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杰森事件看真检测新闻背后的道德与法律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902 浏览:24820

摘 要:本文以《纽约时报》杰森事件为背景,论述了检测新闻产生的原因,提出要做好新闻把关工作,需要依靠道德和法律的共同作用.

关 键 词 :《纽约时报》;真检测新闻;职业道德;法律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276-01

2003年5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其头版刊登一篇题为《辞职的时报记者留下的一长串欺骗行为》的文章,揭露该报一记者在过去7个月里杜撰了36篇新闻报道,一时间全球媒体哗然.有评论家称此事件为“有史以来商业化传媒雾蒙蒙的大海中最大的冰山浮动.”这个事件也成为此前美国新闻界的重大讨论话题,不仅各大报纸都给以报道和评论,美国三大有线电视网以及公共电视台PBS,都邀请新闻界专家评论这个事件.《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总编辑朱克曼(Mort Zuckerman)认为这是“对《纽约时报》的羞辱”.

随着事态的不断升温,该幕戏剧的主角:一方为有152年历史,号称“世界上最有声誉和影响力报纸”的《纽约时报》;另一方为一名年仅27岁、未完成系统新闻学教育,却从实习记者一窜而成为该报报道全国性新闻的主力记者,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一桩新闻丑闻其实也是综合合力作用下的结果.

记者杰森本人的职业道德缺陷是该事件的直接诱因.这位高中生的主力记者之路看似传奇其实与他投机取巧的职业习惯密切相连,不管是沿街酒吧抽烟酗酒还是超额用车招致多张罚单再到开空头收据以致新闻杜撰成痞,都可以看出杰森在媒介从业道德认识上存在盲区和道德的堕落,没有把好自己的关更没有把好新闻的关.自他被升至采写全国新闻记者,7个月里,他写了73篇稿件(其中36篇是杜撰的),平均下来,每三天一篇,这中间还包括他自称的全美各地的旅行.另一方面,总编辑也承认该报百年来建设起来的编辑体系可以良好地对付非恶意的失误,但不足以防范恶意欺瞒.在启用记者的考核标准上存在问题,面对新闻报道中的诸多漏洞更是选择了长期失聪.想想杰森如此一贯的行为,为何未引起主要管理层的警觉?都市版编辑乔纳森的警告信为何未被听取和采纳?杰森漏洞百出的开支为何居然没有人发现?亦是最难以理解的:《纽约时报》严谨的编辑把关到哪里去了?其出版人、总编辑、执行总编以及相关从业人员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2001年开始,我国新闻界每年都要评选“十大检测新闻”.甘肃日报:西安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偷菜”游戏或被取消;金庸去世、白岩松、失踪、李娜怀孕、神仙奶奶等词汇公众想必不会感到很陌生.

2011年6月21日,由《中国新闻出版报》舆论监督维权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2010年我国媒体舆论监督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公布.此次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舆论监督报道引起新闻纠纷的主要原因中,认为报道本身存在用词不当和部分失实情况的分别占到64.7%和52.9%,报道整体失实的占11.8%.但是由于查重者的手段日益高明,被揭露的检测新闻很可能只是冰山之一角.盘点近几年年度中国十大检测新闻,虚检测新闻无疑是新闻业的一大顽疾.这些案例可以发现,虚检测新闻之所以久禁不绝,除了少数有意为之的案例外,多数案例其实是在媒体和记者习焉不察的情况下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新闻操作常规.

检测新闻自有其产生机制.首先是信源差错.记者无法亲身目睹或经历事件过程,过于依赖消息来源的讲述,会由于误信消息来源而制造虚检测新闻.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益的分化,在一起新闻事件中,消息来源更加丰富多样,不同主体往往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还有网络谣言,比如:报纸刊发新闻→网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