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15 浏览:9974

年级:七年级(上) 学科:语文 主备人:丁永杰 日期:2013-10-24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识记注释中的内容并过关.

2.能翻译全文.

3.领悟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典型化描写的手法.

4.理清本文精妙的写作思路,欣赏优美流畅的语言.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4.

课时划分:2课时.

自主学习过程:

一、基础过关检查题

1.给生字注音.

瞿( ) 巫( ) 阙( ) 嶂( ) 曦( )

襄( ) 溯( ) 湍( ) 漱( )

2.解释词语.

沿溯阻绝( ) 不以疾也( ) 素湍绿潭( )

晴初霜旦( ) 哀转久绝( )

3.翻译.

自非亭分:__________.乘奔御风:__________.

素湍绿潭:__________.清荣峻茂:__________.

二、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作者_____,_____(朝代)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把课文熟读成诵并理解填空

这篇写景散文的写作顺序是:按照景物分,作者是先写_____,后写_____;按季节分,作者先写夏,再写春冬,最后写_____.总体看来,作者是将_____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的,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写山势,第二段写_____,第三段写_____之景,第四段写“_____”的气势.描写高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山势高耸的句子是_____,又以_____,加以映衬山势之高耸,而且极尽夸张之妙.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_____,写水之盛;_____,写水之速.不仅如此,作者还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来烘托,更加写出水之盛与水之速.这样的描写,生动而神妙,以至触动了大诗人李白的灵感,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朽诗篇.

课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怀,也使读者从中受益.

抓住_____来写是这篇课文的最主要的写作特点.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因此突出其山水,是不言而喻.但山水中有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其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

手法.

(作者单位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玉章高级中学)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