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一体”教学模式下的基层法律怎么写作课程建设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74 浏览:14288

摘 要 基层政法干警培养过程必须加大实务对接力度,而“六位一体”教学模式作为适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符合试点改革需求.在基层法律怎么写作课程建设中运用“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在课程能力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校本教材开发、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必须大胆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关 键 词六位一体 教学模式 基层法律怎么写作

作者简介:马维克,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宋迎朝,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1-243-02

一、基层法律怎么写作课程的定位

根据司法体制改革总体部署,政法委员会联合十几个部门联合推动了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司法行政系统20所院校承担了培养任务,相应开设了法律事务等试点专业.就目前开设的法律事务专业(基层司法行政事务方向)而言,学员工作单位已经确定为各个基层司法所公务员,因此培养方案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要比一般普通学历教育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基层法律怎么写作》是试点班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内容在法律方面涵盖了婚姻家庭法、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行政法、企业法、劳动法、社会法等诸多方面,但它并不是以上知识的汇总或者观点摘 要 ,其主体内容讲述基层纠纷的咨询、代书、调解和写作技巧技能,完全是工具性和实务性的.熟悉并掌握基层法律怎么写作的基本要求,并对基层法律怎么写作工作业务的操作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有系统的了解,能全面掌握基层法律怎么写作工作的方法、程序、技巧,具备处理相关法律事务以及指导基层法律事务工作的能力是这门课程中心任务.

二、“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就是顺应教育部教学改革的要求,以现代高职教育教学观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建立全新的、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所谓“六位”,即用以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的紧密联系的六个核心要素: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活动素材、“教、学、做”一体化、形成性考核.“六位一体”则是这六个要素有机构成、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要求做到:以职业岗位活动调研为前提,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职业能力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知识目标,两者结合,构建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按照职业岗位(群)作业流程,组合构建教学模块,设定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总体目标的需要,设计课程综合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以职业能力项目作为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载体,作为职业能力训练的平台.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做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或达到训练素材的职业仿真性.以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根据能力和知识认知的规律,实施项目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促使学员在项目训练中形成和提高职业能力,构建职业知识体系.课程考核以平时能力训练项目和课程综合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性表现考核为主,使之成为贯穿学习过程始终的激发学习兴趣和成就感的手段.


三、“六位一体”教学模式下的基层法律怎么写作课程建设的实践

(一)明确基层法律怎么写作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

基层法律怎么写作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法律课程,本课程所运用的法学知识在其他课程中均以学过,没有新的知识领域,它是一座桥梁,将民法、行政法、企业法等已有知识与基层群众的法律需求及基层纠纷的处理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特点.试点班学员岗位为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因此,本课程必须围绕其工作实际及日后发展需要.曾力推的法律怎么写作所和司法所脱钩改制的问题,后因政策改变,很多地方都没有真正实现,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情形非常普遍,当前基层司法所人员普遍参与民间纠纷写作技巧工作,因此,基层法律怎么写作课程培养目标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1.了解基层纠纷总体特点.基层纠纷的总体特点是争议标的小,但当事人却常常斗气积怨,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因此处理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一般的经济纠纷.作为调解主体或者写作技巧人,言辞稍不注意,方法略有失当就可能酿成民转刑案件.笔者曾遇到一个楼上房屋漏水浸泡了楼下墙壁的相邻纠纷,争议标的只有几百元,但涉及到恢复原状等问题,原告历时两年多时间,经诉讼、等途径,矛盾几度激化,双方谩骂打闹多次,至今尚未妥善解决.

2.掌握基层纠纷多发地带,熟练运用常用法律规定.尽管基层纠纷纷繁复杂,涉及的领域很广,但是各种纠纷的发生频率却差异很大.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应该通过调研,总结出基层最易发的若干纠纷,然后让学员重点掌握这些纠纷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法律规则.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发生频率最高的纠纷是房屋、地界相邻纠纷及其次生纠纷和造成轻微人身、财产损害的侵权纠纷;其次是婚姻家庭纠纷和写卖、借贷、运输、雇佣等合同纠纷;而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合同纠纷、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等相对较少.因此基层法律怎么写作课程应重点讲述和训练频度较高的纠纷的处理方法.

3.掌握处理相关案件的方法和技巧.调解或者写作技巧民事案件,绝不仅仅是把现行的法律规定直接应用于纠纷之中,还必须讲究方式方法.要把当事人、写作技巧人利益和法律工作者承担的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损害社会和谐稳定或者第三人利益.使学员掌握如何合法、高效、圆满地解决基层纠纷,正是这门课程的关键.以离婚案件为例,法律工作者必须明确,不是所有前来咨询或要求写作技巧的当事人都是真心要离婚,更多的人实质上是来诉苦和寻求心理疏导.所以,作为法律怎么写作者来说,必须学会甄别案件,首选是劝和不劝离,更不能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愿马上诉状和写作技巧诉讼,否则,法律工作者将被视为扮演了非善意的角色,造成不良影响.再如对于受害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侵权案件,作为侵权人的写作技巧人,不能一味压低、拖延赔偿,而是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大限度争取受害人及其亲属行使处分权,从而保护自己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对于丧葬费或第一次手术费,宜于快速足额给付,这样才能较好地平息受害人的愤怒,避免矛盾扩大,达成互谅互让,有利于协商处理赔偿事宜.

