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中“被”的语言学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607 浏览:143131

摘 要 :流行于网络的新语法现象“被XX”的构成可分为由无宾语结构[NP1V1]经过被动转换构成的[NP1V1 被(NP2)V1]和由单宾语结构[NP1V2NP2]经过被动转换构成的[NP1V1被(NP2)V2]两类,这种语法现象的产生是合理的,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语言本身的经济性和网络文化的自主性.

关 键 词 :“被”,网络文化,语言学

从网络和报刊上搜集到的“被XX”的语料分析来看,“被”的后接成分可以分为三类,VP(动词短语)、NP(名词)、A(形容词).其中,动词短语中可以具体分析出动词、动宾结构、动补结构.本文从动词短语所能联系的名词数量对“被XX”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由无宾语结构[NP1V1]经过被动转换构成的[NP1V1被(NP2)V1]结构和由单宾语结构[NP1V2NP2]经过被动转换构成的[NP1V1被(NP2)V2]结构.

一、“被”+VP

(一)由无宾语结构[NP1V1] 转换而来的[NP1V1被(NP2)V1]结构

能进入此类结构中的V都是不及物动词,包括典型的不及物动词、动宾结构、动补结构.

1.[NP1V1被(NP2)+典型的不及物动词]

网络上出现并符合这类动词的有、自愿、退休、恋爱、下降等.如:

(1)死者有没有可能是“被”(东方网2009-12-15)

(2)升学压力阻断学校课改周末学生“被自愿”补课(大河网2009-12-14)

(3)我“被退休”十几年(许霞客1963的博客2009-08-16)

(4)“被时代”五大牺牲者刘翔被恋爱郭霍被悔婚(腾讯网2009-12-19)

结构上,V多为双音节动词,其中,“”“自愿”“退休”“恋爱”“悔婚”为典型的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任何宾语.这类动词进入“被”字句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而在“被XX”格式中,不及物动词的进入给“被”字句注入了新的内容,表示新的内涵.从语义关系来看,“”“自愿”“退休”“恋爱”“悔婚”这类动词本身具备[+自愿性]的语义特征,而进入“被XX”之后,由于“被”的语义特征便使得“被XX”具备了[-自愿性]的语义特征.

从句法关系上看,“被”“被自愿”“被退休”“被恋爱”“被悔婚”这类格式进入句子结构中的位置和搭配关系与“”“自愿”“退休”“恋爱”“悔婚”相同,即经过转换而来的[NP1V1被(NP2)V1]格式与转换前的由无宾语结构[NP1V1]在句法关系上是相同的.“”和“被”在句子中都做宾语,“自愿”和“被自愿”、“退休”和“被退休”、“恋爱”和“被恋爱”、“悔婚”和“被悔婚”在句中都做谓语成分.

死者有没有可能是→死者有没有可能是“被”

升学压力阻断学校课改周末学生自愿补课→升学压力阻断学校课改 周末学生“被自愿”补课

我退休十几年→我“被退休”十几年

刘翔恋爱郭霍悔婚→刘翔被恋爱郭霍被悔婚

2.[NP1V1被(NP2)+动宾结构]

符合这类动宾结构的词有就业、失业、、下岗、降薪、钓鱼(执法)、捐款等.如:

(5)企业“被倒闭”,员工“被失业”伤害了谁的利益(奥一论坛2009-08-31)

(6)东星航空重组方轮番登场遭被下岗员工质疑(新京报2009-08-24)

(7)工资指导线下调引发“被降薪”(华夏时报2009-08-16)

(8)政府向“被钓鱼者”道歉之后能否彻底折断“鱼竿”(华声在线2009-10-29)

(9)在企业涨价冲击之下,在听证制度形同虚设之下,民意“被代表”是必然的,“被一致同意涨价”不可避免,剩下的只是如何“被”.(燕赵都市报2009-12-18)

以上例句中的此类动词是由动宾结构构成的,其中 “失业”“下岗”“降薪”为动宾式离合词,结构比较凝固,中间不容易插入其他成分,“钓鱼”是动宾短语,中间可以插入其他句法成分.在句法关系上,“被XX”在句中以充当谓语为主,例如(5),这是由“被”的后接成分影响的.也有一部分在句中充当定语、宾语和主语,例如(6)中的“被下岗”修饰“员工”,做定语,(7)中的“被降薪”做“引发”的宾语,(9)中的“被一致同意涨价”在句中做主语.

3.[NP1V1被(NP2)+动补结构]

符合此类结构的动补结构为:增长等.

(10)工资谁“被增长”谁“真增长”(人民网2009-11-19)

(二)由单宾语结构[NP1V2NP2]经过被动转换构成的[NP1V1被(NP2)V2]结构

符合这类格式的及物动词有代表、统计、阅读、同意等.

