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援非经历:每月打一次摆子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351 浏览:106720

远离中国的非洲大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让我们感觉如此之近.去年7月,第23批中国医疗队从广州出发前往赤道几内亚(下称“赤几”),一位名叫陈灵芝的广外女孩是医疗队里的翻译.

刚到非洲时,陈灵芝几乎每个月都要得一次疟疾(俗称“打摆子”),一次突如其来的伤寒几乎要了她的命.年仅25岁的女孩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面对当初的选择,陈灵芝说:“我从未后悔来这里.”

陈灵芝是广东茂名人,2005年7月从广外西班牙语本科毕业.2005年底,陈灵芝在学校看到了广东省卫生厅招募自愿去赤几工作人员的消息.她报了名,2006年7月,她随同中国赴赤几23批医疗队前往赤几.

巴塔是赤几最大的城市,从广州来到这里最快也需要坐22个小时的飞机.在巴塔,陈灵芝开始了她完全陌生的非洲生活.

初到非洲

翻译工作忙得焦头烂额

刚到赤几那些日子,是陈灵芝最忙的时候.“医生们虽然在国内学了半年的西班牙语,但灵活运用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刚开始基本上到处都少不了翻译.我整天跑上跑下,跑出跑入,有时忙得焦头烂额,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累!”

陈灵芝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一有空就往巴塔医院的药房里跑.她常常帮着药剂师整理药,收钱、发药,遇到问题要帮医生翻译.陈灵芝还随手带着一本字典,翻查随时遇到的新药名.一段时间下来,她不仅学会了许多新词,而且常见病的药她都会抓了.“嘻嘻,我现在成了队里的半个药剂师了,有一次药剂师不在的时候,我还顶了半天班呢.”

在翻译的时候,陈灵芝偶尔也会遇到特别难译的词.“例如说一种病,比较少见,不知道怎么翻译,我就会请求医生给解释一下,病因是什么?在什么部位?现在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就这样解析给病人,他们就懂了.”

生理挑战

每个月得一次疟疾

赤几是一个疟疾高发的国家,下至贫民,上至总统都逃不过疟疾的肆虐.到赤几工作的中国人首先就是要面对疟疾的威胁.“这个国家气候潮湿温热,热带雨林覆盖面积极广,所以虫蚊也很多.疟疾主要是靠蚊子传播的.”

在国内的时候,陈灵芝一直都是外人眼中的健康女孩,从小到大她基本上没有过什么大病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一到赤几之后,她就成了中国医疗队里最早“打摆子”(打摆子是疟疾的俗称)的人之一.“有一天早晨头疼疼醒了,我预感到得了疟疾,因为头疼、发烧是疟疾的基本症状.后来药剂师给我拿了几颗止痛片,还打了两针才好.


到赤几后的头几个月,陈灵芝几乎每个月都要“打一次摆子”.

比疟疾更可怕的是伤寒,伤寒在国内是二级消化道传染病,如果在医院里被发现是24小时要上报并且隔离治疗的.但在赤几伤寒也是常见的疾病.

2006年8月份,陈灵芝在巴塔医院见到了第一例肠伤寒穿孔的病人.“这名病人被送到医院时已经休克,肚子鼓起,两眼突出.而且血压升不上去,一直没有办法开刀,最后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还是没有救活.”2006年11月,陈灵芝在巴塔医院目睹了第二例肠伤寒穿孔的病人的抢救过程,动过肠修补术之后,插胃管,手术部位引流管引流后,并且禁食了10多天,才渐渐好转.但陈灵芝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她自己也会感染上伤寒.

首次流泪

生病期间跟同学打顿生伤感

一天下午,陈灵芝陪同工作人员回来,体温升到了38度.

“当时我以为自己打摆子,吃了一点抗疟药,就躺在床上休息.怎么知道到了中午的时候,全身冷得发抖,盖了两张被子都不管用.到了晚上体温升到了39.5度,队长也蛮紧张的,赶紧叫麻醉师给我打了一支氨基比林.当时我们都没有想到是伤寒,因为我们食物算是干净,基本上没有机会感染伤寒.同时其他队员给我拿来了30%的酒精,让我擦拭额头,脖子后部,好像有一点效果,我便睡下了.但是半夜2点多醒来,我觉得自己好像被火烧着一样,一量体温:40.3℃.我真的很害怕,这么高的烧,会把人给烧傻的.后来队长叫人给我挂了两瓶环丙沙星和一瓶液体,差不多吊完的时候,烧也基本上退下来了.”

