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需要敢“不”

更新时间:2024-01-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171 浏览:141957

翻开近两日的报纸,看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另两条新闻:一则说的是广东原副省长刘维明为儿谋利,多次利用职权向地方主管领导“打招呼”,为儿子要地皮,要开发权,最终导致1.6亿元国资流失.此过程中,未曾闻听哪个基层领导说“不”,统统沉默地悉听遵命.另一则说的是山西曲沃农民张志祥为了要回他人所欠的 6.18万元写矿款,经常请法官吃饭,前后总花费达7万元,最终一分钱也没有要回来.有论者认为,张志祥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在公权力拥有者的吃、卡面前一再退让,是此荒唐事件的最大教训.


可见,在歧视、滥权、腐败面前,沉默者、顺从者大有人在,甚至一定程度上已经沦为“潜规则”的默默遵守者.

这能怨谁呢?怨公民不敢主张权利?这未免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每一个人做事都会估量成本,在公司第一次“查包”之时反抗会怎样?在法官第一次要 “吃请”时拒绝会怎样?结果恐怕不难想象.而对于敢于说“不”者,有诸多被打击报复的事例放在那里,足以让人不寒而栗.在相关体制尚不健全的时候,个人的反抗多半会成为堂吉诃德式的悲剧――有用,但很有限,且代价太大.

怨法制不健全?时至今日,该有的法差不多也都有了.此时,我们还能把责任推给谁?有位学者说:中国当前的焦点不是制度没建立,而是制度丧失了发挥作用的土壤,令很多社会问题沦为顽症.此言不虚.想来想去,能拯救法制的仍然只能是法制本身.

法律,只有被严格地执行,才有生命力.大量法律文本在那放着,法律之外的另一套逻辑却在横行,结果只能让法律沦为白纸一张.

要挽救公众对于法治的信心,在侵权者面前不再沉默,执法部门必须以更强硬的姿态,让现有法律高压线带上谁也不敢触摸的“电”――如果企业一违法便有人追究到底,如果领导一违纪便被纪委盯上,如果法官一吃请就会付出巨大代价,如果法律对于者被打击报复不再无能为力,那么,还有必要担心那大多数会选择沉默吗?

法治社会需要时时处处主张权利、敢说“不”的公民――基于此要义,不折不扣地按法律办事,乃当务之急.

(毕诗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