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量短语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00 浏览:17706

摘 要 :“v.+时量短语”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法结构.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整个结构所表示的内在含义也会有所差异.时量成分后面通常会跟上一个名词,这些名词都是虚指的.前面不能添加具体的数量词,文章从语义重心、语义特征、信息安排原则对此进行具体分析,本文还将关注一种与之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

关 键 词 :时量短语;动词语义特征;虚指名词;语言使用

一、

在现代汉语中,很多动词的后面都可以出现一种表示时段的“数量词+时间词(+名词)”结构,比如“玩了一天”“看了两小时报纸”,我们称这类结构为“v.+时量短语”结构.

关于时量短语的功能和意义,有以下两种观点:

动宾观:赵元任认为:“‘动词+时量短语’结构中的时间词组是时量宾语,表示动作延续的时间.”[1]如:“休息半个钟头”.朱德熙称之为“准宾语”,“等了一会儿车”这个结构为双宾语结构.[2]

动补观:刑福义称“动词+时量短语”结构为动补结构,时量短语被称为“时量补语”.时量补语指的也是动作延续的时间.

这两种观点反映了语法界对时量短语语能有不同的认识,目前尚未达成一致.

马庆株认为,在“动词+时量短语”结构中,由于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整个结构所表示的内在含义也有差异.[3]动词有表示“完成”的类,有表示“持续”的类,也有表示“状态”的类:

完成 持续状态

v.1(死):+- -

v.2(等):-+ -

v.3(看):++ -

v.4(挂):++ +

v.1类动词是非延续性动词,它构成的时量短语表达的是一种“经历”,比如“死了三天了”就表示从死这一瞬间动作开始计算,到说话时已经是三天的时间了;“v.2类动词+时间词”表示的是某种动作的持续时间,如“等三天”是说在三天的时间里,等这个动作一直在持续,并且有可能继续下去;而v.3、v.4类动词构成的时量短语既可以表示“经历”,也可以表示一种“持续”,不同的是v.3表示的是动作的持续,而v.4则是状态的持续.我们发现,与v.1不同的是,后三类动词都可以表示持续的情状,这种动词语义特征的差异也可以用有界与无界的理论来说明.沈家煊指出:“有界动作在内部是异质的,具有可重复性,在时间轴上有一个起始点和一个终止点;无界动作的内部是同质的,没有可重复性,没有起始点和终止点,或只有起始点而没有终止点.”[4]持续动词是无界的,非持续性动词是有界的,我们可以说“一直等着”“一直看着”“一直挂着”,却不能说“一直死着”.当然有界与无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具体分析中要依赖认知环境.

在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既然v.3、v.4类动词构成的时量短语都可以表示一种“经历”和“持续”,那么,在特定的使用格式中必然会出现歧义的现象,比如下面例子就可以有两种理解:

(1)这本书我读了一个月了.(还没读完)

(2)这本书我读了一个月了.(对于其中具体的情节已经有些淡忘了)

对于这类v.3类动词,消除歧义的方法是去掉时量短语末尾的“了”,“这本书我读了一个月”只能表示读书动作的持续,而无表示经历的意思了.

那么这种方法是否也可以用在v.4类动词上呢?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

(1)贴了两年了.(两种理解:①两年前贴的,②“贴在某个地方”这个状态持续了两年)

(2)知道两天了.(两种理解:①两天前知道的②“知道”这个状态持续了两天)

我们不妨把末尾的“了”字去掉,就变成了“贴了两年”“知道两天”,仍然有以上两种理解.可见,这种方法不能用在v.4这类动词上,既然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消除歧义呢?我们可以在动词前面添加一些时间副词,如“已”“已经”“刚”“刚刚”:

(1)已经贴了两年了或刚贴了两年.

(2)已知道两天了或刚知道两天.

加上时间副词后“已经贴了两年了或刚贴了两年”,“已知道两天了或刚知道两天”就只能表达动作的完成了.

事实上,对于任何短语或者句子的理解,我们都不能孤立地去看,而应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和分析,请看下面的例子:

(1)这个日历挂了几个月了,该换了.

(2)这个日历挂了几个月了,所以上面沾满了灰.

(3)这个邮件我写了一星期了,还没发出去.

(4)这个邮件我写了一星期了,还没写完.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样的时量短语,例(1)和例(3)中“挂了几个月或写了一星期了”是在“换或发出去”之前就完成的动作,是有界的,只表示动作完成到说话时的时间,是一种完成义,而例(2)和例(4)中表达的是一直持续的状态或动作,是无界的.

李临定在《现代汉语动词》也曾指出有些活动动词,如吃、说、看、种、刮、写、喂、检讨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并举例:

(1)a.吃了两个小时.b.(刚)吃了两个小时,又饿了.

(2)a.种小麦种了四天.b.种了半个月,芽儿就出来了.

二、

时量成分后面通常会跟上一个名词,比如“钓了两天鱼”“整理了一下午图书”.我们注意到这些名词都是虚指的,前面不能添加具体的数量词.如“钓了两天鱼”不能说成“钓了两天一条鱼”“整理了一下午图书”也不能说成“整理了一下午两本图书”.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者都有过论述.沈家煊认为:“无终止点的延续动作和有固定终止点的定时动作都排斥数量词.”秦洪武的观点是:“‘动词+时量短语+真宾语(内论元)’结构中,如果真宾语前面加上数量词构成相对有界的名词,那么两个有界的宾语就会相互排斥.”因此,“他整理了一下午两本图书”是不可接受的说法.本文将以“看了一下午书”为例,从语义特征和功能语法中的信息安排原则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语义重心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看了一下午书”的语义重心会转移到不同的语言成分上,比如“你看了多长时间的书?――我看了一下午的书.(语义重心在‘一下午’)”“你一下午都干了什么?――我看了一下午书.(语义重心在‘看’)”如果在中性语境中,单从句法重音角度来分析“看了一下午书”这个短语,我们一般会把语义重心放在表示时间的“一下午”上.生成语法中的格位理论指出,“一个动词(格位指派语)只能指派一个格位给其中的一个名词性成分(格位被指派语)”.“看了一下午书”中的动词“看”后面出现了两个名词性成分“一下午”和“书”,那么究竟哪一个才是“看”的格位被指派语呢?格位理论中还有一个“格邻接原则”,这个原则规定,“格位指派语与格位被指派语相邻,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我们说“看一下午书”而不说“看书一下午”,由此可知“看”的格位被指派语应该是“一下午”,那么动词“看”的语义重心也应该是“一下午”了.

(二)语义特征分析

既然语义重心是“一下午”,说话人在说“看了一下午书”的时候强调的就是看书的时间量,至于到底看了什么书或多少书就不重要了.所以时间量词后面的就只能是个表示完全虚指(通指)的名词了,如果加上数量词会使之相对实化.


(三)信息安排原则

温锁林给汉语句子信息结构归纳出了一个重要原则,即动词后只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单位的原则.前面已经论述过在中性语境中,此类短语的语义重心一般是在时间词上,那么就必然需要淡化后面名词的作用和意义,而虚指(通指)名词自然更适合充当这样的角色.

在某些“v.+数量词+时间词+名词”的格式中,我们发现如果在名词前面加“的”,结构就可能会发生改变,比如“做了三天的饭”,既可以理解成做饭这个动作的持续,也可以理解成一次做的饭足够三天吃的,前一种理解我们仍然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分析.至于后一种理解,结构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三天”变成了“饭”的修饰语,而与动词“做”没有直接的联系.

注释:

[1]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98页.

[2] 参见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6-120页.

[3] 参见马庆株《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

[4] 沈家煊:《“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1995第5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