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摭

更新时间:2024-01-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423 浏览:56049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应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相比现代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一些,感悟能力要弱一些.基于此,长期以来,老师教学总怕学生不能理解,希望面面俱到,把文言文教成古汉语,将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的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学生成了笔记、背诵的机器;或者脱离基础,老师大讲特讲其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学生虽听得津津有味,但合上书本,又觉似无所获.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了语文教研的热门话题.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教法僵化,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介绍作者、时代背景——逐词逐句串讲——作内容分析,教师基本上是独霸课堂;二是目标单一,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学生成了被动笔记、背诵的工具;三是“从本到本”,缺少“迁移”.教学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学生不能举一反三.为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熟读、背诵”一些文言文的篇章和段落,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规定体现了中学文言文的根本要求.规定的科学性在于要求初中作为积累感性材料的阶段,通过大量的熟读和背诵,熟悉各种文言文的语言现象,丰富古代汉语知识,积累词汇和句式知识,培养语感,而在这一坚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反复实践,逐渐形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以上要求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基本上都是只接触到古诗,突然接触到较多比较深厚的文言文,难免产生畏难的心理,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们明白,文言文的学习目标并非高不可攀,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应该消除畏难心理,树立信心,切实提高对文言文的认识和了解,明确文言文的学习目标和价值而努力学习文言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大力抓紧学生的熟读和背诵,宜多运用串讲法,引导学生融会贯通.所谓串讲法,就是从文章整体着眼,注重字词句,串通各段直至全文文意.从前传统的串讲法多是教师读、讲、串,剖析字词,断句和翻译,要求学生勤作笔记,然后训练回讲、翻译、背诵,现在讲究自主学习,我们宜多在要求学生完成字词预习任务的基础上,分析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发现和总结它们的应用规律和句段环境,重视启发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把串讲法和其它教学方法结合运用,或根据课文实际,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多串一串.我们可以把一个招式拆成不同的组合拳,鼓励和勾起学生的学习,让他们觉得学有所得是最好的教学效果了.

学生的主体性要求过去一直没有摆上突前的位置,而在目前越来越得到重视、倡导和培养,因此今后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等素质,破去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良因素,让学生逐渐地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学生能够理解掌握的、有较清楚注释的,比如年号、地名、人名、某些特有词汇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识记或讨论,有争议和无法确定的,教师再予以指导、排除疑难.

学习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以及一些文言文常识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而掌握一字一词是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必须以词汇为中心来组织文言文的教与学.学生学习文言文困难与否,常常取决于词义的讲析,词义讲析得好,那么断句、翻译等任务就可以进行得较为顺利.所以,在文言文教与学过程中,讲解剖析要求准确简明,翻译断句要求深入浅出.要清楚讲析文言文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以下三个方面做得好,效果很突显:


1.一词多义时,明确本义,选准义项

任何一篇文言文中的字词,都要首先确定它的时代环境和在历史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本义,从而对语句作出合理的释义.文言文中一个字都基本可以看作一个词,而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比如“乐”通“悦”、“见”通“现”等通检测字现象,又如:“亡”可释为逃跑、丢失、死亡等义,又比如“之”在文言文中则有六个以上的释义和用法交替使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明确本义、选准义项的能力.

2.注意比较分析古今异义

分清文言文字词古今异义是掌握古代汉语的核心.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明确古今词义相同和不同之处,要克服望文生义的毛病.“江”在古代专指长江,“河”在古代所指黄河,有时指淮河,现在“江”“河”泛指一切河流;“臭”在古代有“其臭如兰”指的是香气而不是如今的臭气;“牺牲”古义是祭祀用的牲畜,现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利益;“卑鄙”古时是中性词,指身分低微,现在变为贬义词.如此种种,要注意比较分析古今意义的不同.

要避免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误会为双音词.如“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子女,今义是男子的配偶,是两个单音词;“衣裳”古义是上衣和下裳,今义则是泛指衣服了.尽量把文言文中的一个字都看作一个词,这样比较容易防止望文生义和一知半解.

3.把握文言文用词与行文特点

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用词和行文特点,放眼整体立意,重视局部结构与内容上的联系.刘禹锡《陋室铭》,立意高远,以“德馨”统摄全文,居满布青苔杂草之地却能托名山灵水,借君子鸿儒以表心志,颇为难得;周敦颐《爱莲说》,以他人之爱反衬自己之爱,以陶潜爱菊之孤逸,世人爱牡丹之俗气,映衬莲花之圣洁,寄托自己用心修养为成君子的理想.教学中,把握整体行文立意,再对字里行间的词义语意进行揣摩,则全文主旨毕现.

新课标要求学生“用摘录和做卡片的方式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检测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并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策略,都应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