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合规经营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12 浏览:9001

摘 要 :合规经营是企业稳健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我国大多企业并没有合规经营的意识,即便在最早提出合规经营的银行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合规经营文化,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当合规与利润发生冲突时,大多企业管理人员会选择利润而违规经营.构建合规体系,培养企业员工合规意识是,完善风险监督是每个企业应当注重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合规经营的利弊及其法律意义,希望能为企业合规经营起到启示作用.

合规经营是根据巴塞尔协议衍生出来的概念,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在发布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规定:“‘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合规经营最早出现和适用于银行业,由于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商人的经营理念慢慢发生了转变,如今合规经营已逐步渗入到各行各业.

一、合规经营的含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特定的规则,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同样,企业的经营发展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里所说的规则就是合规经营中的“规”.合规经营的意思顾名思义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遵循法律、规则的规定.目前对于合规经营研究较多的行业大多是风险较大的行业,例如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保险业对合规经营的定义是:合规经营是保险业通过建立合规管理机构,配备合规工作人员,按照外部法规的要求同意制定并持续修改内部规范,并据此制定和执行合规政策,站合规检测和合规培训等措施,预防、识别、应对、化解和报告评估合规风险的系列经营活动的总称. 合规经营并不是金融行业特有的要求,无论哪个行业要想长期发展,都必须遵循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内部的有关规定.

关于合规中的“规”的范围银行界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银行内部规定不属于“合规”的范围,另一种看法则相反.本文认为合规并不仅仅是“合乎法律”这么简单,根据《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和《保险公司合规管理指引》的有关规定,合规不仅仅只包括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文件,还包括行业准则、企业内部规定以及更广义的商业道德.合规经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企业通常会制定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 所以合规经营的第一要求就是企业自己制定的内部规定必须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一致,其次是要求企业及其员工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经营活动.

二、合规经营的利弊分析

合规经营对企业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企业合规经营失效,随时可能受到监管处罚甚至法律制裁,更加严重的将会导致企业破产.首先,合规经营能够防范和降低经营风险.企业违规经营,如果触犯的是没有法律强制力的行业规则或者是企业内部的规定,可能会受到来自行业协会或者企业内部高层的处罚,虽然这些惩罚不足以危机企业的生存,但仍会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如果企业在经营中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那么往往会付出巨大的人力、财力的代价.例如三鹿公司,由于违法生产劣质奶粉,最终导致企业破产.而具有合规经营意识的企业,他们的行为合乎各种规定,其职员各司其职,在各种规则的制约下,无形中降低了经营风险.其次,合规经营可以提升企业的商誉.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关乎企业的兴衰存亡,如果企业屡屡出现违规经营事件,势必会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从而降低企业的商誉和知名度,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要想持久发展的企业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违规经营,破坏企业名誉.再次,合规经营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观.合规经营要求企业的经营在透明、公开的环境下进行,强调企业的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注重合规经营的企业会组织员工进行合规经营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能够在整个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合规风气,从而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和进取心.


合规经营是我国民族企业增强竞争力,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途径.合规经营能够降低合规风险,保障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依,使企业在制度规章的保驾护航下真正走上安全、稳健的发展轨道.但在利益的驱使下,我国的经济案件频频发生,这些案件的发生大多是因为没有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而导致的.企业违规经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商业垄断、限制经营、非法销售、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行为,现实中发生最多的案件就是商业贿赂.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的,该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写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商业贿赂的一般含义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通过秘密收写竞争对手的写作技巧人或者雇员的方式,争夺交易机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不正当行为. 依据该定义可以得出商业贿赂具有以下特征:

(一)行为主体具有普遍性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将行贿主体限定在“经营者”的范围内,这是符合实际的,行贿人的目的是进行销售或者购写商品,这是经营者常见的经营行为.经营者包括各类公司法人、普通合伙、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自律组织、事业单元、团体等经济组织.

(二)以经济利益为目的

商业贿赂的目的是为了销售或购写商品,这是区别其他贿赂形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竞争激烈的行业,行为人给予受贿人财务,以达到让受贿人购写自己商品或者自己购写受贿人的商品的目的,这样一来就损害了其他竞争对手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如果行贿人的商品是劣质的,同时还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商业贿赂是一种以‘小利换大利’的纯营利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三)行为手段多样性和隐蔽性

商业贿赂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给予受贿者财物,也可以是其他名义的各种好处,例如职务升迁、免费旅游等形式.由于商业贿赂是一种违法行为,所以当事人在进行该行为时往往非常小心谨慎,尽量使其行为不被察觉,行为手段具有隐蔽性,通常说就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商业贿赂是合规经营失效的一种表现形式,该行为损害的不仅仅是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还会涉及到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如果药品供应商通过商业贿赂行为让医院优先出售其劣质药品,可能会造成就医人员的伤亡,那么违反的不单是《不正当竞争法》,同时违反了《侵权法》、《刑法》等法律法规.

三、从法律层面看我国合规经营

合规经营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规”包括有法律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还包括行业规则、企业内部准则,商业道德等.商业道德包括自愿、平等、公平等原则,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概念.商业本身的纯粹营利性决定了商业道德核心不在于实现真、善、美的到的诉求,而在于维持商业活动中相互争夺利益行为的方式和尺度. 如何把握经营行为中的“度”是合规经营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法律是指引企业经营的最低标准,所有企业内部准则和行业规则都不得与法律相冲突,以法律制度保障企业的合规经营能够有效规范企业的合规经营.

(一)内部规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内部规定是指除去法律法规之外的,企业所应遵循的行业内部规则和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内部规定符合外部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合规经营的重要内涵,因为内部规定也是合规经营所要遵循的规则,如果内部规定与外部法律相抵触,那么就会出现对外违法、对内合规的尴尬现象.违反了企业合规经营的最低标准――法律,那么合规经营就无从谈起.企业内部规定是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的,很多人以为合规经营只是管理层的义务,其实不然,企业的所有部门必须有机结合在一起,各司其职,才能实现企业的有效运转.在保证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的内部规则符合法律规定后,企业的其他人员就要严格按照该规定行事,真正做到合规人人有责.所以合规经营所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确内部规定符合法律.

(二)依法建立合规部门对企业经营进行监督

目前由于我国合规经营意识并没有得到普及,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盈利几乎成了检验经营成果的唯一标准.在这种考核制度下,很多企业机构把目光局限于完成经营目标,盲目追求利润从而忽略了合规经营,甚至有些企业不惜违法经营以求实现短期业绩.我国目前关于合规经营的立法大多集中在高风险的金融业,合规经营并没有完全融入到经营实践中,存在很多制度上的缺陷,例如银行内部没有建立合规监管部门或者合规监管部门设置不合理、缺少合理的合规评价标准等.在企业规模能够承受的情况下,可以建立合规监管部门,以监管企业内部的合规情况.

作为市场主体,企业有合规经营的义务,营造良好的经济市场秩序.但我国合规经营意识并没有得到普及,应当加大合规经营意识的宣传,对企业员工进行合规培训,力求合规意识渗透到每个岗位和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