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涉文本:庞德诗歌中的“中国诗”

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65 浏览:20607

摘 要:庞德改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和模仿中国古诗创作的自由体诗,一般被英美评论界称为“中国式的诗”,可以说这些诗与中国古诗形成了一种“互涉文本”.本文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对庞德的“中国诗”中的“互文”现象进行探讨和解读.

关 键 词 :互文性 互涉文本 庞德 意象派诗歌

埃兹拉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领军人物,他所倡导的意象派诗歌运动开英美现代诗歌之先河.面对20世纪初英美诗坛无病式的后期浪漫主义诗风,庞德和英国诗人休姆等人极力反对,他们提出要改革传统的诗歌创作方式,要“创作硬朗、清晰而不模糊、含混的诗”.

就在意象派酝酿产生的时期,中国古典诗歌也随着东西方政治、经济的频繁往来及学者的互访交流漂洋过海,传到了大洋彼岸.庞德曾称赞中国古典诗歌“是一个宝库,今后一个世纪将从中寻找推动力”.庞德等意象派诗人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庞德的译诗和仿中国诗,即英美诗坛所谓的“中国诗”,掀起英美文学界对中国文化持久不衰的热情,他本人亦被TS艾略特冠以“中国诗的发明者”.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来看,庞德的“中国诗”就是中国古诗的一种“互涉文本”,本文试着运用互文性理论,对庞德的“中国诗”与中国古诗之间的“互文”现象进行探讨和解读.

一、互文性理论概述

互文性,也称为文本兼性,文本互涉,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她认为:没有一个文本是初始的、独创的,任何文本都依赖于先前存在的文本和释义的规范,都是对其他文本之吸收和转化.在《符号学》中,她指出:“一首诗的所指总是以其它的话语为参照(或与它们相关),因此在任何一首诗的表述中可以读出大量其它的话语”.总之,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它仅是一个巨大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结,与许多其它文本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文本之间这些错综复杂的关联就是互文性.著名的叙事学家杰拉尔普林斯在《叙事学词典》中将互文性定义为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它文本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根据这种关系才能理解这个文本.

美国文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坚持与克里斯蒂娃相似的文本观,对他而言, 任何诗歌都是对先前的一首诗的误释,即使是有才华的诗人,也要靠误读前人,才能为自己拓开想象的空间.对互文性理论有所贡献的先行者TS 艾略特也曾指出:一位诗人的个性不在于他的创新,也不在于他的模仿,而在于他把一切先前文学囊括在他的作品之中的能力

关于“互涉文本”,美国结构主义文论家法特尔认为,“互涉文本”是另外一个文本,跟读者正在阅读的这一文本使用着同类的词语和结构,后者根据前者来构筑自己变异的形式.从互文性理论来看,庞德对中国古诗的创造性翻译及模仿性创作都可视为是中国古诗的一种“互涉文本”.

二、庞德诗歌中的“互涉文本”

1.译诗中的“互文”现象.根据互文性理论,原诗与译诗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互文关系.我们可以将原诗看作是一个前文本,译诗则是前文本的生成文本.庞德翻译的《神州集》在西方文学界一直被看成是“庞德的一组基于中国素材的英语诗歌,而不仅仅是翻译”,常被视为庞德本人的创作而收入各种美国现代诗集.

《神州集》是庞德根据费诺罗萨的笔记整理而成的汉诗英译作品,费诺罗萨的笔记中原来有一百五十多首汉诗的解释,庞德从中精选了19首,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再创造,于1915年出版.艾略特因此称庞德是“我们时代中国诗歌的发明者”.在翻译这些中国古诗时,庞德主张译诗“紧紧抓住诗中无法毁坏的特质”.注重再现原诗的神韵.如庞德译的李白一诗,《玉阶怨》:

The jewelled steps are already /quite white with dew,/It is so late that the dews soaks /my gauze stockings,/And I let down the crystal curtain./ A watch moon /Through the clear autumn.”

原诗为“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译诗力图贴近原诗,再现中国古诗婉约含蓄之美.庞德在译诗中,经常有意识地模仿中国古诗的语言特点,偏离甚至违背英语语法规范,省略部分句子成分,以便更靠近中国古诗形式.如: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庞德译为 “Drawing sword,cut into water,water again flows,/ Rise up,quench sorrow,sorrow again sorrow”,可谓逐字逐句,亦步亦趋.这种对原诗照搬移植、不加解释而直接使用的译法,增加了译诗的中国味,难怪被称为庞德的“中国式英语诗”.

