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部队”给力

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836 浏览:92341

始于“求援借人”

上影译制事业创业之初,人手极为匮乏,当时上影不多的专业演员全部集中于故事片生产,只得通过社会招收专业及业余话剧演员以及文艺青年加以培训来解决,翻译片组承接第一部译制片《团的儿子》(即《小英雄》)时,只有姚念贻,张同凝.陈松筠三名女配音演员.该片描写少年凡尼亚在家人被德国法西斯匪徒杀害后决心报仇,一次次协助苏联红军打击敌人的故事.片中的戏份集中于小主人公身上,几个成人角色的作用也很重要,因译制时间紧迫,无法临时再从外边,组长陈叙一当机立断,一边指派姚念贻、张同凝变化发音方式,分别为凡尼亚及另一个红军小战士配音,首创翻译片组女演员为男少年角色配音先例,一边向上影演员组求援借人,搬来了陈天国.温锡莹等“救兵”,协助担当几个正反男角的配音,开了动用“兄弟部队”参与译制的先河.

紧接着译制第二部苏联传记片《巴甫洛夫》.又“惜”来高博为主人公配音.高博是个有心人,在做准备时看到《东影通讯》上有篇文章,记述苏联一位导演认为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做翻译片工作,应当使之中国化,语气及声音表演更靠近中国民族形式,于是就尝试按照这种方式去做.但很快感到对白、语气装不进画面上的人物中去,由此琢磨自己的配音“是翻译工作还是改编工作”,经过思考觉得应当让观众像看一篇翻译小说似的保持着原著的精神,否则形象上是外国人,语气却是中国人的,甚至说着土话,一定有滑稽之感,特别是像《巴甫洛夫》这种名人传记片,于是他大胆地在语气、虚字上,保持着洋化的表演声音.同时,他又针对配录中出现的拼命注意发音与画面上口型的准确,眼睛睁大全身紧张,几乎像念书似的追口型,声音的发挥很不自然的状况,通过深思苦虑,感悟出最要紧的还是应当让声音的表现,传达出角色真实的情感,然后才是口型的准确.就在这样的逐步摸索之中,成功地完成了配音工作,积累起参与译制的经验.

译制第三部苏联故事片《乡村女教师》,翻译片组特意请来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台词配音.抗战期间名列影剧界“四大名旦”之首,此时已进入上影并主演了《女司机》的舒绣文担任主配.因该片获得斯大林电影一等奖,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都胜于《团的儿子》和《巴甫洛夫》,尤其是女主角瓦尔瓦拉的塑造极为感人,从含情脉脉的少女到皤然老妇,几十年中忧患频遭艰辛备历,感情复杂变化很大,既缠绵悱恻又激昂慷慨,既庄严肃穆又温柔慈爱,需要高水平为之配音.

已是赫赫有名的舒绣文慨然应承,而且以极为勤奋严谨的态度倾力投入,很快掌握初涉译制片皆成难关的对口型要领,并以其丰富表演经验,达到与原片人物融为一体的境界.剧中瓦尔瓦拉带着学生应考时朗诵的一首诗,译文近似直译缺乏诗意,导演曾想改写但又碍于口型,不敢贸然动笔,还是在舒绣文鼓励并参与下作了修改,影片放映后得到中学生喜爱广为流传.

舒绣文援手加盟,不仅确保了该片译制配音的高质量完成,而且起到了带动新手的作用.当时还是翻译片组刚招收进来的学员、后来成为配音大家的苏秀曾回顾说:“我在录音棚中看她录音,感觉她并没有声嘶力竭地叫喊,可是全片鉴定的时候,却觉得她的感情特别到位,又有力度,让我领略了什么叫‘举重若轻’,也让我明白了,感情不到位,不能以喊叫代替.”

名导亲自上阵

舒绣文加盟令《乡村女教师》译制大为增色,使翻译片组更为倚重上影方面的支持,遇到重要译制任务,便沿用“配大片请大腕”的做法,一些著名导演、演员,相继客串于译配工作.

首先是1953年初《演员的艺术》一片的译制,此系苏联戏剧艺术教学片,是为纪念苏联著名表演艺术家塔尔哈诺夫而摄制的,其一生创造了许多颇具影响的艺术形象,对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尤有特殊钻研,用斯氏理论指导创作实践,培养了苏联一代青年戏剧工作者.当时正值我国影剧界掀起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的,电影局将该片列为重要参照而下达译制,翻译片组全力以赴,组长陈叙一亲任总负责,特意通过上影调来刚完成《南征北战》拍摄、正在洽淮工地进行锻炼的资深名导汤晓丹出任译制导演,还借来高博,林彬.韩非等担任主要配音,连同翻译片组的配音骨干,组成很有实力的译制阵容.

