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成本观下企业成本控制概念框架

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701 浏览:106935

[摘 要]论文在阐述由作业成本观与经济增加值理论整合的集成成本观概念与原理基础上,创新提出基于集成成本观的企业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成本控制框架.

[关 键 词]经济增加值作业成本控制框架

集成成本观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部分学者提出的整合作业成本与经济增加值的综合管理理念.集成成本观是整合作业成本与经济增加值的产物,其基本原理是在作业成本观中融入经济增加值计算中的资本成本.集成成本观是指在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以集成管理理论为指导,将经济增加值(EVA)和作业成本法(ABC)集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成本控制的实践中,在成本控制的行为和组织上以集成管理机制为核心,在成本控制方法上以集成成本观为基础,实现成本控制与企业战略、经营管理、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的集成,从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和成本竞争优势.

一、集成成本观下成本控制概念

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责权范围内,根据一定时期预先设立的成本目标,在生产经营耗费发生之前和企业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主动、及时地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目标实现的管理过程.

集成成本观下的成本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增加值(EVA)和作业成本(ABC)整合的集成成本管理理念,为满足成本控制的战略需要,需在作业成本的基础上引入经济增加值,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内所耗费的资源成本最低目标.基于集成成本观的企业成本控制是“完全成本”概念,包括各个作业环节的经营成本与资金成本,弥补了传统作业成本观无法反映资本使用成本和机会成本的结构缺陷,从而控制产品成本更全面、更真实.

二、集成成本观下成本控制框架

基于集成成本观的成本控制是全面扩展企业成本控制范围的全过程成本控制新理念,成本控制包括成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产品正式生产前对影响产品成本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规划、审核和监督,本文主要是运用集成成本观对产品设计成本进行控制;事中控制是指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的控制,本文详细阐述了集成成本观下加强产品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的控制管理.事后控制是指对成本追溯、监督及其对执行情况的绩效考评.

1.集成成本观下事前成本控制

事前成本控制是主要是运用集成成本观对产品设计成本进行控制.产品设计是企业内部作业链的首要环节,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作业.产品设计对产品性能、所用材料、组织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成本乃至企业整体价值链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据估计,产品寿命期的成本有60%~80%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因此,产品设计是企业最重要的成本动因,成本是由作业引起的,不同产品设计方案所需的作业不同,各种作业的耗费也不同.要控制成本,就必须从产品设计开始,应用经济增加值理论和作业成本计算所提供的集成成本信息,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作业价值分析,修订产品设计,使产品设计在保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成本较低的作业,消除一切不必要的作业,降低作耗费,进行流程优化.

而我们日常成本管理控制中往往忽视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我们在设计新产品时不但要考虑日后的生产制造成本,而且要评价分析投资该产品的资金成本,企业要不断的创新产品设计以节约资金资源成本.

如何控制产品设计成本,基于集成成本观的企业成本控制理念,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应用经济增加值理论和作业成本分析方法,实现产品结构优化.根据EVA的基本理论,当一种新产品能够以高于其全部成本的出售时,那么从经济上来说是有利可图的.换言之,一种新产品能实现其价值就必须能够弥补其全部成本:直接经营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经营成本(如管理费用、租金)和资本成本(使用资本的成本).这种关系可用下式表示:EVA等于销售收入-(直接经营成本+间接经营成本+资本成本).式中直接经营成本与间接经营成本之和即为经营成本,经营成本与资本成本之和即为集成成本.如果EVA大于零,表示成本对象为企业的股东创造了价值;如果EVA小于零,则表示成本对象毁损了股东的价值.

检测设某种产品在进行创新设计前,它为企业作出的贡献值即带来的经济增加值EVA1,通过更新设计后其产品所带来的经济增加值EVA2,只要经济增加值EVA2大于经济增加值EVA1,就可以进行产品再设计,降低产品成本,为企业的股东创造了价值.否则,就不能也没有必要进行设计更新换代.基于集成成本观的企业产品设计成本控制是在分析产品日后的生产作业各个环节所耗费的经营成本和资金成本上进行的价值评判,更符合企业股东的利益目标.

2.集成成本观下事中成本控制

事中成本控制主要是在集成成本观下加强产品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的控制管理.

(1)采购成本控制

采购工作内容主要是原材料采购、零部件采购、设备采购以及低值易耗品采购,采购成本占产品制造成本的比例很大,如果不能以合理的获得所需的物料或者设备,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采购部门以采购计划为依据向供应商询价,根据供应商的报价进行比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下达采购定单.供应商收到定单进行发货,企业收到采购货物进行质量检验入库.

