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策略反思的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654 浏览:45414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199-02

摘 要 :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数学的高考也是以知识为载体、方法为依托、能力为目标来进行的,命题时则是以能力为立意、以方法和知识为素材来进行命题设计的.分析近年的高考试卷中的一些题目,背景新颖、能力要求高、内在联系密切、思维方法灵活.体现了目前新课程理念标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断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 键 词 :高中数学; 解题策略; 例题分析; 反思; 探讨

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总结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以供参考:

1.反思解题

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选用一些错解或错题,进行解题后反思,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解题后思考的重要性.

例题: 设点F(2,0),动点P到y轴的距离为d,则满足条件|PF|-d等于2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答案:y2等于8x和y等于0(x<0)

这道错题的错误的原因是根据题意可直接得:到顶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所有P点的 轨迹为抛物线,从而忽略了P点到y轴的距离应为|x|,而不是x,极易漏掉y等于0(x<0)这个部分而导致错误.解题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2.反思其它解题方法

对于同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启示,从而引出多种不同的解法,通过不同的观察侧面,使我们的思维触角伸向不同的方向,不同层次,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题:已知:a、b、c、d∈R,且a2+ b2 等于 1,c2 + d2 等于 1,求证:

|ac+bd| ≤1

证法 一:(比较法)

∵|ac+bd|≤1

∴- 1≤ac+bd≤1

即 ac+bd≥-1且ac+bd≤1

证法二:(分析法)

要证 |ac+bd|≤1

即证 (ac+bd)2≤1

即证 a2c2+2abcd+b2d2≤1

而 a2 + b2 等于 1,c2 + d2 等于 1

∴ a2c2+2abcd+b2d2≤(a2 + b2)(c2 + d2)

∴(ad-bc)2≥0∵a、b、c、d∈R,

∴ 上式恒成立,即原结论得证.

通过仔细分析、观察,学生会联想到本题是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证明,应想到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和均值不等式来证明此题.

证法三:(均值不等式)

∵ a、b、c、d∈R,

∴ |ac| ≤a2+c22;|bd |≤ b2+d22

∴ |ac + b d|≤|ac| + |bd |≤a2+c22+b2+d22等于 1

∴|ac+bd| ≤ 1.

利用绝对值不等式和均值不等式证明时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 由条件中有两个实数的平方和为1,而三角函数中也有平方和为1,所以可想到利用三角代换来证明.

证法四:(三角换元)

设a等于cosα,b等于sinα,c等于cosβ,d等于sinβ

∴ ac+bd 等于 coscosβ+sinαsinβ等于cos(α-β)

∵ |cos(α-β)|≤1,

∴ | ac+bd|≤1

条件中的平方和与ac+bd,学生会联想到向量中两向量的模和数量积.就能尝试着构造向量去解决本题.

证法五:设m等于(a,b),n等于(c,d)

∵|m|等于a2+b2等于1|n| 等于c2+d2等于1

∴m•,n等于 ac+bd

∵m•,n等于|m|•,|n|•,cosθ

∴ |m•,n|≤|m|•,|n| 等于1

∴ |ac+bd |≤ 1

通过构造向量来解题,培养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联想到均值不等式、三角换元、向量等知识,这样就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生的思维空间也能更广阔,解题更富有灵活性.

3.反思结论或性质

有些题本身可能很简单,但是它的结论或做完这道题目本身用到的性质却有广泛的应用,如果只是让学生仅仅满足于解答题目的本身,而忽视对结论或性质应用的思考、探索.

例题:已知AB是抛物线y2等于2px(p>0)的焦点弦,F为抛物线的焦点,A(x1,y1),B(x2,y2),求证:y1y2等于-p2,x1x2等于p24.

证明:∵抛物线y2等于2px(p>0) 的焦点为F(p2,0),

∴可设直线方程为y等于k(x-p2)(k≠0)

由y2等于2pxy等于k(x-p2)消x得:ky22py-kp2等于0

∴y1y2等于-p2,x1x2等于(y1y2)24p2等于p24.

解题后思考解题过程和结论,探究如果把抛物线的方向改为开口向上,使学生有可能揣测到一类题的解题规律.

4.反思题目变换引申

改变题目的条件,会导出什么新结论;保留题目的条件结论能否进一步加强;条件作类似的变换,结论能扩大到一般等等.富有创造性的全方位思考,常常是学生发现新知识、认识新知识的突破口.

例题:点P在椭圆x24+y2等于1上运动,求定点A(0,2)到动点P的距离|AP|的最大值.

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变换题目,就能引起学生热烈的议论和争论,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得出以下的几种变式练习:变式1:将求|AP|的最大值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式2:将椭圆改为双曲线 x24-y2等于1,结论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式3:将椭圆改为抛物线y2等于2x,结论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式4:已知点P在椭圆x24+y2等于1上运动,定点A(0,a)(a>0),求|AP|的最大值.

5.总结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引导学生通过这种反思,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递进性;也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条件和结论的换位,使学生思维与逆向思维;由多向探索,侧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让学生掌握一类题型的解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认识,真正领悟到数学的思想和知识的结构,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和潜能.参加高考的学生,做题之后更应该反思高考的热点,冷点,创新点,对自己所学习的 知识加以组合,迁移,能融会贯通,就能取得高考的成功.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