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站月报表的审核方法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121 浏览:131445

【摘 要】就报表预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大量的实例,谈谈一般站地面报表的审核方法,希望能把我们的经验、体会与同行进行交流,给各台站报表预审质量的提高带来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 键 词 】一般站;月报表;常见错误解析;审核方法

引言:地面测报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和地面测报软件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各气象要素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加之测报软件OSO 2004的强大审核功能,极大地减轻了测报人员预审强度.但地面报表的预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对其的预审仅靠微机审核是远远不够的,微机仅能对月报表中单一的气象要素数据进行审核,而对云、能见度、天气现象之间的配合进行对比审核很难做到,这就需要我们靠人工来完成.因此,在报表的预审工作中应采用人机相结合的方法,找到报表审核的切入点,从切入点出发是我们审核的关键.

一、充分利用机审程序

这部分主要是针对A、J文件进行的审核,格检审核A、J文件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有的较为少见,有的经常发生,必须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保证数据文件和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下面结合我站的具体情况,谈谈A、J文件的预审.

首先要合理建立适合本地气候特点的审核规则库.按审核规则库的要求,认真设置好本站气象要素的气候极限值,日变化最大值,同一要素不同时次比较值,相关要素比较判断值等.审核规则库参数设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最终机审输出结果,参数设置尺度过宽,可能引起漏审,设置过窄,非疑误信息增多.

1.数据文件格式检查

(1)检查首行信息是否符合本站参数要求:主要检查该行记录长度是否正确,字符是否为非法,数据分隔符位置是否正确等.

(2)数据文件内部格式错误:该错误一般发生在文件中该要素有多行,少行,数据文件首部参数与某要素方式位不符,记录非法结束,日末、月末无结束符,数据中有非法字符等.可能是由于直接更改记录或者在复制相同说明时而产生的,可通过修改文件相关内容后点击“存盘”来解决.

2.数据文件记录预审

(1)要素变化异常:主要是气压、气温、0-20cm地温等要素的记录.有时要素变化剧烈可能是由于有系统过境,有时则是传感器出现故障.应认真分析辨别.

(2)各要素自身的矛盾:主要表现是雾对日照时数的影响,如:当出现雾且天空不可辨时,却有日照,日照记录与日出、日落时间矛盾等;气温在0℃以下没有结冰现象等.

(3)极值的错误:包括出现时间与对应时次记录不一致,与正点记录矛盾,与正点记录中挑取的最高(低)值要低(高)的太多.出现此种情况时应查看相关的B、Z文件,对文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核对修改并保存.

(4)天气现象的错误:这类错误包括,记录不完整,代码错误,起止时间格式错误.

二、通过人工对各气象要素的预审

由于目前自动站是由定时自动观测和定时人工观测相结合的,因此,在每月结束后,首先要对气薄-1中的所有人工观测项目进行一一核对审核,确保在制作月报表前人工观测记录的正确.

1.云的审核

(1)审核各定时云量、状之间的配合:根据总、低云量查看云状记录顺序.

例:某站某日14时记录:云量:10-/5云状:Cu hum;Ci fil; Fc; Sc tra.

分析:可以看出,14时云状记录有疑误,但是在格检审核A文件的时候并没有相关信息的提示.正确的记录应改为:Ci fil; Cu hum; Fc; Sc tra.

(2)审核云状演变规律是否与天气现象记录相符:一般情况下,波状云对应的降水量一般较小;较大的普通降水或连续的普通降水多降自层状云;阵性降水常见于Cbcap、Cucong、Sccug、Accug;而毛毛雨多降自St和雾.

例:某站某日20时记录:云量:10/0 云状:Ac op.

天气现象:雷暴 18:44—19:40, 阵雨 18:50—19:33,大风:18:52-18:53, 飑:18:54-18:59.

分析:可以看出,20时的云状记录有疑误,因为云的观测时间是从19:45分开始,而雷暴和阵雨是在定时观测前几分停止的,根据云的演变趋势,Cb云不可能消散得如此之快,而演变成只有普通的降水云层,但是在软件审核A文件时,没有对应的疑误信息提示.因此该时次云的记录应改为对流性云.

