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改革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004 浏览:97313

摘 要 :实践教育对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西安翻译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探讨实践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并围绕新体系的实施提出需要关注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体系 实施要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56

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众多新建本科院校与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西安翻译学院教学工作围绕“多途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开展各种讨论和教学改革尝试.其中,大家一致认为实践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三项主要内容.做好实践育人工作,意义重大.

1.实践教育的现状和困扰

在西安翻译学院2012年教学工作会议讨论期间,各二级院、部和校外实训单位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育人质量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和深入分析,并找出了加强实践教育所面临的一些普遍存在且有共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1 观念问题

“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仍长期存在,一些教师认为理论课程比实践课程省心、容易组织,而课外活动比课堂活动更花精力;课程中安排的实践课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被理论课所代替,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大大缩水.

1.2 教师能力水平和生源素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多是年龄偏大的退休教师或刚刚毕业的年轻研究生.老同志因精力和身体的原因,投入实践教学的时间较少;而年轻教师因缺少行业背景、一线经验,自身专业实践不足,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能力有待提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各地的高考分数线逐年下降,新建本科院校生源质量下滑,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缺少应对困难和新环境的心理准备和训练,在实践过程中问题不断.

1.3 实习资源的有限和学生的诚信缺失

在经济利益为首位的今天,企业接纳学生进行短期集中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文科专业实习,能提供较多岗位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很大程度影响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一些已参加实习的学生视承诺(协议)为无物,中途以各种理由要求退出实习,让学校和单位头疼不已.

1.4 评价激励机制、经费和安全等问题的困扰

民办院校相比公办院校缺少实践教育经费支持;对实践教育的质量评估和教师评价制度还流于形式;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责任等问题都限制了高校实践育人活动的开展.

根据教学工作会议总结出的问题,引起我们对现阶段学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2.紧扣人才培养方案,深挖实践教育内涵,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2.1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根据西安翻译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时,就要着力体现(创新)思维的开放性、知识的应用性、能力的复合型、素质的综合性,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得到提高.学院通过营造独立思考的良好环境,紧抓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将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贯穿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在注重“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情景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的同时,坚持理论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以及学科、文体竞赛、军训活动,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2.2 创建新时期实践教学体系,明确落实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原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教授讲:“实践教育是现代教育与育人理念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实现方式;实践教育使学生不仅从课堂,而且从丰富的社会中获得知识,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社会及人生意义;实践教育通过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过程,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最终转化为人的能力、智慧和创新的精神与气质.”结合顾秉林教授对实践教育的理解,在设置实践教学新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了学生知识、能力、创新意识、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构建出较科学的多维度的教育体系.该体系由4种实践类型,2~4级实践层次,20多种实践方式和实践教育评价、质量监控体系交叉构成.

3.实践教学新体系实施过程应抓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在充分发掘校内资源基础上深化实践教学方式改革

第一,充分利用院内实验、实训(室)条件,从提高学生实验(训)技能入手,构建从基础验证型、综合型到创新设计型的实验体系,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作风和敢于创新的能力,重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和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另外,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扩大实验室开放范围,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和模拟创业活动.

第二,做好实践教学“三个结合”,即课内、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验(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专业内实践与专业外社会实践相结合.

3.2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激励机制

第一,通过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各类规章制度,保证各实践环节的顺利实施,认真落实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从实验、实训、实习、开放实验室、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六个环节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流程,精细化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第二,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和教师参与实践教育的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科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如对学生的考核,可以将原有单一的考试评价逐渐改为综合评价,增加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的设置,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情感.在教师的工作评价激励方面,首先要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充分肯定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在实践教育工作中的贡献.其次,让理论课教师到实验室轮岗,并明确岗位职责,充分肯定从事实验教学教师和理论课教师的同等重要性.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职称评定过程中,对在实践教育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优先考虑.最后,对于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学科竞赛中投入精力、指导认真、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要订立合理可行的评价方法,并予以表彰奖励. 3.3 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为提高实验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学院采取“引培并举”的措施,一方面,面向社会公开引进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创新创业成果突出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在校内实施“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含实践教师)计划”,通过传、帮、带,让教师外出挂职、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研究,积极参与省、市相关课题项目和重点工程实践等形式,不断提高实践教育水平.并通过职称评定、绩效奖励、经费投入等手段稳定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3.4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根据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订单教育,工学交替,合作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创新培训基地等形式与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这些合作育人项目不仅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提供重要阵地,而且为专业教师接触行业实践提供了机会.同时,合作单位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能一定程度地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此外,学院还积极联系建设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驻军部队、社会怎么写作机构等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倡导和支持学生参加军事素养锻炼、生产劳动、志愿怎么写作和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参加勤工助学,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发明活动.

4.结束语

由于学科特点不同,各个高校不可能在实践教学上采取同一方案,应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自主性,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模式、体系构建、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尤其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这样才能得到有效检验,才能知道我们培养的是否是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