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华的“无间道”之《三国》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28 浏览:11691

话剧《三国》剧照

《三国》的演员表上没有一个内地观众熟悉的明星名字,这是出人意料的.在过去几年——《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有张艾嘉,《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有李心洁,《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有刘若英,《贾宝玉》有何韵诗——“非常林奕华”的品牌已经习惯性让人联想到明星加盟.此外,林氏舞台剧的显著特点还有:大剧场,大舞台,演员数量多,时长达三小时或以上,台词伴随几乎不停歇的类似舞蹈的丰富肢体动作,从而提出对演员身体控制力方面的高要求.

因此,林奕华把《三国》这部戏形容为落入“无间道”的境地:背起了上述所有舞台负重,却没有一个能在商业运作上一招制胜的明星招牌.戏里的曹操有一句台词,或许可以用来概括这个“无间道”:建功立业之后,曹操依旧感觉不到自己的成功,提出一个问题,我不够Sexy吗?林奕华说:“所谓Sexy,其实就是最直观的,你想被它操控的东西.没有一个Sexy Symbol(性感符号),观众是不是就不进来了?从这个角度说,《三国》剥去了这层外衣,用林奕华对舞台、对戏剧最、最本质的观感来面对观众,也是一个考验.”

舞台依旧被设计为林奕华最擅长处理的盒子型空间,但是并不封闭.线条造型简洁利落,直线是栏杆,折线是楼梯,零落几扇门窗以视觉上相当均衡的相对位置嵌在高高的白墙上,而这堵立面有时候是室外,有时候又变成了室内,像一幅超现实主义绘画.一左一右两个大圆圈是两个大通风口,又似乎是时光隧道,把不同人物角色输入输出.舞美设计陈友荣是美工出身,从《包法利夫人们——名媛的美丽与哀愁》(2006)一剧就开始与林奕华合作.“他平时是做香港和内地的商店橱窗设计的.”林奕华说,“我跟他最接近的地方是我们都喜欢简单.而我最欣赏的是他的比例.就好像给一个人裁一件衣服,能够恰到好处地藏拙露优.其实我们只是需要一块空地,让演员活动而已,但是我们要懂得包装这块空地,让所有走动看起来合理.我看过太多的布景设计,对我来讲不成立的原因都是太满.其实舞台放在那边,必须要让观众一边看,一边产生一种很奇怪的想上去走一走的,越是能够吸纳观众这种想象的,越耐看.”

话剧《三国》剧照

说是改编“四大名著”系列的第三部,林奕华刻意去掉了《三国演义》中的“演义”二字,彰显这部戏与原作之间的距离.编剧黄咏诗之前担任了《贾宝玉》一剧的编剧,此次《三国》也采用了类似《贾宝玉》的结构:从全书中选出若干后人传诵最广的场景和片段——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舌战群儒、借东风、华容道、三气周瑜、斩华佗、白帝城托孤、空城计,大致按时间顺序编排,从头到尾则以一所学校里十三个女学生和三个男老师的一门历史课串联起来:老师们讲课,传授一个又一个“历史教训”,古人的文本形成今人排演戏中戏的参照,供学生们模仿、挑战、质疑:从“三顾茅庐”到“三揍茅庐”,刘备对诸葛亮到底是尊重还是利用?诸葛亮向东吴借兵,最后却为劝解孙权,唱了一首“春天里”?赵云为什么一定愿意去接应成功借来东风的诸葛亮?周瑜到底是因为什么气死?旁观的司马懿活到最后,却最没有故事,算不算成功?等三个小时的舞台剧,该选入哪些人物,也许是熟读过原著的人最关心的问题.刘、关、张之外,曹操、孙权、周瑜入选是必然.然而有的人不理解,为什么连陈宫都有了,却没有鲁肃、姜维、黄忠、陆逊?甚至原书中群雄争霸的恢弘景象下压根儿不突出的汉献帝和华佗,也分据上下半场,各有两场浓墨重彩的戏,成为全剧中最令人动容的篇章.

汉献帝一开始是一个导演和编剧都没有注意到的人物,直到体味到“皇帝命”这一关 键 词 .《衣带诏》一场戏,主演汉献帝的演员以类似“双簧”的表演办法,表现了这个皇帝面对被挟持的命运的无奈与愤懑.而华佗在原书中其实只出场了两次,“但是就算是没有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也知道华佗,他作为一个隐喻性人物,价值比起那些实际上做过什么的人来得更重要,因为他代表了一种情感.而且他是虚构的,他是那个要杀曹操的人,因此他有光环,因为他是一个驱魔人,要去杀掉一个灵魂.”林奕华说,“许多人在看‘三国’的时候,看的是战略.但是舞台上重现战场、士兵、刀光剑影的画面并没有意义,因此我要去找真正的价值在哪里,现在我觉得,是情感.”

剧中台词分三种,除白话台词和引用小说原文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剧唱词的嵌入.“剧本都还没出来,我是先拿这些唱词和演员一起工作的.”林奕华说,“这些唱词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情感浓度,我跟演员说,哇,你看,我们也有莎士比亚.但是它们还是需要被翻译,我就要求演员用情感去翻译,不是用白话.这些唱词的背后,全部都是痛,要找到每一个字背后痛的地方,然后唱出来.观众来看《三国》,是看我们现在的痛,简简单单一句话出口,旁边的人一听就能够知道.”

