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理对唐诗英译意境再现的指导作用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963 浏览:22777

[摘 要] 翻译美学对唐诗英译意境再现有重要的认识和实践指导作用.格式塔心理学对唐诗英译有认识上的指导作用,即审美转换中要注重文本的整体和谐统一,并对微观上的字、词、句、段、篇的转换起制约作用;接受美学和跨文化研究对唐诗英译有实践指导作用,即在意境再现中,译者要有对意象和译文读者审美情感和心理的文化考量.翻译美学能有效解决多年来存在的唐诗英译意境再现问题,促进中华文明在全世界的传播,并提高中国翻译界在世界翻译论坛的地位.

[关 键 词 ] 意境;翻译美学;格式塔心理学;接受美学;跨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3)02-0057-04

一、引言

在我国传统文论中意境最早作为美学范畴被提出来是在唐代,诗人王昌龄曾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1]近代的王国维深入探讨了“意境”的涵义,在《人间词话》等一系列著作中道出对“境界”的精辟理解:“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 气质、神韵末也.等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2]意境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基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前者叫做‘境’,后者叫做‘意’,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意境”[3].

“诗贵意境”,译诗如不能再现其意境,好比“画龙不点睛”,因此唐诗英译意境审美再现很重要,但意境再现是跨语言、跨文化的审美转换,牵涉到中西方审美价值观、审美心理和情感等很多因素,因而意境再现一直是唐诗英译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翻译美学能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作用.

二、翻译美学

国外众多翻译流派同美学的渊源可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泰特勒阿诺德、西塞罗、贺拉斯等译论家都曾提到翻译中要注重美学,但三四十年代后因西方历史和地域原因导致的语言“同根”或“同源”现象致使翻译理论研究出现语言学和文化转向.

我国翻译流派同美学渊源历史悠久,严复的“信、达、雅”之说、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都曾研究意境再现的问题.朱光潜先生认为翻译绕不开美学,在其提出“翻译美学”的术语后,这些年来翻译美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业界内专家、学者对翻译美学的概念、理论框架、翻译实践作了全面而科学地阐述.该学说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译论,中国古典美学的精华仍然是当代翻译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如神与形、意与象、意境、风格等重要命题被保留提炼,并对此进行了更为科学的阐发;吸取了国外先进的翻译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如运用接受美学、跨文化研究、格式塔心理学、认识心理学等理论来阐释翻译的心理机制.对于翻译审美客体的神韵、气势、风骨等美学层面,以往的论述非常模糊,翻译美学在该方面的研究则非常具体,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等学科对翻译审美的心理机制的运作过程、翻译审美的认知图式、翻译中审美再现等问题都作了专门论证,特别是增加了对审美主体之一的译文读者的关照.传统译论一直都忽略了对译文读者的研究,但接受美学理论揭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接受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译文必须要关照读者的“期待视野”.跨文化研究揭示审美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地域性,文化差异导致的中西审美观、审美情感和心理的差异对翻译审美主体之一的译文读者的审美选择有较大影响和制约.

综上所述,当代翻译美学以现代多学科知识为理论支撑,继承发展了传统译论,同时对以往研究不多或未曾有科学论证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补充完善了传统译论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对意境审美再现的核心问题如意境心理认识机制、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中西审美情感和审美观等因素进行了客观科学的研究,因此为翻译中审美跨文化转换问题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法,使之“具有新的理论活力”[4],唐诗英译意境再现因而需以翻译美学为旨归.

三、翻译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与意境审美再现

当代翻译美学理论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其对意境再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认识上的指导作用.

(一)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流派的一种,20世纪初发轫于德国,由韦特海默、科夫卡和柯勒在1912年提出并发展起来.格式塔、格式塔质和格式塔意象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中文音译,意指“形式、图形或完形”[5],在格式塔理论中它是指强调由整体到部分的认知方法.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形式和关系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质,即“格式塔质”.具体而言,翻译文本是由语言和句法等成分组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有机整体,它不是简单的语言成分的叠加,而是言、象、意和结构的高度整合,即格式塔质.文本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包含有语言信息以外的美感因素,译者在阅读和理解原文本过程中有语言认识和美感体验双重活动.译者在理解和接受原文时首先建构一个认识图式——具有格式塔质的整体意象,即“格式塔意象”,然后再用译文语言将此意象再造[6].格式塔意象概念建立在传统的文学象征或隐喻意义上的意象基础上,将文学意义上的意象纳入格式塔心理学的框架.它是个体意象的整合,具有一种完整性或整体性的特质.格式塔意象同意境有惊人相似的方面:

