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四中全会《决定》中筛选投资标的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129 浏览:34758

10月28日,新华社播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全文,其中资本市场关注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决定》中“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的部分.笔者在此对几个重点领域进行了粗略梳理,仅供投资者参考.

一、文化产业

《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制定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怎么写作标准化、均等化.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

其实,关于“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的提法,早在2010年4月就有报道,当时部长蔡武表示,要加快文化产业立法进程,着手起草《文化产业促进法》,推动尽快出台《电影产业促进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但上述法案时至今日仍没有正式出台.《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征求意见稿于2011年12月出来后,有的业内人士认为“限制”大于“促进”,也引起了一定了争议.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化法律制度的制定慎之又慎.因为文化产业涉及到、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商务部、等多个部门,各政府主管部门之间如何协调成立一个难点.韩国1999年通过了《文化内容产业振兴基本法》,日本于2004年5月28日,通过了《关于促进内容的创造、保护及活用的法律》,这些法律都对促进两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次《决定》中明确提出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将有利于《文化产业促进法》的早日出台,对文化产业概念股构成重大利好.

如何筛选文化产业的投资标的?笔者以为,今年文化产业并购不断,一种是文化传媒龙头企业并购新媒体、游戏、影视、广告产业,实现全方位的业务架构,向新型传媒集团转型.另一种是与文化传媒行业毫不相干的如餐饮、旅游、汽车零部件、煤炭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基本上和前几年传统产业纷纷触网、纷纷涉足房地产一样,是为了摆脱传统产业低迷的格局,甚而只是为了做高股价,以高位为目的的“伪市值管理”,这些企业面对文化产业的战略思考甚少,缺乏对并购以后的产业整合、管理及文化整合的实施方案,在风起时,似乎仍可以在天上飞一会儿,但随着产业的波动性和高风险特征显现,很多并购案例都可能前景黯淡.所以,笔者建议,从价值投资角度来说,仍应坚持持有全方位布局、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文化传媒产业龙头股,这些龙头企业未来不仅可能加强对内容制作方的收购,也以内容制作为核心,加强内容的多次价值变现和延伸,打造强者恒强的格局.

二、 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相关产业

《决定》中明确提到,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怎么写作、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决定》还提到:“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抓紧出台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今年以来,涉及国家安全的军工、反恐设备概念股、涉及信息安全的网络监控设备、信息安全芯片、网络信息搜集和舆情监测软件开发商等概念股中涌现出了不少牛股,展望后市,随着投资者从政策利好预期到产品订单的增长预期的转变,信息安全与国家安全概念股可能出现明显分化.在投资标的筛选方面,投资者应重点关注那些拥有核心竞争优势且有业绩支撑、估值相对合理的信息安全、国家安全概念股.


三、医疗卫生和食品安全产业

《决定》中强调:“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怎么写作,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投资标的筛选方面,可重点关注具有资本扩张实力的民营医院概念股和食品检测设备生产及第三方检验中心等食品安全概念股.

四、生态环保产业

《决定》中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大幅提高违法成本”的提法相当严厉,增加了环境保护部门执法的强制性和震慑力.

明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正式实施.环境保护部将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落实到位.同时,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核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建立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在二级市场投资标的筛选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大气及水的监测、污染处理设备和生态修复概念股.

需要提醒的是,当前上述产业不少个股存在估值偏高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应优中选优,重点关注那些前三季度业务大幅增长,且估值相对合理的个股,而对于那些只有题材但缺乏业绩支撑的热门概念股,尤其是已经经过大幅拉升且近期存在大小非解禁压力的个股,应适度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