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爱国主义内容的教改尝试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025 浏览:136816

摘 要 :爱国主义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往往在内容上流于表面和浅显,难以深入到爱国主义传统的精神内核,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引入历史视野,从家国关系中阐发爱国主义精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爱国主义;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31-02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中的重要章节,这一章的教学广泛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流于表面,走马观花,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爱国主义的深厚内涵和意义.为此,本人在教学中引入历史视野,对中国古代爱国主义传统追根溯源,从家国一体的角度对我国爱国主义精神加以揭示和阐发,使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爱国主义,达到新的认识层次和高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展示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同行切磋砥砺,以冀抛砖引玉.

一,爱国主义与国家概念紧密相连.“国家”概念的产生与西周的封建制密切相关.在西周封建制下,贵族形成三个主要的政治层级:天子、诸侯和卿大夫阶层.“天子”字面的意思是天的儿子,代表上天统治人间,既然如此,天子统治的范围即天所覆盖的土地,是为天下,故古人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所以在理论层面上,天子的辖域没有明确的边界.天子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叫“国”,天子和诸侯赏赐给卿大夫的采邑叫“家”.“国”和“家”除都来自上层的分封外,有如下共同点:都有一定的疆域和范围,都有一定的人口,都拥有对封地的治理权.由这样的“国”和“家”构成我们今天的国家概念,国家即一定疆域、人口、政治权力的统一体.

与爱国密切相关的还有祖国一词.祖国指列祖列宗共同生活的地方,即祖宗所在的国度.祖国一词中祖在国前,寓意尊亲为大,这反映出传统中国人核心的宗教信仰观念:宗法血缘信仰,即以家族为核心构建起来的信仰系统.这一信仰往上追溯乃祖先崇拜,往下延伸是传宗接代.所以这一信仰体系贯通神人,接续古今.祖国乃父母祖宗之邦,正折射出宗法血缘的信仰.国家与祖国的区别即在于国家是一个中性词,是一个政治概念,祖国则带有信仰、情感色彩,成为文学诗歌常用语.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爱国主义的传统,但内涵和特点各有不同.在中国宗法文化的背景下,中国爱国主义传统的精神本质和精髓乃是家国情怀,而其基础则是古人深厚的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思想观念.在这种观念下,家和国的本质是一样的,家国密不可分,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在这里,我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来揭示这种观念.古代的皇帝自称天子,即天的儿子,那么天对于皇帝而言就是父,即天父.在古人的宇宙观中,天是父,地是母,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天地所生,因此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大家族.这种宇宙大家族观是宗法血缘信仰在宇宙观上的表现.在此观念下,天人关系被描述为父子关系.皇帝在天的面前称子,尊天为父,在大臣那里则被尊为君父,古人自小读书时就被灌输一个理念:事君如事父.既然尊君为父,大臣自然也就成为臣子,即大臣对于君父应尽子道.君臣的政治关系被转化为父子关系.大臣到了地方官的任上被百姓称为父母官,百姓也就相应成为子民.这样,官民这一政治关系也被转化为父子关系.西方从古希腊时始就是以法治天下,因而西方有强烈的法治精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以德治天下,因而特重内在德性的修养.在所有的德性中,百善孝为先,历代皇帝都标榜以孝治天下,而孝道同样源于家族关系之中.综上可见,古代治国的根本原则和理念都转化自家庭家族层面,这是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根本表现之一.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古人认为齐家必定能够治国,甚至可以平定天下,正是基于家国同构的观念.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观念也可以通过许多包含“家”“国”的成语表现出来,如保家卫国,国破家亡,败国亡家,国仇家恨,爱国如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忧国忘家,天下为家,毁家纾国,国尔忘家,天下一家,于家为国,黼国黻家,开国承家,齐家治国等.

二,在宗法血缘信仰下,中国人特重自己的小家,每个中国人都对自己的小家充满、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情感和关爱.中国人的奋斗不是个人主义式的,而是家族本位主义,即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由于普通百姓没有受到正规教育,胸怀和境界往往局限于小家的范围难以推扩出去,这导致我们民族一个根本弊病,即公私分明.中国人在家族内部往往德性较好,孝父慈子,兄友弟恭,而一旦越出家族范围,置身公共域场,就会感觉周围的人事环境与己无关,因而公德观念淡漠,公德素养偏低.林语堂曾专门论述过中国人公共精神的缺失:“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1]在西方人看来,恰恰社会公德体现真正的国民素养,因而感觉中国人缺乏教养,国民素质低下.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人的德性有私德和公德之分.正因为普通百姓往往限于私域(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因而古人特重公私之辩,希望藉此引导人们由私达公.最具代表性的即《礼记礼运》篇对理想社会(大同之世)的描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方式则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即要把自己在小家中的行为感受推扩出去,做到推己及人.儒家强调家族亲情是人伦道德的始源和根基,即《孝经》中“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但人又不能仅限于这一层面,而应延伸、超越之.这种精神与《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心章句上》中“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

普通百姓精神的超越性不足,对小家的感受很深,但对宏观公共层面(国、社会)体察不足(这同样不能一概而论),难以贯通家国,但由于他们缺乏正式教育,不能代表中国爱国主义的正统和主流,真正代表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是儒家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阶层.他们从小饱读圣贤之书,胸怀开阔,境界高远,眼界宽广,具有强烈的道德自觉和担当精神,能够主动将家、国联系在一起,形成深沉的家国情怀,而这正是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精髓和本质.所谓家国情怀,即将家、国融为一体,把国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去看待.在宗法文化背景下,中国人最爱自己的小家,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爱国如爱家,就能将国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这是仁民爱民的思想基石;当一个人可以爱国如家的时候,就会将国家、国土、朝廷、君王当作父母一样,为保卫他们不惜舍弃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当一个人爱国如家,就会将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视为家史族谱一样珍视和保全.


这种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境界,这种精神可以通过许多名人名言来领略,这些名言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不是语句优美,而是因为发自肺腑.如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报任少卿书》)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李希仲“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蓟北行二首》)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种源于内心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应学习和继承的.

三,课堂最后的结论是,爱国并不空洞,爱国从爱家开始,爱家从修身做起.一个有修养的人才懂得怎样用正确的方式真正去爱自己的祖国.上述内容学生深感兴趣,自觉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学秩序良好,课堂气氛活跃.通过上述内容的讲解,学生深受感染和启发,对爱国主义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最重要的是了解到爱国主义并不空洞,知道自己应当如何去落实爱国主义,所有这些都是以往的教学内容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