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682 浏览:3299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日益关注,过去大病化小,小病化了,特别是农村患者,有病不到起不来床不会住院,一般都是吃点药而已,现在,即使是农村患者,稍有不舒服也会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因此住院患者日益增多.另外,人们法制观念、医学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增强,这就相应的让作者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等方面的能力有相应的提高.特别是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以后,举证倒置对医护人员提出了不仅要求技术过硬,还要有相应的法律常识.特别是在院前急救方面,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但是只要医护人员了解容易存在的问题,知道解决的方法,按原则办事,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规范护理行为,就一定能保护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下面浅谈一下作者在院急救工作几年总结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1.急救人员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

院前急救对护理人员的要求特别严格,要求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内外妇儿等疾病的护理都有一定的掌握,对突发病、重大群体伤等都有明确的判断能力及抢救意识,执行医嘱要快,特别在急救车上,一般家属都在身边,护理人员的操作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家属维权的有力证据,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快,而且对于包扎、建立通路、心肺复苏等都要准确到位,一针见血.熟练的技术,规范的护理操作是消除安全隐患的有力保证.

2.执行医嘱潜在法律问题

医嘱通常是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施行诊断和治疗措施的依据.在院前急救对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都是执行口头医嘱,由于是急救,所以护士往往急于操作抢救,对医生下达的医嘱立即执行,这样就存在安全隐患,对药物、剂量等不能做到100%的准确,因此两名护士复诉,或者对医生复诉一遍再执行,即可完全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否则一旦因此引起纠纷,医护会共同承担法律责任.

3.疏忽大意与渎职

在抢救过程中,护士有时对自己的技术过于自信,往往容易出现差错,例如有的药物产地不同,剂量也不同,护士有时按前一批号的药物剂量去执行医嘱,往往造成用药不足或过量,或者急于处置,药物抽吸不净,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引起法律纠纷,特别现在随着优质护理怎么写作的开展,有的药现用现取,这样难免不了把不同的药装在一个盒子里,护士如果疏忽大意,只看外包装而不去仔细检查药物,造成错误用药,特别是低年资、工作经验不足的护士,护士长应勤于告知,常检查,常指导.因此,对于这种潜在的法律问题是最容易解决,也是最容易犯的错误,只要护理人员工作中认真查对,即可100%的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4.与护理记录单有关的法律问题

在院前急救中,由于都是对患者进行急救,而医嘱与抢救记录要在抢救后6 h内补充完整,病情急,抢救急,这样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准确的回忆整个抢救过程,还要对抢救用药,患者的反应等详细、准确复原,这样才能保证抢救记录的真实、准确、完整性.有的护士会疏忽把时间记错,把药物安瓿丢弃,或者不能详细回忆患者的用药后反应,抢救结果等,导致记录单不完善,容易给法律纠纷带来证据,那么,在抢救过程中,随时两人复诉,保留安瓿,抢救后医生及时下达医嘱,护士及时补写抢救记录,遵守认真、客观、真实、及时、完整、科学、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禁止涂改、删除、伪造、隐匿、销毁丢失、主观臆造、随意篡改等,避免遗漏重要的症状和体征.这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原则.护士长有必要对这方面存在的隐患进行安全演练,加强管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5.护士法律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差

有许多的护士对相关法律了解不够,不能以法律的角度看问题,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负法律责任.在现实中,护士面对护理纠纷时会束手无策,面对查案人员的提问不知道怎么说,往往会因此造成更坏的后果,有时也会缺乏证据意识,不知道什么是证据;该封存哪些资料,怎样封存;怎么保管和启封,以致许多该胜诉的案件,由于无有力证据而败诉.那么针对这种法律观念淡泊,需要进行一些座谈,幻灯片、科普片观看,一些案例剖析,从中总结经验,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从而在工作中,在出现纠纷时能沉着应对,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总之,在院前急救的整个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作为急救护士必须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提高急救技能,在抢救的各个环节上能够从容应对,维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护士还要熟知国家法律条文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了解在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发生纠纷时应对措施,以便自觉地遵纪守法,必要时保护自己和患者的一切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使急救工作日臻完美.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