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学院非经济类专业西方经济学人才培养建议

更新时间:2024-01-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41 浏览:17444

摘 要:目前国内诸多非经济类专业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一直存在诸多问题,致使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鉴于此,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强化针对性教材建设、调整教学内容、加强综合案例教学、改进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法等几方面,对商务学院非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 键 词:商务学院;非经济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29-01

一、导论

《西方经济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财经类高校以来,通过探讨西方经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近年来,随着经济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复合导向型人才愈加重视,因而许多院校通常对国际贸易、金融学等非经济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甚至设置为非经济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商务学院作为贵州财经大学的二级学院,其非经济类专业的三本学生有其相应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若在教学各环节中照搬二本经济类专业的授课模式,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将该课程特征、独有逻辑方法与学生注重应用特点相结合,是商务学院教学课程改革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1.教材适用度问题.由于缺乏非经济专业针对性的适用教材,照搬西方经济学经济专业课教材,该教材内容体系广、案例少、难度大,难以因材施教,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内容择选性问题.针对非经济类专业学生而言,无须深入系统地介绍该教材的理论体系和经济模型,使得具有文科背景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3.教学方法创新问题.教学中多偏重阐释基本原理,缺乏操作性、实证性教学案例,背离了教学目标.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态度,这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知识体系构建均有深远的影响.

4.教学考核的检验问题.考核方法缺乏针对性,注重基本概念和理论考核,缺乏考查非经济专业学生运用现实经济领域问题的分析能力,难以考量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西方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建议

非经济类专业人才配培养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导向型范式,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管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灵活运用课堂讨论、案例与专题讲座等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其洞察力,倡导其探究能力,提高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应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强化适用教材的建设.以商务学院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择选教材应具有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前瞻性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等.

2.针对性配置教学内容.鉴于非经济专业的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课时有限,合理配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个体发展和学科背景择选实用性强教学内容,减少经济模型讲解.

3.完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授课理念,强化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式学习.如在理论讲解中穿插现实案例.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和专题论文,引导和深化学生思辨和组织能力.

4.优化考核方法.采用优化科学考核形式,如平时考核的课堂讨论、专题论文、小论文,期终考核则侧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可考虑加大案例分析题目的比重.

《西方经济学》课程需要通过其基本概念框架的理论原理和数学模型去认知,鉴于其与中国经济实践差异较大,非经济专业教学应结合现实经济,加强案例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其理解经济理论并能正确分析经济现象,为人才质量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应用型特色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