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合众国”译名的由来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20 浏览:21184

美国的国名英文是“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the United States或America,缩写:USA或US),其正式中文译名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这个译名是在1913年才确定下来的;在此之前,由于中美两国在语言、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差异,以及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导致在翻译美国的国名时,竟然出现了十多种中文译名.那么,这些译名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在1602年刊行的 《坤舆万国全图》中给美洲(America)起了一个中文名“亚墨利加”.1776年美国独立之后,“亚墨利加国”就成为美国的中文译名.一些雄心勃勃的美国商人开始尝试与中国进行通商;他们于1784年把商船开到了广州,给中国人带去美国的产品以及关于美国的信息.广州人此前还不大了解这个新国家,但对它的国旗却留下了初步的印象.因为旗上有许多星星、多道条纹、红蓝白三种颜色,看起来较为花俏,故他们把美国的星条旗称为“花旗”,把美国称为“花旗国”,把美国的人参称为“花旗参”,甚至把美国的商人称为“花旗商”.由于美商当时不懂中文,他们聘用的译员也不了解美国,所以美国的国名最初通过译员传达给中国时,留下的记录是“咪唎坚国”.这显然仅是对“America”的音译,完全忽略了“United States”这部分.


无独有偶,1820年曾随葡萄牙商船游历欧美的广东人谢清高将其海外见闻由同乡杨炳南录成《海录》一书,其中提到一个“咩哩干国”,“海中孤岛也.疆域稍狭,原为英吉利所分封,今自为一国.风俗与英吉利同,即来广东之花旗也.”这个“咩哩干国”就是美国,“咩哩干”就是“America”的音译,也省略了“United States”这部分的翻译.

19世纪初,西方传教士陆续来中国传教.在向中国人传教的同时,他们还介绍了不少关于西方国家的地理和历史知识,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关于美国的信息.例如,1821年英国传教士米怜(William Milne)在其创办的中文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对美国的情况作了介绍,并称美国为“花旗国”.德国传教士郭士立(Karl Gützlaff)在其1833年至1838年编纂的中文刊物《东西洋每月统纪传》中,曾介绍过美国的政治制度.不过,与米怜不同的是,郭士立将美国称为“亚美利加兼合国”,这是人们见到的最早对“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全译.

战争前夕,钦差大臣林则徐为“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制驭准备之方”,组织译员翻译有关西方国家的资料.在这些译作中,有一部《四洲志》,是梁进德等人根据英国人慕瑞(Hugh Murray)1836年在伦敦出版的《地理大全》(The Encyclopedia of Geography)摘译而成,它对近代中国“了解世界”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书中将美国称为“弥利坚国,即育奈士迭国”,这显然是对“America”和“United States”的音译.译者梁进德即梁植,是中国第一个基督教华人传教士梁发的儿子.1830年,年仅10岁的梁植被父亲介绍给第一个来华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Bridgman)学习英文.

裨治文于1838年以中文编著《美理哥国志略》一书,目的是让更多华人了解美国的概况.但在翻译美国国名时,他似乎拿不定主意,以致书中出现了“美理哥国”、“美理哥合省国”、“美理哥兼摄邦国”等多种译法.1844年,裨治文重新修订该书,改名为《亚美利格合省国志略》并在香港出版.同年,裨治文受聘为美国使团秘书兼译员,参与了中美《望厦条约》的订立工作.在订约之前,美国公使顾盛(Caleb Cushing)考虑到中国人对于美国的情况缺乏了解,不利于谈判,于是写了一篇介绍美国的文章,由裨治文译成中文,散发给中国官员和其他人士;裨治文将文题译为《亚美理驾会邦国纪略》.而顾盛递交给钦差大臣耆英的汉字国书中,美国的国名又被裨治文等人译为“亚美理驾合众国”.在短短五六年中,裨治文就制造了五六种美国国名的译法,他的中文水平不免令人生疑.虽然在《望厦条约》之后,“亚美理驾合众国”成为清朝文件中对美国的正式称呼,但裨治文本人似乎并不喜欢这种译法.1861年,裨治文再次修订了他于1838年出版的《美理哥国志略》,改订为《大美联邦志略》,由上海墨海书馆出版发行.书中将“United States”统统译为“联邦”,而将“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译为“大美联邦”.直至裨治文1861年在上海病逝,他也终未能为世人留下让人信服的美国国名的中文译名.

1844年,文学家梁廷枏在裨治文《亚美利格合省国志略》的基础上著成《合省国说》,书中虽然将美国称为“合省国”,但认为沿用广东人的习称“米利坚国”更为合适.“粤人呼曰米利坚,是误以洲名其国矣.核其来市在合省国之先一年,时洲名久定,意其人初来自述,止举洲名,而未及细听,粤人因以呼之,相沿不改耳.”1848年,名臣兼学者徐继畲在其《瀛寰志略》中将美国国名译为“米利坚合众国”,这与当时流行的花旗国、育奈士迭国、美理哥合省国等相比,已经非常接近现在的“美利坚合众国”的规范译名了.同时他也指出造成外文一词多译现象的原因,“外国地名最难辨识,十人译之而十异,一人译之而前后或异.盖外国同音者无两字,而中国则同音者或数十字;外国有两字合音、三字合音,而中国无此种字.故以汉字书番语,其不能吻合者,本居十之七八,而泰西人学汉文者,皆居粤东.粤东土语本非汉字正音,展转淆讹,遂至不可辨识”.

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并没有使用“亚美理驾合众国”国名,而是“大亚美理驾合众国”.《天津条约》的序言中第一句就是:“兹中华大清国与大亚美理驾合众国因欲固存坚久真诚友谊,明定公正确实规法,修订友睦条约及太平和好贸易章程,以为两国日后遵守成规,为此美举.”也就是说“亚墨利加”正式变成了“大亚美理驾”,其中的“为此美举”的“美”意,耐人寻味.由于“亚” 字有“较差” 和“次一等”的含义,到了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时候,“大亚美理驾”的“亚”字人间蒸发,“大亚美理驾”悄然简化为了“大美国”,与“大满清”工整对仗.此后,当“大满清”寿终正寝之后,“大美国”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美国”.

从洋务运动开始,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一些旨在培养译员的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如京师同文馆等)陆续成立,清政府也开始选派学童赴美留学,国人的英文水平明显进步,对美国的了解也日益深入.特别是在清末民初,革命风潮盛极一时,志在救亡图存的爱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其中就有不少是介绍美国独立革命的作品,如译书汇编社1902年出版的《美国独立史》和作新社1904 年出版的《美国独立战史》等.当时革命口号之一就是“要学那,美利坚,离英独立”.随着这些政治宣传的深入人心,“美国”、“美利坚合众国”逐渐成为美国国名的固定译法.

值得一提,清末理学家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可“美”的?中国什么事情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清国军队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的?由此可见当时一些文人夜郎自大和迂腐落后.

在辛亥革命之后,随着清王朝的覆灭,那些对美国国名的许多旧译法也被弃置不用.1913年,中美建交,在外交文件中,民国政府没有沿用清朝的“亚美理驾合众国”一词,而代之以“美利坚合众国”的新译法.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和民间都沿用了民国时期关于美国国名的译法,只是在书写上将其由繁体字更换为简体字.从此,人们都用“美利坚合众国”作为“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的正式中文译名,并将其简称为“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