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学关照下文学重译的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32 浏览:156068

摘 要:在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中,重译现象十分普遍,一个文学作品多个译本出现的现象已不陌生.Pride and Prejudice是简奥斯汀创作的为中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和喜爱的一部小说,同时也颇得翻译研究者青睐.本文试以小说Pride and Prejudice及它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个案,从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角度深入探讨影响文学重译的因素.从而得出结论:文学重译是一种合理存在的现象,它是译者自身的理解和特定历史阶段相结合的一种动态阐释.

关 键 词 :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理解的历史性;文学重译;《傲慢与偏见》

0.引言

伽达默尔作为哲学阐释学的创始人,强调理解的普遍性并确立了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地位.他认为,翻译实质上就是译者与原文作者之间以原文为相似度检测进行的对话,是一种动态的阐释过程;任何翻译都是始于对原文的理解,译文就是理解的产物[1].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理论为文学重译现象的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1.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集中体现于其经典之作《真理与方法》中,他在此书中提出了 “理解的历史性”、“偏见”、“视域融合”等阐释学核心概念.

理解的历史性,“包括理解之前已存在的社会历史因素、理解对象的构成和由社会实践决定的价值观”[4].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作者的原意是隐藏在其作品之中的,看不见也摸不着,任何人都无法证明他对原作的理解是与作者的意思完全契合的.伽达默尔指出,理解者和理解对象都是历史的存在,文本的意义和理解者共同处于不断形成的过程之中,并将此过程历史称之为“效果历史”[5].

所谓“偏见”是指在理解的过程中,人们无法根据某种特定的客观立场,超越历史时空的现实境遇去对理解对象进行客观的理解[6]. 在文学作品的阐释过程中,对过去文本产生偏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偏见”可被看作是阐释者创造力的表现.

视域即视力所及的区域,也就是从某个特定的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伽达默尔认为,在理解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视域,即理解者的视域和文本的视域[1].理解者的视域是由他自身的历史文化境遇所赋予的.同时,理解者的视域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它是理解在时间中进行的场所,理解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使之与其它视域相交融[21].同样,原文本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视域.原文本视域和理解者的视域随着时空的变化、历史的变迁,会存在某种无法消除的差异.“视域融合”就是理解者的视域与原文本视域的融合.

2. 哲学阐释学与文学重译―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2.1 理解的历史性与文学重译

在文学翻译的实践过程中,由于自身经历、历史文化背景、美学价值品味等因素的不同,译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自己的偏见. 因此对于同一个文学作品,不同的译者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并创作出不同的译文.

《傲慢与偏见》这部著作,它深受我国读者与译者的青睐,先后被翻译研究者重译过数次,迄今为止已有十余种译本. 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50年代王科一先生和90年代孙致礼先生的译本.本文主要通过具体事例对这两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My dear Mr. Ben”, said his lady to him one day 等”

王译:有一天,班纳特太太对她的丈夫说:“我的好老爷...”

孙译:“亲爱的贝内特先生,”一天,贝内特太太对丈夫说道..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对于贝内特太太对他丈夫的称呼,两位译者的翻译都有所不同.王科一先生将它译成“我的好老爷”,这与他当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是相一致的.五十年代,女人的社会地位低,她们对于自己的丈夫表示出尊重,“老爷”一词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而孙致礼先生却将之直译成“亲爱的贝内特先生”,因为他的译文出现在90年代,那时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开放的国家,不需过多地考虑男女之间的尊卑关系.

2.2 视域融合与文学重译

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作为历史流传物,不可避免地含有作者及其自身的视域.文学作品和译者拥有各自的视域,不同时期的译者带着自己的视域去理解和翻译作品,达到与文本视域最大限度的融合.


例如:Mrs. Ben was prevented replying by the entrance of the footman with a note for Miss Ben.

王译:班纳特太太正要答话,不料一个小厮走了进来,拿来一封信给班纳特小姐.

孙译:贝内特太太刚要回答,不料一个男仆走了进来,给贝内特小姐拿来一封信.

王科一先生将“footman”一词译成“小厮”.“小厮”一词在古代的中国经常被使用,王科一先生在此选用“小厮”一词,也正是为了符合当时五十年代的历史背景.而孙致礼先生使用了更现代化的词语“男仆”,很显然也是为了符合九十年代的大环境,为了传达原文的异域特色,让中国读者了解外国文化.相比之后很容易看出,两个作者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带着自身不同的视域和偏见去理解作品,从而产生的译文就必然会有差异.

2.3 效果历史与文学重译

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观认为,任何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都是开放性的,其意义永远不可穷尽.任何一个译本,作为原文本历史与现在相联系的产物,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丰富了原文本的生命和活力.

对每一个译者而言,文本永远都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再完美的译本,也会因世道的变化而黯然失色,并由此被新的重译本所取代.

正因如此,许多文学名著先后出现多个版本的重译.本文研究的《傲慢与偏见》这部著作也不例外.随着历史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新科学的不断涌现、阐释方法的不断丰富,不同的译者对该文学著作做出了适应当时历史文化背景要求的各自不同的阐释,其译作也各具特色,各有所长.

结语:

翻译即解释,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力消除自己的偏见,与作者视域进行融合,从而更好地满足于目的语读者的要求.但是由于历史性的约束及译者自身条件的不同,译者视域与作者视域很难达到完全的重合.译者能做到的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解读和翻译原文,因此每个文学译本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正如文中所列举《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本,尽管彼此都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细微的差异和瑕疵,但它们很大程度上都与作者视域达到了融合的状态,并满足于当时目的语读者的要求,因此都可谓是很成功的译本.但不可否认,随着历史的变迁,它们也将不可避免地会被新的译本所替代.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