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在工程中的管理方式现状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17 浏览:12984

摘 要 :建筑工程管理是为了实现工程项目投资,保证工程的进度、安全及质量而进行周全的策划.建筑工程管理事关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甚至存亡问题,科学的管理手段能为建筑企业创造出更高的效益.本文从工程管理的定义入手,紧接着阐述了工程管理的特点和管理的方式,最后对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 键 词 :工程管理 管理方式 工程管理现状

1工程管理的定义[1]

工程管理是指为实现预期目标,有效地利用资源,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一般来说,工程管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

2工程管理的特点[2]

与一般的管理工作不同,工程管理是对于具有技术集成性和产业相关性特征的各种工程所进行的相应的管理工作.一般来说,工程管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基本特征.

1)工程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管理.从理论上来看,工程管理的系统性表现为工程管理就是一种实

现特定目标的各种技术的有序集成,工程管理就是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各个工程子系统相互协调,以实现工程整体目标的过程.

2)工程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管理.由于工程是技术的有机集成,工程常常与特定产品、特定企业

和相互联系,所以任何形式的工程管理必然是一种考虑不同技术协调性和不同产业特性的综合性管理.此外,工程管理的综合性也表现为工程目标实现所要求的多种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工程管理主体与工程管理环境的协调性上.

3)工程管理是一种复杂性管理.一般来说,工程是由多个部分构成、多个组织参与的,因此,工程管理工作极为复杂,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由于工程本身具有很多未知的因素,而每一个因素常常带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具有不同经历、来自不同组织的人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特定的组织内,在多种约束条件下实现预期目标,这就决定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远远高于一般的生产管理.

3工程管理方式[3]

3.1传统总承包(TGC)方式

此方式基于建筑师、咨询工程师和承包商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应用范围最广,历史最悠久.业主选择工程管理方式时,多数是依赖于咨询工程师的建议.适用于传统总承包方式的标准合同和管理制度在国内外均比较完善,业主可以有效介入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咨询工程师经验丰富,承包商责任明确,即按图施工,承包商只承担有限的责任.因此,传统总承包方式仍得到广泛应用.

3.2设计建造(DB)方式

此方式改变了建筑师、咨询工程师和承包商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承包商同时负责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业主关心的重点是工程按合同竣工交付使用,而不在乎承包商如何去实施.在设计建造方式中,设计和施工的矛盾在项目承包商内部得到解决.

3.3施工管理(CM)方式

此方式通过施工管理商来协调设计和施工的矛盾,使决策公开化.施工管理商早期介入工程项目,工程项目通过快速路径法,可以做到提前施工、提前竣工.

3.4BOT方式

BOT方式更侧重于项目的融资管理.

4工程管理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1)业主介入施工活动的程度;(2)设计人员参与工程管理的程度;(3)业主进行工程变更的力;(4)工程责任的明确程度;(5)工程的复杂程度;(6)工程项目的进度快慢;(7)工程建设成本的明确程度.

5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我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及不合理的地方.建筑工程管理仍处于一种粗放式经营的状况,建筑施工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总体水平不是很高.现场管理也是粗放式的,建筑企业组织设计能力不强,大部分的现代化技术未能得到广泛应用,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建筑管理质量,使得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建筑工程管理的运作应该从管理的各个环节出发,通过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管理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4]

5.1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和法规不健全

我国目前执行的建筑工程方面的管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对工程管理的约束性较差.同时,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也相对落后,不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未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没有较强的专业性,没有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和专业队伍,这就造成了管理的不规范、不科学以及其他问题.

5.2施工阶段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阶段就是现场施工,对该阶段的管理是否良好,与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在施工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机械和人员问题.机械问题主要表现在: 工程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比较低;选用的机械不够,机械老化、性能不佳,由于缺少创新技术的支撑,在建筑施工中高效的新型机械很少采用.人员问题主要表现在: 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实际水平与文化程度不对称,施工技术偏低,专业技术拔尖的管理人员少,高级施工技术人员短缺,同时缺乏新材料、新机械、新技术的使用知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5.3劳动人员管理比较混乱

建筑业是一种劳动力比较密集的行业,劳动力在建筑工程中占主力军的地位,因此,合理地管理劳动力是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中,没有一套比较合理的行为准则去规范工作人员,对工作人员的调配、管理比较混乱,对劳动力未能形成良好的流动机制和使用环境.

5.4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技术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管理应当实现规范化、科学、安全的操作,这就需要在技术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甚至可能危及到生命财产安全.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技术管理不科学和管理松懈等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根据自己的职责对建筑工程执行严谨、细致的监督控制;未严格把技术关,甚至只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技术标准和要求,导致很多的工程事故的发生. 6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6.1改进建筑工程的管理机制

完善和革新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的要求.首先,应在管理的法律、法规上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可以在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达到加强管理的目的,保证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要加大完善管理制度的力度,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系统,通过借鉴一些比较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思想以及采取必要的管理工具,对现有的操作和规划进行重新调整,使管理变得专业化、现代化.

6.2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安全生产是所有的企业在生产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直接领导着工人进行施工,必须非常重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做到事事有底,每项施工都要有专人负责,对于违章作业要及时予以纠正或处理,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每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完善规章制度,对工程进度层层把关,各阶段都要签定生产安全责任书.监督人员必须督促和检查施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了生产安全责任制以及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于没有明确责任的施工单位,要限定时间进行整改,必须做到有章可循,保证施工的安全.

6.3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不同的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同,为了能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经过岗前培训,不仅可以使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按计划、按质量完成.


6.4优化力资源配置

建筑工程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降低建筑企业成本的一种重要途径.只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减少人力的浪费,才能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管理人员要对各个部门的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及统计,掌握各个部门的基本情况,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人员,同时对部分工作人员实行合理流动的机制,从而使人员管理显得更加灵活,达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目的.[5]

7结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比较复杂,从竞标到工程竣工,要经历精心规划、预算费用、监控施工等环节,系统性要求较强.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与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合理之处,各种问题并存造成了材料浪费,工程机械的使用效率不高.所以,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