第二天检验师抽了陈灵芝的血化验:确诊伤寒.随后的一个星期,陈灵芝足足挂了一个星期的环丙沙星和药液,“手上扎得星星点点的全是针眼,真是凄凉.后来,我打给同学的时候,居然忍不住泪水,哭了起来.现在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在这段日子里,医疗队每一位队员都对我关怀备至,尽管身在异国他乡,但是亲人的关怀还是让我倍受感动.”

思念家乡

思乡是直揪心窝的感觉

今年2月份,陈灵芝有了人生中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过春节的经历.2月15日,她特意将小时背过的一首诗写在了自己的博客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以前老师讲这首诗的时候,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自己会懂,就是思乡,思念自己的亲人嘛.但是当自己在这里坐着,对着电脑屏幕,写着这些字的时候,才感觉得到思乡是一种深入骨髓,直揪心窝的感觉,特别是中国春节快到的时候.”

春节前,陈灵芝还特意给妈妈打了一个,问问家里准备过年的情况.“放下,突然间想到往年父母,兄弟姐妹和自己一起吃饭的桌面上就这样少了自己一个人,心情突然间有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沉重.”

“我是第一次离开家那么远,那么久,足足八个月了,在另外一块大陆上,只能隔着浩瀚的大西洋在想:家里面此时应该是灯火阑珊了吧.离家的感觉不好,离开祖国的感觉也不好.来到这块大陆上,虽然渐渐熟悉着这里的一切,但是再熟悉,心里还是有个归依,那是祖国,那是生我养我的家啊!”

精神寄托

每隔几天就给国内打

和国内打成为了她在非洲坚持工作的一种精神力量.“我会打问问家里的情况,还有父母的身体.最主要是聊天,问候一下,想到什么就跟他们说啊.跟家里面的人说话最主要是想知道父母好不好,然后告诉他们自己很好,让他们放心啊,就算自己病的时候也要说自己很好”.

来到非洲后一般队员们的体重都会下降,有时人甚至会下降10余斤.但在赤几生活了几个月后,陈灵芝反而长胖了3斤,“工作虽然有压力,但蛮开心的,而且我爱吃,也能睡.”

对于收入问题,陈灵芝表示并不高.她在赤几工作“每月工资450美金,然后加上艰苦地区补助,一个月收入共约有1000美元.“到非洲不同国家援助的医疗队的艰苦补助不同.”陈灵芝说.

陈灵芝说:“实际上,在工作期间,这1000美元是拿不到的,合同签了两年,回国之后才能拿到这笔钱.”不过她也表示,“收入多少无所谓,我们所有西班牙语系毕业的学生都是高收入群体,做一天翻译至少100美元.单单做翻译这一项都比其他人收入高很多.有的人做翻译,一个月可以拿一万多元,不过单做翻译不稳定.”

陈灵芝在当地的零花钱很少,每个月从工资里扣100美元当生活费.好在当地也没什么东西可写的,否则这笔钱肯定不够用.

文化冲突

学会自己默默承受

由于面临着一些文化上的冲突,作为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生活在异国他乡,难免会有一些不习惯的事情,但每次陈灵芝都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有时候个别当地的黑人会对你说,喜欢你,或者想跟你如何如何.这种表达方式有些人接受不了,但我想这是当地的文化,就当是开玩笑了.”陈灵芝说.

陈灵芝告诉记者,在给西班牙朋友做翻译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不会把这些带有性字眼的东西当作性骚扰.“如果说动手动脚的话,那就真的是骚扰啊.但这种事情还没有发生过.”

因为都是学西班牙语出身的,这种文化陈灵芝很早就接触过,只是性格的开放程度不同而已.“没有必要去跟人家的文化过不去啊,我们也该懂得入乡随俗啊.但只要是在尺度之内都还可以接受.”陈灵芝说.

对于今后还想着去非洲当志愿者的人来说.陈灵芝给了一个建议,“来了非洲就来了,不要想着中途回去.在家里有太多人可以替你分担,但在这里,要学会自己默默承受.只有心态摆正了,日子才会更好过,快乐是自己给自己的.”

(聂颜荐自《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