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174 浏览:5939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资本的界定,提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概念,分析了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特征及其类别,并且着重从理论和现实投资两个方面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 键 词 :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 成本投资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174-02

从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资与效益现状看,缺乏理性的风险投资意识,不计训练成本或以金牌掩盖成本,造成后备人才培养投资成本高,而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因此,探索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的基本特征及其类型,找出影响其成本投资的深层次原因,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的支持势在必行.

寻根溯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问题属于人力资源投资的范畴之内,因此我们应当以人力资本投资为理论依据对其进行界定与分析.

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界定

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于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的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需要通过成本投资进行的.依据人力资本的定义,我们可以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定义为:国家、企业或个人通过一定的投入(货币、资本或实物)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丰富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和比赛经验,提升竞技后备人才存量,使得竞技体育水平得以提高的一种投资行为.要进行这种投资,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支持.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是培养优秀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必经途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资是对人自身发展的投资,直接提高竞技体育人才存量,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应将其纳入效益考核的范围之内,注重投资的效益问题,不可盲目投资不计成本.

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分类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本文主要根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将其投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运动员选材投资②运动训练投资③医疗卫生保健投资④运动竞赛投资.

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现状与分析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资现状进行分析.

(一)宏观层面的指导理论

1. 导致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不协调发展的态势

在工作重点转移时期,高水平竞技运动往往成为体委部门的工作重点,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的整个人才培养都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投资.体育行政和管理部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部分都投向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比赛上,使得其始终不敢放松抓“竞技体育”,抓金牌,从而造成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一手硬一手软,软任务不得不让位与硬任务的事实.这是体制上“一头沉”造成的恶果.

2. 难以形成充满活力的良性发展机制,投资效益差

传统的体育投资观念阻碍着市场经济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形成.把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转会流动称为“写卖运动员”,把职业运动员的营业性比赛,统称为“为金钱卖命”.甚至把理应实行经济核算制度当成“一切向钱看”,而予以批驳等等.体育随着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而跌宕起伏,是一种不稳定发展的状态.靠单一的计划机制和政府投资,其市场性、灵活性较差.那种一包到底的人才培养体制始终制约着运动员的训练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使得“要我练”向“我要练”的机制转变难以实现.

3.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化,影响了其社会化进程

一律由政府机构来投资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社会、民间办体育的力量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政府管理的太多,统的过死.这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负担,还打击了基层体委部门和传统体育学校的积极性.

4.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法治化程度低,制约了其科学化的发展

在投资方面,使用政府财政统一拨发的方法较多,采用经济方法、法律方法的较少,不能充分调动各级体育行政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我国虽然有60多个运动项目协会,但是多数责权利不统一,还不是真正的实体.此外,在整个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的投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法律监督管理体系,只注重表面工作,而没有实质的深层次监察,从而使得部分国家财产不意流失和浪费.

(二)微观层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核算理论

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进行核算,需要科学、合理的理论作基础.

1. 必须完善和健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资本投资的原始凭证管理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资本投资的原始凭证是进行人才培养资本投资活动的书面证词,也是进行投资效益核算的原始凭证.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经济核算管理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要特别注意原始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具体的数据汇总计算中,对各项投资成本的收集应当科学合理,特别要将传统财务会计中那部分没有被确认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信息单独地、有目的的记录,使其便利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的核算.

2. 各级体育行政与管理部门应有涵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资本投资的统一格式的财务报表

为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资本投资核算的顺利进行,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就要提供准确、全面、符合要求的、统一格式的资产负债表、成本费用表等.资产负债表要做到正确反映出用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资产占有和来源情况.成本费用报表应详细反映每一个成本项目的支出情况,反映总成本、单位成本的高低,反映部门费用各明细项目的支出情况及所占比例.

3. 要充分利用科学的核算分析方法

一般而言,经济活动分析中所用方法是比较多的,如: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回归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等[7].这些方法对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资本投资活动的分析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核算中,上述方法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由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十分复杂,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因此,要因时、因地调整合算方法,逐步由以前只能定性分析朝着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4. 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财务会计管理队伍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得以发展的基础,只有正确计量有关人才培养的投资成本的情况下,才可能做出合理地人才培养决策.而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本分析又是一项技术性和社会性很强的经营管理活动,不但需要会计人员有较高的业务知识,而且需要他们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只有如此,才可以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分析更全面、更科学.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资本的界定,提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的概念,分析了后备人才培养成本投资的特征及类别.着重从理论和现实投资两个方面研究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投资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现行的育体制导致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不协调发展的态势,难以形成充满活力的发展机制,使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投资主体单一而且法制化程度不高;第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本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应给予科学化的完善;第三,体育事业经费投资的多寡、投资构成的合理与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与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于竞技体育的资金必然也随之不断增加.但是,应注意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问题,提高竞技体育的投入与产出率.

参考文献:

[1] [德]卡尔马克思.著,曾令先,卞彬,金永译.《资本论》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2] [美] 保罗A萨缪尔森经济学(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

[3] [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4] 刘鹏.“体育要坚持制,反驳劳民伤财说”[EB/OL].news.省略,2008-09-06.

[5] 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C].广州:暨南大学,2002.

[6]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7] 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