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学好财务会计的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118 浏览:32968

摘 要:《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核心必修课之一,与《中级财务会计》相比,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复杂性、内容的特殊性和理论依据的偏离性等方面.对多数学生来讲,学好《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有比较大的难度.文章主要从对该门课程内容的把握、学生自觉地进行回顾性思考、学会思维和归纳问题、善于在练习中提出问题以及重视实践操作、保持心态平和等几个方面就如何学好《高级财务会计》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高级财务会计;学好;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5-148-03

许多学生总是觉得财务会计这门课程不容易学好,尤其是进入到《高级财务会计》的学习阶段,简直是“听起课来半懂不懂,看起书来头皮发麻,做起题来几欲崩溃”,这当然有夸张的成分;但多数学生的确反映《高级财务会计》的学习不太轻松,普遍感觉比较困难.这里,我以《高级财务会计》为例就如何学好财务会计谈谈几点思考.

一、“走进”《高级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从课程体系上讲包括财务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实务两部分内容.在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财务会计理论是以专题的形式,即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财务会计理论专题》供学生选修;而财务会计实务则分解为《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三门课程,且均属于必修课程.许多学生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是一门纯理论课程,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应该说,《高级财务会计》仍然是一门关于财务会计实务的课程.

《基础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这两门课程不仅各自存在着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框架体系,并且彼此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较清晰的层次关系;而《高级财务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之间的层次关系却并不明显.与《中级财务会计》不同的是,《高级财务会计》在框架体系上并不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或系统性,各个专题之间也不存在类似《中级财务会计》各章节间的紧密联系和层次关系.实际上,《高级财务会计》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至今还没有公认的或权威性的结论.但一般认为,《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主要是那些没有包括在《中级财务会计》中的企业会计准则内容,通常包括:企业合并会计、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外币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物价变动会计、清算会计等.

诚然,与《中级财务会计》相比,《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在难度上的确增加了不少.因为,《高级财务会计》,即非传统财务会计实务,其特点体现在技术的复杂性、内容的特殊性和理论依据的偏离性等方面上.这门课程涉及的主要是一些专题性质或者是一些特殊的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和列报问题.但是,只要同学们做到态度端正,并辅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学好《高级财务会计》.

二、自觉地进行回顾性思考

不少同学在刚开始学习会计时总觉得会计这门课都是些零散的基本概念,然后就是些机械的会计分录.对于前者只是比较死板地记忆,而对于后者则是比较盲目地模仿,甚至有个别学生竟然打听书店里是否有“会计分录词典”等类似的书籍?等等.应该讲,对于那些刚刚接触财务会计的大多数学生们来讲,要求他们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去思考一些比较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相关理论问题,这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但是,在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对所学的内容或知识进行回顾性思考,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方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对自己的所学,又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

比如,在了解了会计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会计处理程序之后,我们不妨继续追问:“什么是会计?”或“会计究竟是做什么的?”,这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的分析对我们会计思维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会计本身是一种管理,会计的目的是向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有用的信息,信息是一种技术含量要求比较严格的产品,为此就需要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如: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等.会计从直观的角度看不外乎就是“制证”—“登账”—“编表”三个步骤;三者之间可以比喻为:“点”—“线”—“面”的关系.必须要指出的是,如果把财务会计仅仅理解为上述“证、账、表”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必须要看到,“制证”-“登账”-“编表”的背后所代表的内容是对企业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而如何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则离不开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至于又如何进行选择会计政策或作出会计估计,那这就离不开会计人员的正确判断.我们不妨去想象一下: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财务会计只是一种“制证”—“登账”—“编表”的简单“流程式”的程序化系统工作,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会计这种职业必将被计算机所“消灭”.


三、学会思维和归纳问题

这里,我选择对收益的两种理论——“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进行分析来说明如何进行思维和归纳问题.

“资产负债观”认为:收益是企业两个不同时点的净资产的增加额(注:剔除与企业股东之间的权益交易);而“收入—费用观”则认为:收益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入与费用相互配比的差额.在“资产负债观”下,会计要素的确认立足于对资产负债表要素的确认,在此基础上再确认利润表要素;在对会计要素的计量上,先计量其期末余额(或调整后余额),再将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或调整前余额)比较从而计量其发生额.而“收入-费用观”则与之基本相反.应该讲,上述两种理论对于许多学生来讲在理解上的确存在不少困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思维和归纳呢?这可以从以下两笔简单的会计分录来进行: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减值准备?因为当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就意味着减值部分不再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部分内容也就不再符合资产的定义;所以在资产负债表日(注:某一特定时点),如果固定资产存在着减值迹象,就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时,按两者的差额计提减值备.在确认的逻辑顺序上,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前,“资产减值损失”在后;在计量的逻辑顺序上,是先计量固定资产的(期末)可收回金额(调整后余额)并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前余额)进行比较,后计量(减值的)发生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体现的就是“资产负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