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歌同行藏在心里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23 浏览:29973

单纯的拥有物品,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藏于心者,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成为属于我们自己的.

邓丽君,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她不仅仅是一个流行歌手,更是我们精神生活、青春岁月的记忆.今年是其逝世15周年,邓丽君藏品悄然升温,我们的不仅仅是歌曲、磁带、光盘以及邓丽君身后的遗物,更是一种文化的见证.

青年突击队里的靡靡之音

1976年12月,我被分配到北京焦化厂仪表车间当学徒,刚到车间就被分到青年突击队.队里面有十几个人,上班前要读“毛选五卷”,书是单位发的.隔一段时间,还要学唱一两首革命歌曲.全车间教唱歌的就是我们突击队的娄虹,他手风琴拉得极好,每次教歌,他都把自己家的琴背来.娄虹比我小一岁,但比我进厂早,所以算是我师哥.除了教大家唱革命歌曲以外,娄虹每天都教我们几个人唱“”时禁唱的歌曲.1977年下半年,他家写了松下板砖录音机.从此,他开始教我们唱邓丽君的歌.那是我第一次听说邓丽君的名字.娄虹家住灯市口,我家住北京站口,走路也就20分钟.晚上没事,我经常去找他听邓丽君.那时他只有一盘磁带,我们就把里面的歌从头听到尾.

我问他“板砖”多少钱写的,他告诉我200多,“就为了听邓丽君写的.”我真的很羡慕娄虹,可是自己一下子写不起,暗地里把吃饭的钱省下来.1977年学徒第一年,工资16块,每月10元饭钱,另外还有几块钱的保健费.因为厂子里有污染,气味非常难闻,我们管它叫闻味费.每天中午只吃面条,也就一毛钱,这样一个月三四块钱就能满足肚子的要求,加上闻味费,一年下来有百十来块钱,估计两年就可以写“板砖”了.

半年多以后,队里的人都会唱几首邓丽君.无论出去干活还是在车间里闲着,我们突击队从来没有断过邓丽君的歌声,尽管都是些跑调版的.有一次,师哥正唱“如果你不再爱我,要告诉我.你不要对我冷落而不说”,刚好车间主任进来,他倒没有批评我们,说了句:“不爱你,还告诉你干吗?有病.”

我们突击队干的都是仪表安装的活,总在工地上.一个工程完了,总有一些扫尾的活.有一回赶上我和师姐赵明扫尾,工地比较大,怕不好联系,我们就拿了对讲机.记得那天很冷,我让师姐留在操作室,自己去外面干活.师姐跟我说:“你开着对讲机,我给你唱邓丽君吧.”那一下午,我一个人干了不少活,也听了一下午女声版翻唱邓丽君.

牙缝里抠钱写录音机

我吃了一年半的面条,积攒了100多块钱.那时候攒钱比现在容易,除了吃饭不再花任何钱,连衣服都不用写.进厂发了两身工作服,我爸给了我一身他的旧工作服,那几年上下班穿的都是工作服.一年多就攒得差不多了,离“板砖”还有一点距离.1978年秋天,天坛有一个展销会,听说有国产录音机.我跟母亲一商量,她说不够再给你添点儿,就跟我一起去展销会,看上一款上海产的“春雷”录音机,比“板砖”大,没有“板砖”漂亮.母亲说上海的东西好.“春雷”180多,母亲给我添了十几块钱,又写了两盘国产录音带.当天晚上,我抱着“春雷”跑到娄虹家,录了整整两盘邓丽君.后来我们知道了线录方法,就是用一根电线把两个录音机连接到一起,用这种方法转录的效果好多了.那是我的第一盘最好的转录版邓丽君.

1980年前后,“反精神污染”来了,厂子里专门成立了反精神污染办公室.当时鉴别歌曲的例子就是《蔷薇处处开》《何日君再来》以及“岛国情歌”中歌曲.这么一反,在车间里就不能随便唱邓丽君了.

回家听邓丽君,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可我父亲是厂子里面的头儿,只要他在家,就不让我听.我只好拿着录音机到邻居家去听.


那时候,最难弄到的是邓丽君原版磁带,即便是有人弄来了,也贵得要死.记得有一回,一哥们儿弄来了几盘,十块钱一盘,问我要不要.当时我工资也就19元,10元是半个月的工资,只好眼睁睁地错过了.

自制音响成珍藏

录音机有了,磁带有了,邓丽君的歌声渐渐成为我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聆听那绵绵歌声,我们突击队的几个哥们儿,开始琢磨着自己做音响.因为大家都是干电动仪表出身,对电子电路手到擒来.突击队的人比其他组本事大,家伙什最全,每人一套电工工具,多套钳工工具,还拥有全厂最新的信号发收器、示波器.上班没活的时候,哥儿几个交流的就是谁找了最好的功放线路图.娄虹有一款台式晶体管收音机,两个喇叭,是当时最好的音响设备.我一直在找它的线路图,后来从一位无线电爱好者那儿画了一份,自己琢磨着开始做.现在想起来,工序太复杂了,全凭着对邓丽君的热爱坚持了下来.

那年月,业余时间特少,好不容易熬到了星期天,还不够听邓丽君的呢.我们就特愿意值夜班.有两个好处,一个可以存倒休,那两年,我存了100多天的倒休,一直用了好几年;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在班上做音响功放.带上录音机和磁带,值夜班的就俩人,一边听着邓丽君,一边做音响.记得有一次,电路都焊好了,示波器也检查了,我背来一只大喇叭,接上以后,满心欢喜地等着邓丽君的歌声从喇叭里流淌出来.可试了半天,都下半夜了,就是不行.最后还是找了一哥们儿帮我弄好的.

一只光秃秃的喇叭,听起来还是差劲,哥儿几个又学着设计音箱.那时候找木板特别难,我们做仪表安装,有些设备有木包装箱,把那些破松木板子拆下来,当宝贝存起来.冬天衣服穿得多,把板子锯好了,揣在大衣里带回家.

我住的院子里,就我有这么一个音箱,休息日,整天地放个不停.大家都说:“邓丽君这姑娘歌唱得真好!”紧挨着我家的邻居,大儿子抱了个女儿,刚出生几个月,整天睡.谁家出声,老太太就跑过去,求爷爷告奶奶地让小声点儿.我就住她家隔壁,大礼拜天放邓丽君,一放就是一天.她从没找过我.两三年后,这女孩上幼儿园,唱歌比赛得了第一名,她奶奶跟我说:“都是打小听你那邓丽君听的.”

自己做的音响一直用到结婚以后.太太也是个邓迷,记得我们俩一起收拾新房的时候,第一个搬来的就是音响和“春雷”录音机,一边收拾新房,一边听着邓丽君,至今记忆犹新.结婚后,她把自己的邓丽君原版带带来,成了我俩的珍藏.

有了电脑以后,我又从市场上写了光盘版邓丽君.尽管mp3格式的邓丽君音频质量不是很好,但比起录音带来强多了.不久前,我还从网上下载了全套邓丽君音视频资料.

看过一篇文章,名叫《我的邓丽君唱片之路》,该文作者有“邓丽君的LP唱片共计有17张,卡式磁带43盒,CD唱片38张,LD唱片5张,DVD11张,VHS录像带20盒,VCD40张20集,MD5张,DTA数码磁带两盒,一盒多重录音格式卡带.”据说这还不算最多的.可以相信,与邓丽君相关的歌曲、物品、用品以及演出道具、票证、服饰将构成一个完整的专题,继而成为藏界的一个温柔的亮点.

(编辑 , ,王文娜)

 ,wangwenna@y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