与原译进行沟通,而最终确定了译文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各组的所有环节给予点评,指出其优点及不足,并集体讨论起不足之处并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决方式. 通过这种课前的准备和课堂展示与讨论,不仅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双语次能力、策略次能力和工具次能力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注意力转向了翻译过程、思维过程和决策过程,使他们在项目完成的同时,体会认识到自己运用的知识、采取的策略技巧和发挥的创造力,从而使所学知识得以内化.同时,这种方式的课堂展示和讨论也创设了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生生、师生互动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之在交流合作中不仅修改、充实、完善了译文,而且可以相互启发,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最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

3.4教学过程中的监控与评价

项目型翻译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采用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多元动态评估模式,学生成绩由项目译文质量、课堂讨论、课后自主学习跟踪(包括群发言情况、论坛登陆次数、网上获取资料和帮助的能力)、自我评介、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期末成绩等部分组成.笔者认为,监控和评价只是手段,不能成为学生的思想负担.因此,监控和评价的依据不仅仅是译文,而是包括整个项目完成的各个环节,是对各个项目的总体评价,这样监控和评价就不会对学生产生压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都得到了全面真实的展示.

3.5教师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学的整合对教师的个人信息素养及其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方式提出了双重要求.在此课程模式的设计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学习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自身特点有详尽的了解,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形成新型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交互式教学关系;

(2)收集教学信息、分析各种教学信息的优劣、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料及其呈现方式,以及教学策略和相应的教学环境;

(3)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各种网络链接接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异质性,对学生的信息及时做出回应,从而调整新的教学目标;

(4)提供信息资源支持,协助学生提高选择、判断、处理、利用、解释、评估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发现新的信息,寻找知识的链接,创造新的知识体系.

3.问题及启示

在构建本课程模式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问题一,由于高校压缩课时导致学生学习时间有限,学生除翻译课外还有很多其他主干课程,必然会产生时间上的冲突;其二,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差异很大,影响教学过程和效果;其三,对学生的课后监控困难,特别是小组内部任务完成情况的监控很难实现;而最重要的问题则是师资问题.根据上文提到的本模式建构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的作用,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师很难达到.没有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一切都是空谈.而且,教师在实施本课程模式过程中所付出的大量额外精力是无偿的,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在本课程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很多年轻教师中途放弃甚至不愿参加皆缘于此.因此,我们建议教育主管当局和各高校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加强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项目型翻译能力培养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托,以教学资源为多元、动态、开放的“文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估等方面入手,力图建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知识的融合与共享,以项目完成为基础的翻译技术和翻译能力培养并重的英汉笔译课程模式.该模式将翻译技术教学纳入翻译教学的整体规划之中,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展示、交互、模拟与远程通讯的新形式与翻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潜能,促进了翻译教学的范式变革,为信息化、个性化和创造性翻译人才的培养路径和翻译教学文化的丰富提供一定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