承继《水浒传》(什么是男人?)和《西游记》(什么是范特西?)之后,《三国》的副题是“什么是成功?”另外林奕华还给了一个注解,“以失败之伤疗青春之痛”,“青春”成了另一个关 键 词 ——“《三国演义》里的人城府再深,我还是觉得他们未成熟,长不大.”重读这本小说时,林奕华觉得,他的感受与“玩弄权术”相去甚远,为此他甚至怀疑权谋这一刻板印象是不是来自后人对《三国演义》的误读.“后来我们都看得很不耐烦了,永远都是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来来去去就只有一招,连下毒都没有,其实它没有很多阴谋的.然而那里面的人都活得那么有故事,风起云涌.用一统天下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其实都失败了.今天我们不再有一统天下,我们追求的叫作成功,尤其年轻人,这是他们特别渴望能体现个人价值的一个东西.我们以为唯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就是成为谁,但是我们的观念里很少去问我是谁,因此现在的人越来越不能活得像三国里的人那样,拥有世俗标准上或许失败但是丰富、独一无二的人生.” 剧中有一个神秘的角色“男人”.一开场,他端坐在“盒子”舞台的外缘角落里,背朝观众,审视着演出.戏不断展开,他又不时变成舞台监督的角色,以不带表情的声调念出各项舞台指示,从旁观者变成了指挥者.然而,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时候,台上的演员并不遵循他念的舞台指示行事,甚至做出相反的动作.“其实原先剧本里是没有这个角色的.”林奕华说,“可以说,有了这个演员,我才想到了这个角色.这个男孩子和我一起工作有两年了,然后他去当兵,这是他当兵回来的第一部戏.我发现这个人很敏感、很细腻,但是内在非常压抑,平常好像一个机器人,但是一上舞台,又有一种瞬间爆发的充分张力.他的阴性特质也很强.我把他放在舞台上一个边缘的位置,似乎具有一种强烈的落寞感,既是男人的孤独,也是女人的孤独,在找寻一个不知道在哪里的,曾经、或许又是将来的自己.” “当脉络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专访导演林奕华

林奕华

三联生活周刊:无论难度多大,成本多高,你一直坚持做大剧场的戏?

林奕华:在内地,如果是小剧场,我觉得有一个东西是我欠缺的,就是所谓的接地气.它距离那么近、那么亲切,很直接的,语境也不需要多重翻译.过去30年在香港,我一直吸收的都不是剧场的养料,而是舞蹈、电影、美术、社会议题,这种东西就需要一个比较大的空间.舞台大,对我来讲很重要.其实一直以来,戏剧并没有吸引我,因为我没有看过能够像电影那样激发我想象力的戏剧.舞蹈尤甚,因为舞蹈一直在创造空间.与舞蹈和电影比,剧场在激发想象力方面尤其需要手段的扩展.其实我做戏,是一直在舞台上画画,在华人导演中用这个来创作的,我觉得还算比较少.

三联生活周刊:你对你的戏被贴上“明星戏剧”的标签怎么看?

林奕华:或许再过10年20年,回过头看,会看得比较清楚一点.我每次选一个明星,其实都是代表了一种时代精神,我用的那个字叫Zeitgeist(时代精神,德语词).比如用“奶茶”(刘若英)去做《在西厢》,正好那时候“剩女”一词成为社会热点;何韵诗的时候,也是一种时代精神,她代表了一种风潮叫“中性”.回到张艾嘉跟郑元畅的时候,2008年,可能那时候大家都没有觉得,但是2009、2010年以后就很明显了,就是所谓“白领”在都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在想些什么、感受些什么.《包法利夫人们》更不用说了,2007年上演,而我刚刚从电梯下来,就看见一个女孩子拿着一个全是Logo的包包跟那个Tiffany的小袋子.所以有明星没明星,我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就是帮这个时代记录一些东西.明星给我灵感的时候,跟他/她的符号性是最直接产生关系的.我自己比较自豪的一件事情是,我没有做过一部明星的戏大家会说莫名其妙,为什么非要找他/她来演,相反,大家觉得在其他地方的确没有看过他/她这一面.


三联生活周刊:你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古典名著改编.

林奕华:因为我自己对文学是很有感觉的.年纪一直增长,你就特别容易快乐,特别容易感伤,你知道来了之后会去,去了之后会再来.你就觉得你只能作为一个载体,一个容器,去把你看过的、记得的告诉大家.我觉得这是我做艺术的宿命吧.而且戏剧作为一种思考实验,古典文学给它提供了一个脉络.艺术根本就是Contextualization of Reality(现实的脉络化),如果语境、脉络这两个词从来不成为我们生活当中的一种态度的话,就不可能有艺术.《三国》这个戏,这个脉络,对我来讲,就是作为现代的中国人,我们怎么去处理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我们构成的矛盾,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字:我.现在这个社会,这么多问题,绝大部分对我来讲,明明就是传统中国人和典型西方人处理同一个问题时会产生的分歧之间的碰撞,大我,小我,本我,他我,自我,全碰在一块,乱成一团.

三联生活周刊:《三国》中,你把这群学生的年龄设为高中生,有什么原因吗?

林奕华:其实我很喜欢一部英国电影叫作《高校男生》(History Boys,也译作《历史系男孩》),我一直都很想把它翻译成中文舞台剧来演.但这是非常难的,因为你对英国的社会和文化如果没有了解,一部戏怎么让观众知道很多潜台词其实是在讲所谓英国的贵族教育跟平民教育产生的两种价值观之间的碰撞?我觉得翻译戏剧其实不是在翻译一种语言,而是在翻译一种文化,语境太重要了.它不是一件名牌衣服,这个东西卖得很贵,大家都爱穿,你就也拿来穿一穿,不是这样的.总之,我把想翻译《高校男生》的那个情感拿出来,成就了《三国》,所以它等于是另一种翻译.我把这部戏当作《高校女生》(History Girls).在高中生阶段,他们还是比较单纯一点,仍然是天真的愤怒和天真的焦虑,这样才更加看得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