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短缺条件下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343 浏览:7028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在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与粮食供给的制约因素不断增加的双重压力下,原本就日益加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突显,成为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目标的主要瓶颈之一.内蒙古是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未来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规划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同时国家提出的“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中,对内蒙古的要求是“到2015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800万亩”,占全部工程量的21%.说明内蒙古在国家粮食生产和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和增产潜力.

一、发展现状及成效

(一)农业基础

通辽市和赤峰市是内蒙古乃至全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实施国家和内蒙古粮食增产规划及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区域,共有13个旗县被列为自治区粮食增产规划的备选地区,占全部备选旗县的40%,该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2683万亩左右.占全区的25.54%,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614万亩,占35.54%.2011年,二市粮食总产量227亿斤,占内蒙古粮食总产量的50.72%,同时,通辽、赤峰地区也是严重缺水地区.二市水资源总量只有68.73亿立方米,为内蒙古水资源总量的12.59%.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400立方米和240立方米,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8%和21%,内蒙古平均水平的73.53%和44.12%.属极度缺水地区.因此,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充分发挥土地潜在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内蒙古粮食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二市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二)节水农业概况

通辽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70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5%.其中:有效灌溉面积978万亩,占71.38%.在有效灌溉面积中,节水高产高效灌溉面积30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2.1%,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0.98%.通辽市节水高产高效农田主要集中在西辽河、新开河、老哈河流域,农作物品种全部为玉米.

赤峰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40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6.8%.其中:有效灌溉面积690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2%,在有效灌溉面积中.节水高产高效灌溉面积50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7.68%,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3.2%.节水农作物品种主要是玉米.赤峰市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是机电井灌区,大多数灌区分布在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乌力吉沐沦河、教来河流域.全市万亩以上灌区61处,万亩以下灌区234处,是赤峰市粮食主产区.

(三)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带来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益

1.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从通辽市和赤峰市已推广实施的情况来看,实施膜下滴灌技术后,玉米生育期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高产标准,与常规种植区对比,膜下滴灌项目区玉米每亩年平均产量可达900~1000公斤,增产300公斤.以目前玉米销售每市斤1元计算,膜下滴灌项目区玉米每亩增加收入600元.如果二市“十二五”时期计划实施的1300万亩膜下滴灌项目全部建成,可增产粮食约78亿斤以上,农民可实现增收78亿元左右.


2.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生态环境.据统计,通过实施膜下滴灌技术,首先是省水. 平均用水量是大水漫灌的12%,是喷灌的50%,是一般滴灌的70%,二市“十二五”时期规划的1300万亩节水农田全部实施后,可节水近20亿立方米.第二是节肥.“水、肥、药”一体化能将易溶肥直接溶化于水中,随水滴入作物根系土壤中,让植物充分吸收多种营养元素.既达到施肥效果,又避免了资源浪费.第三是改善土壤环境.滴灌的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不会使土壤板结,有效保护了农田生态,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3.大大解放了劳动力,提升了劳动生产率.项目推广区在经营上采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统一选种、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二市的1300万亩节水农田每年可节省人工6500万个.

二、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一)节水农业大有潜力

通辽市和赤峰市的耕地面积总量在4300万亩左右,目前实施膜下滴灌面积为315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7.32%.在常年稳定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也仅有11.74%的农田面积实现了节水灌溉.按照二市“十二五”节水农业规划,到2015年将新建和改造节水农田837万亩,(其中:通辽市657万亩,赤峰市320万亩),届时二市的节水高产高效农田达到13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0%以上,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则达到近50%.按照二市亩均增产600斤计算,到2015二市粮食增产将达到70亿斤左右,届时二市的粮食总产量将增产30%以上.

(二)耕地资源大有作为

通辽市现有旱地或不具备有效灌溉的耕地700万亩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43%.这些耕地的平均亩产在700斤左右.如果采用低压管灌技术,可提高亩均产量85%,达到1300斤,而采用滴灌技术,则可增产到亩均1800~2000斤.

赤峰市的现有耕地中,坡耕地占57%,达到1200万亩,如果将这些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根据当地有关部门对已经实施的坡改耕产量实测,亩均增产可达到600斤.

因此,通辽市和赤峰市现有耕地的增产潜力十分巨大,初步测算,二市现有耕地通过节水措施和坡改耕改造,可增产粮食110亿斤以上,对内蒙古实现粮食增产具有重大意义.

(三)节约水资源前景可观

通辽和赤峰均属严重抽水地区,从水资源总量看,通辽被列为全国110个缺水城市之一,人均和亩均耕地占有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5%和28.6%,从水资源利用看全市农业用水高达29亿立方米,占全市总用水量的88%,灌溉水利用系数仅有0.6~0.65.赤峰市人均水资源量和亩均耕地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和17.2%,在全市38.98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总量中,农业用水占81.6%,灌溉水资源的总量中,农业用水占81.6%,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0.6左右.

实施节水农业可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大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