2.仿体诗的“互涉文本”.其实,庞德与中国诗的接触可以回溯到更早一些时候.早在1913年,庞德就根据其他学者的翻译资料,开始着手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并将部分中国古诗加以改写或模仿,创作仿体诗.庞德的仿体待名为仿体诗,实则借题而作,其语言、形式都有了重大变化,既不同于传统英待,也不同于译诗,可以说是庞德以中国题材改写的自由诗.庞德根据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改写的四首仿体诗被收录在庞德编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意象派诗选》中,其中,《仿屈原》来源于屈原《九歌山鬼》;《刘彻》是改写汉武帝刘彻的《落叶哀蝉曲》;《扇,致陛下》是改写班婕妤的《怨歌行》;《蔡植》来源不详(亦有人认为是为曹植而作).根据互文性的理论,这些仿体诗都可被看作是中国古诗的“互涉文本”.如:《刘彻》一诗:


丝绸的瑟瑟响停了,/尘埃飘落在院子里,/足音再不可闻,落叶 /匆匆地堆成了堆,一动不动,/落叶下是她,心的欢乐者./一片贴在门槛上的湿叶子.

这首诗的原文出自汉武帝刘彻缅怀已故的“绝世而独立,倾城复倾国”的李夫人一诗《落叶哀蝉曲》:

罗袂兮无声 /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局./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庞德按意象派的原则改译或说是改写了这首诗,在诗行末尾增加了一个原文没有的“意象”――“湿叶子”,形成了全诗的主导意象.这主导意象与原诗中“落叶依于重局”形成了互涉文本,同样体现了原诗中借落叶来抒发因红颜薄命而无限惆怅悲苦的愁绪.

庞德的仿体诗中的另外两首也都明显看出取材于中国古诗,如:《仿屈原》:

我要到森林里去,/那里,众神走着,头戴紫藤花环,/在银青色的潮水边 /还有些神驾着的车./少女们走来 /为豹采摘葡萄,我的朋友,/因为豹在拉车.//我将走在林间空地,/我将走出新长的树丛,/加入少女们的行列.

这首诗实际上是《九歌山鬼》的“互涉文本”,原诗是:“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等乘赤豹兮从文,辛夷车兮结挂旗等折芳馨兮遗所思等.”

庞德的另一首改写的仿体诗《扇,致陛下》:“哦,白绸的扇,/ 洁白如草叶上的霜 / 你也被搁在一边.”则明显是取自《怨歌行》最后两行:“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的“互涉文本”

3.自由诗中的“互涉文本”.庞德不仅翻译中国诗,并极力模仿中国古诗的形式和技巧来创作,通过“仿作”或“改写”的手法把中国古诗中的题材、意象、词语和句子用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英美人称这种诗为“中国式的诗”,可以说这些诗与中国古诗形成了一种“互涉文本”.正如罗兰巴尔特所说:“ 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在庞德创作的意象诗里,我们可以依稀可以看到中国古诗的意象或意境.如庞德的代表诗作《地铁车站》: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

这两句诗的手法与效果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两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如出一辙.同样两句诗,一句是面孔,一句是花,而且中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这是庞德模仿中国古诗中的“意象并置”创造出的“意象叠加”的手法.庞德在其长篇巨制《诗章》中也大量使用此技法,如:

雨;荒江;旅人./冻云,闪电;豪雨,暮天./小舟中孤灯./芦苇沉重,低垂./竹林萧萧,似在泣诉.

这几行诗有浓厚的中国气息,诗中的景物与气氛都酷似中国诗,其模仿中国诗是很明显的.

结语

庞德在新诗运动的关键时刻遇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犹如寻到了“一个宝库”,从而不断地从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来推动美国的新诗运动.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来看,庞德的“中国诗”可以说与中国古诗形成了“互涉文本”.因次,通过互文性的视角来看阅读,可以更好地体会庞德的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神》,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张铁夫编:《湖湘文化与世界文学――’99湖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坛》,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5].丰华瞻:《中西诗歌比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6].刘 岩:《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7].许渊冲:《翻译的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陈明明:玉林师范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