(3)注意一些单独存在但不宜记10成的云状,如Cuhum、Fc.在总量较大时,二者可共存.降水云层之下通常伴有Fn.

(4)一些特殊天气条件下云状、云量的记录.

2.能见度的预审

(1)审核是否漏记视程障碍现象:如20-08时、08-20时夜间栏转白天栏、白天栏转夜间栏的边界上,当能见度小于10.0km时,当日白天和次日夜间应该有相应的视程障碍现象对应,强降水时除外.

(2)审核视程障碍现象与能见度是否匹配:例如在观测时出现霾,轻雾等,有效能见度应<10.0km.

简单介绍一些视程障碍现象是水汽还是干尘粒的判定指标:相对湿度判别法

轻雾和霾:(vv:能见度,u:相对湿度,u’:霾的湿度指标,等于:轻雾,∞:霾)

A:当vv<10.0km;

B:u>80%时,记 等于(≡),u<60%时,记∞

当u在60%—80%时,u’等于80—v2/5来计算

如果u

(3)检查是否漏记最小能见度:当观测到除扬沙、轻雾外的其它7种视程障碍现象<1.0km时,都应记录一天中最小能见度.

3.天气现象的审核

(1)检查是否有漏记天气现象的记录:应避免“没有看到的就可以不记”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对于一般站夜间不守班的特殊情况,夜间栏的天气现象记载应按规范6.3.1的有关规定:应尽量判断记录,为了正确判断某一现象,有的时候还要参照气象要素的变化和其它天气现象进行反查、推理,综合判断,从而确定某种现象是否应该出现. 例:某站某日的记录如下:20-08时:等于 ' ≡

08-20时: '8—814 ≡8—1140[200] ·1426 —1714

分析:从该日白天栏中的记录来看,应在雾之后加记轻雾,在平时的记录中很容易忘记.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天气现象的判定方法:

①相对湿度较小、风力较大、云层较厚、温度或地温较高等不宜出现露霜现象,反之则容易出现.

②地面温度低于当时的露点温度,则必有露霜存在;反之不成立.

③在有雾而没有雨和雪时,因相对湿度已接近饱和状态,则必有露霜存在;或在雨后雾存在的夜间必有露霜.

(2)检查天气现象记录顺序: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记录;一些天气现象虽然不记起止时间,但却隐含时间顺序,平时记录或转日界时稍不注意,很容易造成记录的次序颠倒或误以为漏记.因此,应注意前后两日及白天夜间的关系.

4.气温、气压、地温的预审

(1)逐时检查气温数据:一般情况下,最低温度出现在夜间到凌晨,白天日出后温度会迅速上升,14时左右达最高.如果出现温度陡升陡降,则往往对应有雷暴、大风、降水等天气;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某要素有跳变,却找不到原因,往往是由于采集软件问题造成分钟数据异常跳变,审核时应特别注意.

(2)检查每小时气压数据:发现前后时次气压相差2百帕以上,应查找对应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为锋面过境,雷暴、强降水等.


(3)0—20cm地温的滑动检查:查看RTD文件中地温的分钟要素值,查找引起地温变化异常的原因.根据地温的日变化规律:天空状况较好时,由于太阳辐射较强,地面获得的热量随着层次的加深而逐渐减少,其日较差也相对较大.天空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地面温度随着层次的加深增温缓慢,其地温日较差也相应偏小.因此,平时应注意检查地面温度值的变化,以防传感器故障造成记录长时间异常或缺测.

5.风的审核

(1)从正点数据文件和分钟文件中检查风向风速记录:查看风向是否较长时间停留在某一示度(除静风外),或风向有规律的缺失,如果有,则说明风向有问题,特别是在较强的雷暴天气后,由雷击损坏造成.因此,在报表预审时要注意雷暴天气过程后的风向记录;如果风速长时间为静风,或在风力平均较大的天气,风速值一会儿较大,一会儿较小或几近静风时,则说明风杯转动失灵,在冬季低温时可能是风速传感器被冻坏.

