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

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072 浏览:131051

[摘 要 ] 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需要上至决策者下至施工者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介绍了市政工程建设的特点及必要性、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关 键 词 ] 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建议

一、市政工程的特点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怎么写作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市政工程包括城市道路、桥梁、排水、污水处理、城市防洪、园林、绿化等城市公用事业工程.(1)道路交通工程.(2)河湖水系工程.(3)地下管线工程.为常见的供水、排水(包括排雨、污水)供电、通信、供煤气、供热的管线部分及特殊用途的地下管线和人防通道等.(4)架空杆线工程.不同电压等级的供电杆线、通信杆线、无轨杆线及架空管线.(5)街道绿化工程.行道树、灌木、草坪、绿化小品建筑物、构筑物占主要部分的各市政专业工程场(厂)、站、点.

二、加强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必要性

近年来,虽建设项目纷纷上马,但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业主行为还不够规范,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工程项目合同偏低.另一方面在全国建筑业火爆的大环境下,各种原材料不断上扬,农民工的短缺也使得人工费一涨再涨,工程项目成本不断增加,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有下滑的趋势,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不断强化和完善造价控制是施工企业最为重要的生存和发展手段.

三、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松散,员工素质不高,造价管理意识薄弱.现在许多企业缺乏对生产经营全面的考虑.因而在制定目标时主要依据企业内现有生产条件目标,很少考虑到外部市场、顾客需求和同业竞争等因素,往往也只是有个别部门负责制定.同时,企业各级造价组织的目标和责任不明确、造价管理混乱.上下级造价管理组织联系不紧密,下级造价管理组织不能很好地完成上级造价管理组织下达的任务,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不默契.(2)设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技术创新,设计人员在控制工程造价上的创新却很少得到表彰和奖励,反而要承担更多的风险,这样势必挫伤设计人员主动控限额设计,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势必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时间,设计收费按工程投资额及相应费率计算更是与实行限额设计相矛盾.经济利益会驱使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提高工程造价,而不会主动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3)施工组织阶段织管理不到位.在施工初期,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编制投资估算,该投资估算经审批后将作为此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


四、完善工程造价控制的建议

(1)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拉到班子.按照其相应的管理岗位在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一是项目管理决策层,它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从总体上把握施工项目的施工生产和工程造价管理,它掌握着施工生产要素的调配权;二是中级管理层,它是由一批施工、生产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组成的,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财会人员、合同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负责实施项目决策层的施工、管理决策,并从不同角度对劳务作业层的施工操作过程进行控制;三是劳务作业层,这是为工程项目的施工输出劳务的一级组织,包括施工队一级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是现场实际操作的执行者,并对其任务目标负责.(2)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费用的支出,防止损失和浪费,对施工各项费用应分别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使各项耗费和支出严格按照预定的工料机定额和费用开支进行.(3)严密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是组织指导施工的全面技术文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方案的失误则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浪费和损失.(4)加强物资、设备管理.在材料管理中,一是要严把采购关,要建立采购信息网络,优选供应商,做到“货比三家”.二是把好现场验收关,坚持计量管理,坚持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验收,防止“量差”、“质劣”的材料投入使用.三是坚持限额领料制度,加强文明施工,减少浪费.在设备管理中,要全力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和装备效益,要合理使用机械,正确核定机械设备需用量,合理组织机械进退场,减少设备停工时间,减少机械费支出.(5)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对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管理工作成果与其目标进行比较,对其工程造价管理活动效果做出评价,并做出奖励或者处罚.对工程造价控制不力,发生项目工程造价严重失控的,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的,要按有关规定追究项目长和财务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要将考核与奖惩办法挂钩,根据考核的结果确定奖惩,以调动员工进行造价管理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