而“代表”“统计”“阅读”作为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但是由于其动作性不强而不能进入“被”字句中.然而,在“被XX”格式中,不能进入“被”字句的及物动词却进入了“被XX”格式中.这是此类动词的非常规运用.如:

(11)哈尔滨市民“被代表”听证会忽悠老百姓(搜狐新闻2009-12-11)

(12)67%赞成“汉字整形”汉字难逃“被统计”(光明网-中华读书报2009-08-27)

(13)文章“被阅读”,思维可不能被框住(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09-10-28)

(14)只有听证会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让民众真正说出自己的声音,民众才能避免被代表、被同意.(燕赵都市报2009-12-18)

“代表”“统计”“阅读”这类动词可以联系两个名词,即可组成单宾语结构:[NP1V2NP2].而在“被XX”结构中,动词的后置成分NP2前移,成为“被”的主语,NP1被隐去,成为空宾语.根据空语类理论,下列句子中的t为语迹,P为隐含:

(听证会) 代表哈尔滨市民→哈尔滨市民i“被(Pj)代表”(ti)

(统计者)统计汉字→汉字i难逃“被(Pj)统计”(ti)

(阅读者)阅读文章→文章i“被(Pj)阅读”(ti)

从语义特征上来看,“代表”“统计”“阅读”具有[+真实性]的特征,进入“被XX”结构中之后,由于“被”的语义具有不符合规范性,使得“被XX”同样具备了[-真实性]的特征.“被”的主语多由受事性的名词充当,也有部分如“汉字”“文章”由工具宾语转变而来的名词充当主语.经过被动转换后的宾语空位实质上是一种抽象表达,因此这里的空宾语具有[+未知性]的语义特征.“被XX”中施动的缺失是网民对受事群体的无奈,也是公民意识的觉醒.

由无宾语结构[NP1V1]转换而来的[NP1V1被(NP2)V1]结构与由单宾语结构[NP1V2NP2]经过被动转换构成的[NP1V1被(NP2)V2]结构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被”的后接成分不同,V1为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只能联系一个名词性成分,是一价动词,V2为及物动词,能联系两个名词性成分,是二价动词.

第二,两个结构看似相同,而[NP1V1被(NP2)V1]的原型结构[NP1V1]中不存在一个NP2,而转换为被动式之后,可以在“被”后补充出一个施动者,是为了使句子产生矛盾性,突出主体在强大的施动者面前权利被剥夺和压制,也是网友对这种情况的反思和无奈.如:

(15)你被就业了吗(热词榜2009-07-21)→(16)学生被学校就业了.(天涯来吧2009-08-03)

而由单宾语结构[NP1V2NP2]中原本存在一个施事性名词NP1,经过被动转换成[NP2V1被(NP1)V2]之后,NP1转变为受事成分,而这时的NP1大多数情况下是被省略的.施动者的空位反映了受动者被一种无形的束缚力所限制而造成一种虚检测扭曲的现象.如:

听证会代表民众(的利益)→(17)水价听证,民众为何总是“被代表”(新京报2009-12-22)

二、“被”+NP

由[NP2]经过被动转换构成的[(NP1)被(NP2)NP3]格式,能进入这个格式中的名词有全勤、合同、小康、富裕、临时、平均、高铁等.如:

(18)“被合同”如何才能被杜绝 (如皋老乡会2009-08-23)

(19)泰兴人,你会不会“被小康”(羌溪花园论坛2009-09-10)

(20)喜闻“北京已达上中等国家富裕水平”老百姓又“被富裕”了一回(中金在线/财经编辑部2009-09-01)


(21)出事后,干部被单位“临时”了与大学生被学校“就业”了有某种相像!(人民网2009-07-29)

虽然大部分进入“被XX”格式中是动词结构,一些名词也能进入这种格式.名词作为体词,本身并不具备动作性,而进入“被XX”时候也带有了动词的某些特征,这其实是由于[(NP1)被NP2]中“被”与NP2之间被省略了受NP2支配的动作即V2:

被合同→被(签订)合同

被小康→被(走上)小康(道路)

被临时→被(当做)临时(工)

对动词的省略是由于语言具有经济性,网络文化具有自主性,网友将本来只有动词才能进入的被动句加入了名词的成分,也是语言生成性的体现,一种新的语法现象只有具备普遍性才有可能被认定为合理的.

三、“被”+A

由[A]经过被动转换构成的[NP1被(NP2)A]格式,能进入这个格式中的形容词有和谐、幸福、开心、繁荣、强大等.如:

(22)被和谐的申花新闻(同济网论坛2009-07-10)

(23)恭喜北京人,统计局让你们“被幸福”!(人民网2009-09-01)

(24)北京以0.5个百分点的优势超越上海,摘得中国“最开心城市”的桂冠,网友戏称“被开心”.(SOSO百科)

这类进入“被XX”格式中的形容词大多为性质形容词,本身不能用于被动句中,而在网络中被运用得极为广泛,这也是基于语言的经济性和网络文化的自主性特点决定的.用于“被XX”中的形容词大多是有出处的,如 “被和谐”来源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被幸福”“被开心”则来源于调研部门对公众的调查统计遭到网友的置疑.由于这些“被XX”格式具有极强的生成性,社会生活中凡是有损于公民权利的现象都会迅速进入此格式中,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这种语法形式是合理的,而其表现出的现实意义却值得深思.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