采购费用主要由供应商招标与考查费用、订货费用、仓贮费用、缺货费用、以及质检费用组成.因此,在集成成本观下采购环节的资金成本控制,主要是在采购作业各个环节如购货作业、收货作业、验货作业、储存作业等环节考核评价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存货的采购与库存所占用的资金状况及其对采购决策与效益的影响,制定最优经济采购批次和批量,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降低采购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效果.

(2)生产成本控制

在集成成本观下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生产准备、设备维修、生产和装配、质量控制等作业环节为降低成本而进行的不断改进作业.通过消除不需要的、无效率的作业,持续不断的改进增值作业,并且不断的研究新的生产方式以降低既定设计、功能的产品制造工程的成本,力求改进现有生产作业环节,进一步提高效率来达到降低生产产品成本的目的.

作业改进和利润中心都是生产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它们都可以和目标经济增加值结合起来,以实现在生产阶段的成本优化控制.

在生产阶段,作业中心主要是生产部门的集成成本控制,根据目标EVA对生产作业中心进行至上而下的和费用预算,计算本中心的经济增加值.对各个生产工序和零部件的成本,由生产工人和成本管理人员共同制定计划,形成工序和零部件的执行成本和实际经济利润,然后与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比较,找出差异并结合成本控制制度进行改进,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在此,经理人员必须洞察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进一步改进的潜力,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可能转变为现实,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处于不断改进的状态中.企业必须为生产第一线的员工持续不断的提供详细的成本资料,使生产第一线的员工能及时掌握各项成本瞬时的升降状态,据以随时洞察其变动的因果关系,缩小成本差异,形成零部件执行成本;另一方面,以零部件的成本数据为基础,进行自下而上的成本计算.结合工资、费用计算部件的成本和经济利润;按照产品结构,汇集各层部件、部套的成本和利润,然后和由零基预算自上而下计算的目标作业成本和利润相比较,分析差异并采取相应措施,形成部套的执行成本;这样逐层汇集,最终形成作业中心的成本和利润,与目标成本和利润比较,形成执行,对作业中心进行考核.从生产阶段成本控制图(如图所示)中可以看出:集成成本观下生产阶段成本控制到零部件、部件、部套、作业中心和产品各个环节的包括资金成本在内的全部成本,并通过目标成本和目标经济利润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寻求成本控制途径,消除不增值作业,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3)销售成本控制

集成成本观下销售过程成本控制主要是销售过程中订单处理、包装、运输、装卸等环节占用的资金成本.如赊销产品的及价外税款,销售费用及税金,销售部门管理的库存产品和仓储费用.资金成本控制主要是做好产品促销、货款回笼、减少库存,增强费用意识,努力压缩销售费用支出,防止形成新的“三角债”,从而达到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循环与周转的目的.

三、集成成本观下事后成本控制

集成成本观下事后成本控制主要是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差异分析和增值评价.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额.制定某种成本费用的控制目标指标,基本上是以“数量标准”乘以“标准”来确定的.“数量标准”是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用的消耗量和工时,应根据技术设计部门按技术设计要求所确定的消耗定额和劳动定额为基础确定.“标准”是根据市场和工资情况确定.

某种产品(作业或零部件)成本差异等于产品(作业或零部件)实际成本-产品(作业或零部件)目标成本

某种产品的目标成本等于产品产量计划数×该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

某种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等于该产品数量标准×该产品标准

某作业中心目标成本等于∑(该中心每一种产品的费用目标指标)

根据实际生产成本数据资料可以比较产品、作业或零部件成本控制情况,并可以从数量差异和差异深入分析差异形成原因,从而评价作业中心成本控制效果.

某种产品的实际成本等于产品产量实际数×该产品的单位实际成本

某种产品的单位实际成本等于该产品实际数量×该产品实际

某作业中心实际成本等于∑(该中心每一种产品的费用实际指标)

增值评估也是作业成本控制的最重要方法,包括两个基本步骤:一是确认每项作业是增值作业还是非增值作业.二是根据确认结果,将非增值作业剔除或在规模上压缩到最低限度;保留增值作业.这里所提的增值作业有三重意义:一是指顾客价值,那些能够满足最终顾客需要的作业即为增值作业;二是指股东的报酬或价值,一项具有顾客价值,同时又具有股东价值的作业才是增值作业;三是指业务价值,即有些作业虽然无顾客价值和股东价值,但却是实现顾客价值和股东价值的条件,这类作业也为增值作业.

集成成本观下的成本控制框架从内容上看,成本控制包括各个作业环节的经营成本与资金成本,是“完全成本”概念,弥补了传统作业成本观无法反映资本使用成本和机会成本的结构缺陷,从而控制产品成本更全面、更真实.从控制过程看,成本控制是从企业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各个作业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法上以集成成本观为基础,实现成本控制与企业战略、经营管理、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的集成,从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和成本竞争优势.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使用成本信息、业绩数据和实施企业战略,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