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博物馆电子档案的保存与维护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70 浏览:20264

摘 要: 博物馆电子档案这种数字化的存储方式,不仅压缩了存储空间,而且方便利用者查询,改进组织形式、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的利用范围然而,对电子档案来说,则需要依据其特性进行保存与维护,以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可靠,使电子档案能够长期地处于可理解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

关 键 词 : 博物馆; 电子档案; 保存; 维护

中图分类号: G2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076-01

博物馆电子档案是博物馆将长期积累的藏品、图书、期刊、文献、研究成果、声音、影像等多媒体资料,通过各种数字设备进行系统的数字化而形成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存储和处理.这种数字化的存储方式,不仅压缩了存储空间,而且方便利用者查询,改进组织形式、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的利用范围.利用者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让办公自动化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自由组合分类.通过计算机系统,一份档案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地方被多人使用,突破了纸质档案在使用上的局限性,提高了档案的使用价值.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博物馆信息交流的方式和载体发生深刻变化.博物馆电子文件载体主要有磁带、磁盘、光盘等,电子文件信息以数字编码记录于载体上肉眼无法分辨.电子档案相比传统的纸质文档,突出的弊端是:不稳定性及不安全性.由于电子档案内容与形式的独立性,它具有比纸质档案更不稳定的因素.其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更难以保证.在档案的原始性方面,电子档案的原始性不易判断和确认.随着网络化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也给电子档案信息的网络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电子档案的上述特性给电子档案的利用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及时、准确、科学、妥善保管好博物馆电子档案,确保其不被丢失、遗忘成为了我们档案工作者和计算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工作职责.电子档案不同于纸质档案,特别是电子档案的特性,决定其保存与维护的复杂性.在纸质档案的保存上,人们往往只是防霉、防蛀、对破损纸张的修裱加固和对扩散字迹的恢复等方面下功夫,或进行一些必要的缩微、复印等复制工作.然而,对电子档案来说,则需要依据其特性进行保存与维护,以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可靠,使电子档案能够长期地处于可理解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因此,解决电子档案的维护保管、科学应用亦势在必行.

一、电子档案载体的保存环境要求

电子档案的保存首先应要求具备一个适合电子档案载体保存的环境.电子档案载体的保管环境一般情况下,电子档案是以脱机方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上,所以,要建立―个适合于磁、光介质保存的环境,诸如温湿度的控制,库房温度应控制在17℃~20℃之间,相参温度应控制在35%~45%之间存放载体的柜、架及库房应达到的有关标准的要求,载体应直立排放、并满足避光、防尘、防变形的要求,远离强磁场和有害气体等.

二、电子档案载体进行有效的的检测与维护

(一)电子档案载体,特别是磁性载体,极易受到保存环境的影响.因此,对所保存的电子档案载体,必须进行定期有效有检测、维护和拷贝,以确保电子档案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所以定期检测应一年进行一次,可采用等距抽样或随机抽样的方法,其抽样时要不少于10%为宜,以一个逻辑卷为一个单位.首先进行外观检查,确认载体表面是否有物理损坏或变形,外表涂层是否清洁及有无霉斑出现等.然后进行逻辑检测,采用专用或自行编制检测软件对载体上的信息进行读写校验.通过检测发现有出错的载体,须进行有效的修正或更新.应每四年拷贝一次,且原载体继续保留的时间不少干四年.对于电子档案的检测与维护,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因为任何一次误操作,都可能使保存的电子档案遭到人为损害,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拷贝利用手续,对电子档案的检测、维护、拷贝等操作过程进行记录,提供利用者和利用者双方应对提供拷贝的内容进行确认,并对使用载体的类型、数量、使用时间、最后回收期限及双方责任人等情况进行登记.系统可根据这些登录信息进行自动管理,以便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拷贝的利用情况,并对已回收期限的拷贝提出催还清单. 避免发生人为的误操作或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对电子档案室载体进行保存、检测、维护和拷贝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电子档案入库存时,应进行有效的检验,保证无物理损伤,表面清洁,无电子计算机病毒感染.

2.在对电子档案进行检测、拷贝等操作时,应先用有效手段,对其驱动设备进行测试,使所有同电子档案相关的操作,都在驱动设备可靠、完好的状态下进行.

3.对电子档案载体进行电子计算机读取检测和拷贝时,应先对所用设备进行电子计算机病毒检查和消毒处理,以避免在上述操作中感染病毒.

4.对所保存的电子档案,应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拷贝,并存放要不同地方,以防止自然灾害或保存环境变化带来的损毁.

5.对电子档案进行检测与维护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与考核.

6.所有对电子档案检测与维护的操作,必须在责任人的授权和监督下方能进行.

7.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双套制”,即在保存电子文件的同时,把电子文件以硬拷贝输出形成纸质文件保存.两种载体档案并存要特别注意两种档案内容上的一致性,在电子档案著录、编号、签署、更改、更新时应注意保证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相符.

(二)电子档案的内容是以数码形式存储于各种载体上的,在以后的利用中,必须依赖干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平台将电子档案的内容,还原成人们能够直接阅读的格式进行显示.这对于电子档案而言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因为,电子档案来自各个方而,往往是在不同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上形成的,且在内容的格式编排上也不尽―致,这种在技术和形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在以后还原时,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的不同.而电子档案在形成时所依赖的技术,往往是已经过时的技术,这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此,除对电子挡案本身进行很好的保存外,还必须对其所依赖的技术及数据结构和相关定义参数等加以保存,或采用其他方法和技术力加以转换.


(三)要保证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电子档案,必须以原始形成的格式进行还原显示.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是使用具有“显形”功能的专用软件;二是借助于支持显示的标准化代码;三是保存原始档案的电子图像;三是保存电子档案的纸质拷贝件或制成缩微品,因为这是最为稳妥的永久保存方法.

总之,博物馆电子档案的有效保存与维护,是―项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因而,在对电子档案的保存与维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设备、技术、人员及电子档案的特点等综合条件,来制定技术方案和工作模式,并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可靠,能够永久地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的世纪.对于新世纪的博物馆而言,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只有抓住电子技术,在加强自身、研究、宣传及教育等功能的基础上,将自身累积的丰富知识加以广泛传播,这是信息时代赋予博物馆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