汤晓丹认真观看原片后.感到译配难度不小.全片由塔尔哈诺夫在《热心》《死魂灵》《面包房》三个短剧中塑造的角色及教学情况组成,既有理论分析,又有艺术例证,对导演要求极高.必须系统弄清斯氏体系的基本理论以及对苏联戏剧创作的影响,为此,他仔细阅读了斯氏著作并作了详细笔记,又尽力熟悉过去知之不多的塔尔哈诺夫艺术生涯,因相关资料缺乏,只能借助原片加以琢磨.

在两位翻译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将俄语对白台本译成中文后,汤晓丹立即率领摄制组投入案头、对词、排练等一系列准备之中.实践使他深感担任译制导演并不比执导故事片轻松.因为原片中人物形象已成功展现于银幕之上,配音演员惟有通过声音诉诸观众听觉加以体现,而其表达又受到口型的限制,如何保证译配的精确性、艺术性很不容易.尽管对片中三个短剧中的每一个艺术形象,从年龄身份到性格、遭遇,以及每句对白的含义、语气,感情乃至音量,都按照台本作了透彻把握和认真推敲,但在进行实录时.仍不时被“卡”住而停下.问题就在于原来对过的词,对照原片感到分寸不尽吻合甚或存在矛盾.每遇到这种情况,他都不厌其烦地查对原善、推敲台本,比照原本、字斟句酌,认真而仔细地加以修改,尽可能达到切合原片中人物感情的发展和人物关系的变化,而且演员配起音来也感到自然流畅、顺口顺心.让观众不但能听懂,并能会意.

经过这样反复“打磨”,该片历时4个月完成译制送到北京,时任电影局副局长陈荒煤亲自审看通过,并专门建议正齐集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练话剧《屈原》的京沪著名影剧演员都看一看.

“大腕”再度出动

继而是1954年承译的又一部苏联获奖影片《收获》,原名《瓦西里·波尔特尼科夫的归来》,描写卫国战争中误传阵亡实为负伤的瓦西里返乡当上农庄主席的曲折经历,其中交织与妻子关系由疏离到融洽的演变,主创均为苏联著名艺术家,导演就是赫赫有名的普多夫金,因而翻译片组作为重点片对待,特意约请赵丹担任译制导演,并请来石挥、秦怡分别为男女主角配音. 赵丹,石挥欣然应邀跃跃欲试,秦怡则不太自信有所犹豫,因其觉得自己是南方人,普通话不太标准,而且音色也不好,并不具备配音的条件,但一再听到介绍这部影片非常精彩,赵丹也坚持她与石挥搭档配音很为适宜,决定尝试一下.后来秦怡才知道此次译配人选安排,乃是因循已成惯例的“配大片请大腕”,既然原片主角是苏联很有名的演员,配音的中国演员也要有名,同时也含有人物形象的因素,片中女主角已近中年,而且显得丰满,与秦怡年龄、体形相符,而男主角瓦西里长相并不很好,但戏出色,自然就想到了石挥.

这几位“大腕”虽然长期活跃于舞台和银幕,但为外国电影配音还是第一次,来到翻译片组感到陌生而新奇,工作起来格外用心.赵丹的导演案头准备就很充分,原片反复看了很多次,然后和石挥、秦怡等一起详尽讨论各个人物如何塑造,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最为合适,强调配音虽是艺术再创造,但不能脱离原片,甚至于哈一口气也要和原片一样.

尽管这一要求在后来的配录过程中一再重申,但演员由于习惯了“演戏”,现场往往掌握不住.片中瓦西里得知所误解的妻子其实一直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带着自责、自嘲的口吻说道:“我是谁啊,我是谁啊!”石挥在配录时一激动,身体也跟着动了起来,结果触碰到了面前的话筒,处于导演位置的赵丹只好赶紧喊停,提醒配音只有情绪上、声音上的起伏,身体可要管住,动作太大了,就成演戏了,而这也是配音和演戏的不同之处.秦怡为使自己的配音切合—直向往美好生活并为之奋斗的女主角阿芙多蒂亚外柔内刚的性格特征,也下了不少功夫.

《收获》译成上映后,颇为文学翻译界人士认可.当时在全总国际部编译处工作的著名翻译家郑安娜,就曾托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丈夫冯亦代转告秦怡,认为“这部片子翻得好极了,简直就像是苏联人说中国话.”然而,译制片同行却有异议,秦怡在电影局开会就听陈荒煤说,长影有配音专家写了篇文章,把《收获》的配音批得体无完肤,特别是对石挥批得很厉害.她专门找来公开发表于《光明日报》的这篇题为《从<收获>影片的译制工作谈起》的文章认真看了,面对褒贬不一的反应,秦怡感到困惑:“一个把我们批得很厉害,一个却说好极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并存.说明一些问题有待商榷.”但她还是对陈荒煤表示:“这个批评可以让我们很好地去研究改进,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受过配音的训练,本来就是新手批评没有关系.”