必须改变以往“有了知识,就有能力”的传统知识本位教育理念,将基层法律怎么写作课程定位为一门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为一体的课程.它以法律知识、社会学知识为基础,以纠纷解决的方法、技巧等实践智慧为核心,以提高学员纠纷解决能力为目的.在这样的培养目标之下,就能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双重需求,体现本课程的应有的价值.

(二)以学员为本,完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

以学员为主体,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例如,项目驱动法,即根据教学单元目标精心设计合适的训练项目,以训练项目来引领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安排.第二,交流法,学员对自身经历或见闻的纠纷感受最为深切,围绕这些纠纷解决也最能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同时,不管是学员还是教师,其社会现实和纠纷感知都是有限的、有差别的,故而,每个教学单元都可以让学员提供自身的经历、见闻和疑问,通过教师引导相互交流讨论,共同研讨纠纷根源和解决的最佳途径,达到最大限度激发学员探究心理和丰富课堂实践性的目的.第三,对抗法,辩论、对抗是法律工作者经常性的工作状态,因此在教学中而应以项目法和分组法为基础引入对抗法,在特定的项目即纠纷中,各组之间在证据收集、法律认识等方面展开论战,在论战中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思维,通过教师引导,达到提升能力的效果.第四,纠错评议法,此方法以情景教学法为基础,在情境和情节展示之后,让学员对情景中的当事人或法律工作者的纠纷处理方式进行评议,提出质疑,纠正其失误所在,并通过教师引导,学员最终提出自己的更为优越的纠纷处理方式方法.

(三)抓紧开发适合试点班培养目标的基层法律怎么写作校本教材

目前出版的基层法律怎么写作方面的教材有两本,其一是张祖明主编的《基层法律怎么写作制度与实务》,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以下简称“华东版”).另一为马建荣主编《基层法律怎么写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以下简称“中法版”).从“六位一体”教学模式,这两本教材都不能完全胜任试点班的基层法律怎么写作教学.华东版的全书分为制度、实务、职业道德三编,体系比较完整,但这本教材的缺陷更为突出,它编写于十一年前,在这十年间,对于司法所、法律怎么写作所及法律工作者、基层法律怎么写作的政策一再调整,法律法规的颁布和修改也非常频繁,这本教材显然不能体现基层法律怎么写作的现状,缺乏时代性.中法版的教材有很大进步,首先从章节安排上,它加大了纠纷处理实务的篇幅,课时安排更为合理;其次,收录了更多的范例、实例和学习情境,更为贴近成人高职教育理念.尽管如此,这本教材与基层法律怎么写作的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还是有较大差距,第一,它仍然没有反应这些年司法部对基层法律怎么写作工作的改革动向.其次,即使是纠纷处理实务章节的内容,其实务性仍不够强,更多的是叙述有关此类纠纷的法律规定,关于纠纷处理的实践经验、策略、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等介绍的太少.再次,在各种纠纷中,不能突出重点纠纷的解决方案的介绍.

因此,尽快开发适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试点班学员实际的基层法律怎么写作校本教材势在必行,运用“六位一体”课程改革理念,贯彻“能力核心、素质全面、知识够用”的宗旨,紧紧围绕试点班的培养方案和基层法律怎么写作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编排必须突出重点,笔力集中在基层最易发的各类纠纷,整个纠纷类型确定教学模块,运用“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职业能力分析方法,确定针对这些纠纷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再确定各模块的教学目标、训练项目和训练素材,要保证训练项目和素材的真实性或者仿真性.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纠纷处理实务的章节内容上,必须避免现有两本教材共同缺陷,务必做到对实践中常用必备的能力技巧做细致入微的叙述,对基层很少出现的或者法律规定明确极易解决争议不大的纠纷,大可删减而不必耗费笔墨.以侵权责任法律事务处理实务为例来说,校本教材内容应以人身损害赔偿为重心,且必须重点叙述交通事故、雇主责任、饲养动物损害等基层常见的纠纷类型,而对于产品责任、高度危险作业、医疗损害、物件致人损害等较少纠纷类型完全可以一笔带过.在人身损害赔偿方面,赔偿额的计算是重中之重,有极大的实践意义,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细致地叙述.例如,对于精神损害赔偿,不仅要说明有此项赔偿项目,还必须陈述其数额限度、适用情形、法院的支持比率等实际执行情况.在这些方面,现有的两本教材都很不到位,甚至在技能点的细节上错误很多,例如华东版的教材根本不涉及人身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技能,而中法版教材则仍把残疾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单独计算,不符合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在校本教材中必须避免这些缺陷.

(四)建全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形成性考核

学员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知识体系的构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其客观的由量到质的渐变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地养成.职业能力不仅仅是指职业操作技能,还包括其他为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相关素质,如职业价值取向、敬业精神、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等等方面的素质.因此,职业能力的提高应该体现为技能和相关素质的综合提升,表现在日常职业能力项目的训练之中,有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关系,并需要日常性的鞭策和激励.因此考核必须重视并突出学员职业能力、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的考核,并以此规范、激励学员的学习行为和素质养成.为此,首先,我们建立了学员、专家、同行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建议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全方位考核.学习态度、出勤、课堂表现、各能力训练项目或任务完成情况、成果展示等过程考核占分值的主导,而终结性考核占次要分值.期末终结性考核也要改变过去试卷考试的单一形式,更多采用综合训练项目完成的形式.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