1.组成成分类似

刘禹锡曾道“境生于象外”[7],即意境由意象组成却超越意象之外.意象仿若单个水滴, 意境则似云朵,无数水滴组成云,绚烂多彩、飘逸百态远超过了水滴的单一,二者间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意境和格式塔意象都是由个体意象整合而成,源于意象又高于意象,整体超越个体之和,在这一点上,意境作为传统诗学概念与格式塔意象内涵相吻合. 2.美学成分相似

原文读者从格式塔意象中领悟到的美学成分包括“轮廓”( contour) 和“心境”(mood) ,前者是文本中描绘出的气氛,后者是因文本而引起的情感或心境,二者合二为一则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受和印象.“轮廓”和“境”相似,“心境”与“意”类似.比较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构成和美学成分后会发现,它们都是由单个的意象组成,整体效果超出个体之和;它们拥有相似的美学成分,都是主观的情与客观对象在宏观上的结合,因此可以认为格式塔意象基本等同于意境.

(二)格式塔意象理论对意境再现的认识指导作用

格式塔意象理论对唐诗英译意境审美再现认识上的指导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格式塔意象理论有助于译文的和谐统一

该理论认为整体建构在个体之上, 个体在整体中实现意义;个体影响整体表现力, 整体决定个体的取舍,并具有绝对的优先权.具体而言,文本是由各个成分综合而成的具格式塔质的有机统一体,诗歌翻译是从格式塔意象的宏观转换到微观的意象塑造、词语选择的过程;翻译的基本单位是意象而不是词句,原诗意象的再造比语言层面的对等更为重要,要注重宏观层面的自然和谐和统一,单纯追求语言层面的对等可能会损害格式塔意象的整体艺术效果.

2.格式塔意象理论对意境再现过程中的形式系统有制约作用

意境再现中一些语音、文字、句段篇等微观形式的系统重组是格式塔意象再现的基础,词语的意义和感彩的确定受译文中特定的格式塔意象和语境制约.“格式塔意象在译文中的再造体现在各个局部词语的有机结合;同时各个局部的作用又依附于它所从属的整体意象”[8].

3.格式塔意象理论有助于原文美学成分的整体有效再现

格式塔意象是译者在理解原文过程中建立的对整体的审美体验,译文再造也是格式塔美学成分和结构的完整转换的过程, 使译文仿佛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呈现在译文读者面前,译文产生的效果同原文是高度的美学对等.

四、翻译美学接受美学理论、跨文化研究与意境审美再现

在翻译实践的微观处理上,当代翻译美学中的接受美学理论和跨文化研究则起到了实践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两个关键维度上的处理:意象审美再现的文化考量和对译语读者审美情感和心理的关照.

(一)意象审美再现的文化考量

意象是“作家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物、景、境)的结合,或情之于文的‘赋形’”[9].具体而言,意象的“象”指含有情意的物象,是诗人通过内心观照,在竭尽心智、“立象尽意”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美”,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中的融汇与显现,常常是“意”中之“象”或“象”在“意”中.晋代文论家陆机提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10]是审美大忌;南朝刘勰也强调意象在审美中的重要性,提出“窥意象而运斤”是“致文之首术”[11];明代胡应麟也提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12].意境是基于具体物象之外的一种心理感受,是诗人对意象产生的微妙、独特的内心观照并进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和情景一体的艺术空间,意象是意境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

意象经过思维的取舍与加工,是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的产物[13],精心的物象选择为艺术家的主观情志提供了娴洽至善的形式依托. 意象能激起审美主体的联想、想象等活动,它同审美主体的审美前结构、文化、历史等综合因素密切相关.跨文化研究揭示,文学创作中诗人选取的意象的联想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传承性,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具有特定的文化特征.往往在原语读者心中引起的想象和联想并不一定能在译语读者心中唤起同样的情感或联想,因而严重影响对译文的理解和对意境的领悟.因此,译文再造中的意象再现不是原文本人物、物体形象的简单复制,对意象联想要有文化方面的考量.

例如,无论东西方都对春天和冬天的联想相同,所以中国读者对广为人知的英诗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内涵很容易理解,但我国唐诗中月亮、杨柳等意象表相思,而西方则没有这种联想.还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内涵和联想.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被译为:The crystal dew is glittering at my feet. / The moon sheds, as of old, her silvery light. “译者Giles不了解其中道理,却将‘今夜’、‘故乡’略去,丢失了明月与思乡的关系”[14].又如李白的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被John Turner翻译为:Mid April mists and blossoms go, 庞德翻译为:The oke-flowers are burred over the river(其中“烟花”被译成“冒烟的花”).两位外国诗人都将“扬州”略去未译,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地名,却不知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意象.“扬州”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诗中不仅是一个风光旖旎、经济繁荣的城市,更是一个他们向往的去处,一个令他们销魂的所在.有学者指出该“千古丽句”其丽正在于“烟花三月”——风光最美之时前往“扬州”这一繁华花柳之地,时与地二者缺一不可. 倘若两位诗人知道唐朝扬州的盛况和历史,就不会这样处理了[15].