(2)从风的统计检查风是否正常:如果风统计中没有某一风向,则要根据当地当月常年的可能情况来判断,如冬季很少有东南风,夏季很少有西北风,如果出现冬季没有西北风,夏季没有东南风的情况时,就要进一步检查原因,是否是因局部地形、周边建筑物阻挡等.在报表的预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6.降水量的预审

(1)超差检查:人工观测降水量与自动观测降水量相比,可以发现降水记录是否有超差,以便及时调整.人工合计值与自动观测合计值丝毫不差,这种情况偶尔会出现,但每次过程都是如此,几乎是不可能的.我站通过几次过程的对比发现,出现强降水时,人工观测值与自动观测值误差较大;出现小降水时,测量误差值较小.如发现10mm以上降水误差超过±4%,应查明原因.如雨量传感器堵塞、干簧管故障等.

(2)对应起止时间检查:防止漏记其中一段降水现象,打开B文件,对照降水现象的起止时间进行检查.

(3)滞后降水的处理:降水现象停止后,仍有降水量,若能判断为滞后量,且滞后时间不超过2小时,可将该量累加到降水停止的那分钟和小时时段内,否则将该量删除,该情况应备注.

(4)审查最长连续(无)降水开始日期及降水量:仅在B文件月末最后一日上跨下跨栏内输入,输入内容应根据上月末最后一日降水量是否≥0.1mm确定.上月末最后一日降水量≥0.1mm,则输入上月最后一次连续降水的开始日期和降水量; 若上月末最后一日降水量<0.1mm,则输入上月最后一次连续无降水的开始日期,降水量栏不必输入.下跨降水栏与之相同.

7.日照的审核

(1)各时日照要与原始数据进行校对,主要防止上下午日照和各时之间的错位.

(2)对应各正点时次云天状况进行检查,如满天的避光云不可能有日照;无云或云状为高云时,无日照,应分析原因,如垂直能见度差等.

(3)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此种情况:天空仅有Ci dens时是否可无日照?当考虑云状与日照配合时,往往产生疑虑.按云状定义,Ci dens在太阳高度角大于30度时可透阳光,地物影子清楚可见,观测事实证明,即使太阳高度角较高,当较厚的成片的Ci dens遮住太阳时,不但云体本身中部有暗影,有时地物也无影(当然这种情况在早晚更为常见),日照迹线微弱或无日照.因此,天空仅有Ci dens时无日照完全可能.

8、蒸发记录的审核

从全月蒸发记录中筛选蒸发量较大或接近全月最大和最小极值的记录,从全月有降水天气中挑取蒸发偏大的记录.联系温压湿、风向风速、降水、日照等相关要素进行分析.

(1)一般情况:蒸发偏大,对应云天状况较好、气温较高、日照较强、或风速偏大;反之,蒸发偏小,则云天状况较差、气温较低,日照较弱,或风速较小等.

(2)要注意雨天蒸发的情况:当雨天蒸发偏大,而又没有造成蒸发偏大的原因,则往往是强降水造成蒸发器内的水外溅,遇到此种情况,如果记录已严重失实,可按缺测处理;如果强降水出现在夜间,早上开始守班时要及时检查蒸发器内的水有无溢出现象,如果情况已经发生,则夜间的蒸发量按0.0处理,重新量取相应原量,此两种情况都需在备注栏说明.

9、雪深的审核

(1)审查雪深的补测是否符合规范,补测雪深是否在备注栏注明.

(2)审查积雪深度变化.例如在冬季无降雪、吹雪、雪暴等天气现象时, 雪深增加是不合理的.

三、附加信息的预审

附加信息段的内容主要包括纪要、天气气候概况、备注等.预审时根据规范的规定检查有无错位项,规定的内容与数据是否同一,语言描述是否正确规范,处理是否有据可依.

在输入有关内容时,一定要注意键盘所处的状态是否正确,文字和标点符号一律用全角符号,数字用半角符号,各输入框中可以输入约500个字符或汉字,除字符“/”外,其它任何字符均可输入.

四、结语

在地面气象月报表的审核过程中,作为预审员,应及时做好月报表的预审工作,不要托到月末进行.审核时,发现问题反复推敲,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使预审更加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报表的预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