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宅男剩女:社交缺失症候群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296 浏览:131071

周六下午14:16,傑克已经在他的网游世界里逗留了243分钟.

此间,除了喝了半罐可乐,弹掉快要灼烧指头的烟灰,他的眼睛几乎没有离开过电脑屏幕.可这对他来说,并不足为奇.平时下班后、双休日,他经常都在重复这一系列动作.

难道他是网瘾少年错,傑克今年29岁,单身,风华正茂,是位从事电子技术检测的IT男,同事们送给了他一个“宅男”雅号.傑克笑起来略显腼腆,工作时的他话不多,低着头,四壁包围着电脑,只是习惯性地在同事们七嘴八舌发表完自己的意见之后,从电脑的缝隙间,伸出半张脸,点点头,追加一句,“嗯.是的.”正因为如此,他在公司里是个“无色透明的生命体”,不露声色,不被关注.而在工作之外,傑克与同事几乎没有往来.

除了网络之外,傑克觉得,似乎没有什么其他事情可做.没多久,傑克关掉了游戏,开始边听音乐边浏览网页.如果没有人打扰,一天他通常不超过十句话.

习惯了双手敲击键盘,不带任何情感地与MSN上的好友们聊天交流,甚至连也被“束之高阁”;习惯了使用公式化的格式敲一封电子邮件汇报工作;习惯了在网络世界里排解寂寞,虚拟情感等现代通讯快捷发达,反而让很多青年男女的心灵在虚拟世界中日益封闭,人与人面对面沟通的能力大大退化.与人交往时,出现恐惧、自卑、害羞、封闭心理,宁愿缩在自己的壳里,宅男剩女便成了这样一群社交缺失人群的代名词.

“现代人存在社交障碍主要还是个性原因造成的.”上海师范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沈勇强分析了宅男剩女的性格特质.“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可能生性胆小,害怕与人接触交往;二来可能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关,过分宠爱孩子,一旦离开熟悉的环境,就会出现分离焦虑,特别体现在一些80后的年轻人身上,到了新环境,不能适应,阻碍了他们的交往能力;还有就是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挫折,这些挫折让其产生自卑心理,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再与他人交往.”

“21世纪人格障碍的时代即将到来.”沈勇强教授的观点并不是危言耸听,这也是他近期从日本心理学借鉴而来并正在临床中论证的课题.

人格障碍的两大表现便是认知方式、行为模式明显偏离于主流观念,导致产生社会适应不良.他认为,社交障碍便是人格障碍的一种表现.而社交适应不良很有可能产生冲动型障碍(出现发脾气、打人、毁物、自残等行为),甚至出现反社会型障碍等攻击性行为.“去年6月,日本秋叶原便发生了一起极端案例,一位25岁宅男沉迷于网游世界,对社会极度不满,街头伤人,造成7人死亡、10人受伤的惨剧.这对于我们也具有警示意义.”沈勇强补充道.


对于宅男剩女出现的社交障碍早期行为该如何调节呢沈勇强教授给出了专业意见,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之所以会逃避社交,自我封闭,关键是没有确立自己的社会认同感.他们更需要家人、朋友的理解和支援,得到更多关注,得到肯定;需鼓励他们逐渐接触社会,慢慢去适应环境.不妨让他们多与好朋友进行交流、沟通,慢慢接触新环境;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愉悦,并不断强化这种积极行为,将会带来较好的效果.

(夜游摘自Hers论坛2012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