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生50米跑速度的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54 浏览:13842

摘 要:旨在对中学生50米跑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在大多数途中跑教学中,通常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学习跑的专门练习和做大量的辅助练习,再进行完整跑技术的练习.分别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重点利用海绵块的跑格式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性教学,对所得出来的成绩进行比较,来说明跑格式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动作技术完善,成绩提高得更快.

关 键 词 :跑格;速度;教学方法

随着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学校体育面临着众多的问题需要人们去探讨、研究,寻求可行的方法.50米跑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提高速度素质、灵敏和协调素质,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跑的能力,所以,它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行中考体育加试十几年来,50米一直作为一个测试的项目.由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出,中考不再是固定的几项,而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但50米仍是多数学生所选考试项目之一.为了能尽快地提高50米跑的成绩,并结合体育加试的要求,我将对此进行实验.

短跑教学说起来很容易,通常可以理解为:提高教师课上所布置的联系内容,让学生不断地练习,最终提高快速跑的能力.但要真正做到在一定的教学课时数内,让学生的速度潜能得到全面研发,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虽体会到传统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信息反馈慢,忽视了个别对待的原则,学生提高成绩较慢;辅助练习多,完整练习少,不利于完整技术环节的衔接等等.而利用海绵块进行跑格式教学方法,是以完整途中跑技术教学为主与个别对待相结合,从而掌握和改进途中跑技术,尽快提高50米的跑成绩.因此,我对50米跑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并实验.

一、研究对象

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初二(14)、初二(15)班男生各15名,共30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阅读有关提高中学生速度的文献资料,结合实验进行综合分析.

2.实验法

对两个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跑格式教学法进行途中跑教学,课堂5次,课外5次,从50米成绩提高的幅度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1.传统教学法

(1)传统教学法简介

对初二(15)班15名男生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顺序是:先学习分解摆臂技术和辅助练习,再进行完整练习.从摆臂练习开始,要求自然放松、协调、前后摆到位;学习跑的专门练习,进行小步跑、高抬腿跑、后瞪跑,小步跑要求大腿积极下压、鞭打,扒地迅速有力,步幅小、频率快,动作放松;高抬腿要求摆动腿,大腿充分高抬,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上体稍前倾;后瞪跑时要求髋、膝、踝、趾完全伸直.

学生通过一些细节动作教学后,进行中速跑50~60米.教师在练习中指出学生的错误动作,让学生加以改正.在后面的教学中我还让学生进行加速跑40~60米练习,专门练习后转加速跑50~60米,放松跑60~80米,要求跑的动作自然、放松,步幅开阔,摆动腿折叠、高抬,带髋前摆,支撑腿充分后瞪,蹬摆配合协调.

(2)采用传统教学法50米跑前后成绩对比

注:提高率等于(教学后平均成绩得分-教学前平均成绩得分)/教学前平均成绩得分,初中体育加试50米满分成绩为7.8 s.

2.跑格式教学法

(1)跑格式教学法简介

跑格式教学法是以程序教学为模式,即:建立完整概念—学习完整技术—解决重要技术环节,改进完善动作细节,提高50米跑成绩.

根据每个学生的技术特点,有的为了提高步频,有的为了增大步长,我将海绵块的距离大体分为两组摆放,每组各有16块海绵块,一组建立为170 cm,另一组为200 cm,按一字行直线排列.起跑线与第一个海绵块距离20米,学生用站立式起跑开始,使学生在固定的距离上跑完海绵块,全程距离为60米.

①让学生跑过设定的海绵距离的全程跑,让其体会动作后,立即教他们正确的摆臂、重心稍微前倾、身体平稳、抬腿、用力后瞪的技术,此阶段只要求学生粗略形成完整的途中跑技术动作.

②学生形成正确的途中跑技术动作后,安排成绩优劣的各一名学生试跑,让学生观察分析在都能基本完成途中跑动作时,为什么跑得快慢不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加快步频、增大步幅相结合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此阶段以加强和改进途中跑技术为主.

③海绵块的距离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使他们能增大步幅或加快步频,完善途中跑动作,此阶段应注意个别对待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加强薄弱环节训练,提出不同要求,完善技术细节.这个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按各自的实际情况,自我锻炼,自我完善,努力进取.

(2)采用跑格式教学法50米跑前后成绩对比

注:提高率等于(教学后平均成绩得分-教学前平均成绩得分)/教学前平均成绩得分,初中体育加试50米满分成绩为7.8 s.

3.两种教学方法比较分析

(1)成绩分析

分别从两个班各挑选15名男生进行实验,从上面表一、表二中的30名同学、50米跑的成绩和得分来看,经过传统教学方法和跑格式教学方法后,成绩普遍都有一定的提高.采用传统教学法和跑格式教学法前初二(15)、(14)班各15名男生50米跑平均成绩均为7.9 s和8.0 s,平均得分为86分和85分;通过教学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平均成绩为7.7 s,平均得分是89分,提高率为3.5%;而采用跑格式教学法的平均成绩是7.5 s,平均得分为94分,提高率为10.6%.

而从中考的成绩评分标准来看,男生50米跑成绩满分为7.8 s,教学前两个班的中考满分率均为47%和34%,经过教学后,初二(14)班的满分率达到87%,初二(15)班的满分率则只有67%.

从以上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跑格式教学法所提高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的成绩.由于跑格式教学法练习的都是60米的距离,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跑的能力.因此跑格式教学法要比传统教学法手段更适合中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50米跑的成绩.

(2)动作技术分析

学生通过跑格式教学,在实践中体会了如何运用加速跑的高步频来增加步长,或通过固定步长来提高步频.由于反复的练习,建立了短跑的动作概念,在跑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步长和步频提高了,成绩提高也就快了.而采用传统教学法,学生在技术动作上光做那些辅助的练习,步长和步频改进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成绩提高的也就慢.

(3)学生兴趣分析

采用传统教学法,学生多次重复练习那些枯燥乏味的动作,时间过长便逐渐产生了厌倦情绪,影响了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跑格式教学的第一次课就让学生学习跑格式途中跑的完整练习,学生练习自觉性及兴趣高,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诱导,激发了学生自主练习,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学形式的改革,使学生在思想上进一步懂得:要提高运动成绩,发展身体素质是基础,掌握运动技能是关键,从而调动了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热情.在50米跑的教学中,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全面地教会学生掌握好每一个阶段的技术.

跑格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教学实践上看,是比较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它打破了单调乏味的传统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练习兴趣,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不仅能较快地提高步频和增大步长,成绩提高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