(二)译语读者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的关照

唐诗英译意境审美再现还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审美情感、审美心理等.“根据接受美学的原理,‘期待视野’是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式或先在结构,涉及到读者既有的阅读经验以及社会、人生经验等‘期待视野’决定着读者对接受对象——文本的选择.只有符合读者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的文本,才能吸引读者,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16].也就是说“期待视野”会决定译语读者的审美选择,审美价值观不同选择也会不一样.

唐诗英译中翻译审美主体一般要在对原语文本的词语意蕴、意象等的感知基础上形成表象,并进一步形成知觉,然后进入了悟阶段,即理解原诗的意境,最后才进入审美再现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翻译审美客体实际上既是原语文本也是目的语文本.审美主体要考虑到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尽量使译文同译语读者的“视野融合”,即唐诗英译意境再现中翻译审美主体要考虑译语读者的审美情感和心理. 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是翻译审美主体审美价值观的体现,同审美主体所处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英语国家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同我国的有较大不同,如中西方在意象审美方面有很大差异,英语中耐人寻味的意象美常常不是东方式的诗情画意,不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情人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极具思乡情怀的游子,也很少描画“天生我才必有用”抒发壮志的豪放男儿.西方意象构建常常集中于以个性化的方式铺展某个事件,从中彰显事件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纠葛,或通常专注于过程描写而让读者自己去拾掇结局.此外,中国的意象美通常用画面含隐情思,西方的意象美通常用人物启迪思考,因此理想的意象美应是东西融合,展现既包含情思又能启迪思考的“优化意象”,从而促进双方的“视野融合”.

此外,中国人的审美情感基本上以人格论为基石,而西方人基本上以人性论为基石.如中国古诗中赞赏“山间明月,醉心于平沙落雁、远浦归航,寄意于杨柳岸晓风残月,托怀于夜雨,古刹晚钟”[17].“中国古代的高雅士人追求的是一种隽永清逸的灵肉安适等”[18].而“西方人的审美情感则往往任由情理、情性、冲撞等西方的艺术回避多愁善感,宁愿讴歌在潇洒中死去的决斗(例如奥列金),赞美被拷问的灵魂(例如哈姆雷特),以及欣赏在逍遥榻上虚脱而逝的自我(例如浮士德),等等”[19].因此根据英语国家读者的审美观,他们会认为上例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表达浓浓思乡情的两句诗是多愁善感,并不是很欣赏这种感情,谈不上什么美感,更不值得讴歌.

在审美情感的指向上,除了对自然美的共同憧憬以外,中西方也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人对德政的憧憬之情几乎从未泯灭;而西方则更多的是寄希望于宗教带来的改革,试图借宗教之力保护自己的纯良.中国人很重视乡土情乃至家乡父老的期待;而西方人则很少表现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的儿女情长.中国人对真善美的向往接近女性的坚贞执着;而西方人则更多的表现为大声疾呼或刚烈的维护.

因此,唐诗英译意境再现时,翻译主体必须要考虑到译语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否则很难在译语读者心中唤起同原语读者心中一样的美感,达到“同声相应”和“同美其美”的效果.

五、结论

今天我国国力强盛,“中文热”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同时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致使全球文化呈大融合之势.世界性寓于民族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华夏文明的瑰宝——唐诗的对外传播是中华民族“文化输出”的战略之重.一直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处于世界翻译论坛的主流和霸权地位,中国翻译界对西方翻译理论是亦步亦趋,但实践证明,西方翻译理论对“同根”或“同源”语系中翻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更为有效.中国翻译界想在世界译坛拥有发言权,必须要有适合我国国情的翻译理论,而翻译美学以中国传统译论为基础,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为唐诗英译意境再现提供了科学全面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方法.唐诗对外的传播会大力促进华夏文明在全世界的“文化输出”,将极大提高我国翻译界在世界翻译论坛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p88.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p1.

[3]赵则诚等.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词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p640.

[4]刘宓庆.刘宓庆翻译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p2.

[5]J. P. Chapl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M].New York: Dell Publishing,1985.p193.

[6]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 2000(1):p26~30.

[7]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叁)·隋唐五代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p429.

[8]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 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 p55~56.

[9]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p156.

[10][西晋]陆机.大中华文库:文赋 二十四诗品(汉英对照)[M]. [美]哈米尔英译,张宗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p1.

[11][南朝梁]刘勰.古典名著聚珍文库:文心雕龙[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1.p93.

[12][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p53.


[13][15]张友平.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象及英译问题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 2003(4): p207~218.

[14]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p133.

[16]刘凤梅.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2): p23~26.

[17][18][19]刘宓庆,张艳.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p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