众星各显神通

尽管出现对《收获》译制的批评.上影导演、演员对译制工作的增援并未止步.翻译片组认为,译制片作为新兴艺术实践处于摸索前进阶段,有点失败的教训不足为怪,同时也已积累了一定成功经验.况且译配力量短缺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虽然已陆续补充了一些人员,仍处“青黄不接”缺茬阶段.而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译制片源也呈不断扩大之势,仍需经常借助上影普通话纯正并具有表演经验的故事片演员予以协助.

上世纪整个五十年代,苏联影片曾占译制片很大比重,诸多经典形象乃至台词至今仍让观众记忆犹新.在同属世界影坛早期领袖人物传记经典大片,与东影所译《列宁在十月》齐名.但影响更为广泛的《列宁在1918》中,主要角色的配音几乎都由上影演员担当,列宁、斯大林、捷尔任斯基.瓦西里、马特维耶夫等,分别由张伐、冯吉吉、孙道临、李农、张雁配饰.片中最有名的对白,是高大威猛的瓦西里安抚饥肠辘辘的妻子所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曾成为中国人用于鼓励别人与自我排遣的口头禅,就出自在银幕上一向扮演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李农之口.而张伐通过深沉、刚健、并带有鼓动性的激昂之声,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一代伟人列宁的雄才大略与坦诚真挚,在工厂群众大会上的演讲配音尤为精彩出色,浑厚高昂、铿锵有力,与影片的革命史诗风格十分匹配.

另外一部堪为经典的苏联影片《牛虻》,是根据著名女作家伏尼契同名小说改编,由当时的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摄制,曾被授予苏联最高荣誉列宁勋章,通过牛虻充满传奇色彩的斗争历程,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斗争,揭露天主教教会的虚伪、反动.该片在五十年代的中国影响极大,被誉为一代青年的精神食粮,与译配精彩有很大关系.译制导演是从上影借来的叶明,主要角色的配音亦由上影的卫禹平、上官云珠、程之担当.为主人公牛虻(即亚瑟)配音的卫禹平,此前就曾涉足译制片配音,其声音洪亮、富有力度,擅长配饰英雄人物.女主角琼玛的配音者是著名女星上官云珠,她充分发挥作为演技派艺术家所固有的宽广戏路,将真挚自然、恰如其分的表演特色运用于配音处理之中,集开朗烂漫与娴静端庄于一体.程之为揭示所配蒙泰里尼神父对自己的私生子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及虚伪的感情,通过不同情境下口吻、声调、语速等各异处置,把红衣主教的明暗心理与无奈感情刻画得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强烈印象.

译配杰作迭出

从1954年开始,西方国家的一些影片,特别是流派、风格不同的作品,开始有选择地经过精心译制登上我国银幕,第一部就是上影译制片组承制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描写一个失业工人为了寻找丢失的自行车,到处辛苦奔波但一无所获,最后为保住工作解决必备交通工具而起偷车念头遭受凌辱.为其配音的就是上影能演各类角色的李纬,其声音虽不很漂亮,但凭藉长期影剧实践练就有“银幕千面人”之誉的精湛演技,把人物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心路历程,揭示得贴切诚挚、丝丝人扣.

法国经典喜剧片《勇士的奇遇》(原名《郁金香芳芳》),则是另种类型的代表.影片颂扬一个名叫“郁金香芳芳”的民间英雄,为保护善良的人民而出生入死、赴汤蹈火,同时讽刺18世纪法国封建王朝及其将军们的荒淫无耻、庸俗低能.为主人公芳芳配音的著名喜剧演员韩非,以其夸张有度、谐而不俗的表演风格,准确而生动地再现了人物风流倜傥、活泼洒脱的性格特点,为女主角军曹之女阿德琳配音的宏霞多年后回忆仍慨叹,韩非的配音“非常自然、松弛,像小河的流水一样流畅”,中国观众由此认识了英俊灵动、俏皮可爱的法兰西浪漫骑士芳芳及其饰演者钱拉·菲力浦,这位享誉国际影坛的巨星遂有来华之行.


同期还有一部被称为杰作的译制片,就是根据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悲剧《哈姆雷特》改编的《王子复仇记》.其时上影“当家小生”孙道临领衔参与译制,他自身文化和艺术修养极高,能直接用英语说话和阅读,一直坚持嗓音练习,台词功夫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仅与译制导演陈叙一共同润色翻译台本,而且为主人公哈姆雷特的配音发挥极为出色,以淳厚的音质、清晰的吐字、丰富的感情,与英国著名影星劳伦斯·奥立佛的潇洒、俊逸、高贵的表演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使哈姆雷特性格复杂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银幕形象得到完美展现.片中大量声情并茂、铿锵激越的独白、对白,精彩纷呈、荡人心魄,打动无数中国观众,令行内高山仰止.如哈姆雷特见到鬼魂后的自语,孙道临为表现特定情境之中的悲悯激愤之状,不仅语调急遽加快,而且音调迅速上升,以高八度强音呼喊出“我发誓”,显示了其语言技巧的高超和控制力量的强大,成为演艺界专业训练的经典范例.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