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与总部经济战略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308 浏览:142090

[摘 要]公司总部是伴随着公司组织形态的空间扩张而分离出的组织决策与管理单元.公司总部具有一致的区位指向性,并导致了公司总部在特定区位上的集聚而形成总部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对其所在的中心城市及其辐射区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政府通过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进入管制等手段,引导区域内公司总部向中心城市集聚、区域外公司来中心城市设立区域分部和专业职能分部等,即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是促进经济体结构升级与经济再发展的一种可行方案.

[关 键 词]总部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一、公司总部

公司总部是指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相对独立的,以控制权为核心的,具有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资本经营、业绩管理及外部公关等全部或其中几种职能的组织单元(赵弘,2004).随着公司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张,公司可通过内部各职能活动如生产职能、决策职能、资源配置职能、营销职能的相互分离深化其内部分工,获取由专业化带来的效率改善.这种专业化将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内部次级组织,如工厂、总部、财务与投资公司、营销公司、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它们通过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本流相互联系,成为一体.在交通与通讯技术不发达、运输与沟通成本较高时,这些次级组织必须相互接近,以降低企业整体运营的成本.现代低廉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各次级组织间运输与沟通的成本,这扩展了其选址空间.如果公司对各次级组织进行独立的选址,将其尽可能布局在各自的最佳区位上,将导致各次级组织的营运成本的降低或收益的增加,若其净效应高于由此导致的公司内部运输与沟通成本的增加,这种分散选址就将为公司所采用.迪肯和劳埃德(DickenandLloyd,1990)指出,伴随着公司组织形态的空间扩张,实施公司高层管理与战略决策的公司总部首先从公司中分离出来,形成公司总部与公司日常动作与管理活动的组织(生产工厂与销售部)分散布局的空间形态.

二、总部经济

经营在不同产业上的公司,其相同属性的次级组织进行独立选址的区位指向性往往是不同的.例如,服装业的生产工厂在独立选址时是劳动力指向性的,而软饮业的生产工厂在独立选址时却是市场指向性的.但经营在不同产业上的公司的总部却往往具有一致的区位指向性.Dis和Henderson(2004)从总部生产函数的角度解释了公司总部区位指向性.他们认为,获取和传播信息是公司总部重要的中心职能,公司总部的生产函数强调高技能管理人才、专业化怎么写作、信息资源以及与其他总部的空间接近性等高级资源的投入.除产出信息外,高额的利润是总部另一主要产出,这一产出对税收及稳定的政局(财产保护)也相关敏感.采用定量模型的研究方法,Henderson等(2005)确定了其他公司总部带来的信息溢出效应、总部与生产基地的地理关系、总部对于各种怎么写作业的需求投入、总部特性等对总部利润水平的影响.Dis等(2004)则确认了怎么写作多样性的规模效应、金融怎么写作业的集聚效应、总部的外部规模效应等对公司总部区位的影响.Heenan(1979)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60个美国跨国公司和47个日本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时考虑的因素,其重要性次序是:当地市场的重要性和支持性的怎么写作业、政府对公司总部的态度、政治稳定性、接近主要国家的市场、通讯设施、教育与医疗设施文化多元性等.Little(2003)对50家在瑞士的非瑞士籍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区位决策标准的调查显示,88%的公司认为公司税收优势是重要的区位优势,72%的公司强调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可得性,69%的公司重视生活质量,也有62%的公司认为城市区位的中心性也很重要,但仅有10%的公司选择与现有生产企业的接近性作为设立地区总部区位的因素,另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CEO的个人偏好也是重要的区位因素.Klier等(2002)对全球1000家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时考虑因素的考察发现,跨国公司主要关注如下因素:作为地区总部的声誉、潜在顾客、研发集中程度、管理体制、高素质员工、房地产成本、工厂基础设施、金融体系、清洁环境、生产质量与人身安全等.

公司总部的这种共同的选址指向性自然导致了公司总部在特定区位上的集聚.这一特征首先显著地表现在全球经济层面上.例如,2007财富500强公司中,将总部设在的有50家,在巴黎的有26家,纽约和伦敦分别有22家,北京有18家.在国家经济层面上,公司集聚的特征也特别明显.例如,美国大型公司总部主要集中在波士华城市群、休斯顿、达莱斯、亚特兰大等以及西部的南加州和硅谷等区域.中国大企业集团也主要集中在三大城市群地区,这其中,约有10%公司总部聚集于北京,控制的资产约为所有国内企业集团控制资产的50%.总部经济的集聚特征还表现在城市经济层面上.公司总部总是集中在城市的特定地区,即中心商务区.例如,在,公司总部主要集中在银座、丸之内、日本桥、新宿地带和池袋、涩谷、赤坂、台场地带,而首尔的公司总部主要集中在中区、钟路区地带和江南区、瑞草区地带.

公司总部向特定地区的集聚形成了总部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是指以控制权为核心的公司总部、公司地区性总部及专业职能总部(如采购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财务公司)等向中心城市集聚,以及现代金融怎么写作业、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业、会展与机构怎么写作业、研发与技术怎么写作业、医疗保健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传媒业等相关支撑性知识型怎么写作业在集聚区迅速发展,并通过该集聚区引领中心城市及其腹地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在本质上,总部经济是高级生产要素,如高水平的科技管理人才、研发、金融、营销、物流、会计、律师等知识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组织等在空间上的集聚,是一种高级形态的产业簇群.另一方面,总部经济代表了与市场、政府相并立的企业在空间上配置经济资源的作用的增强.在严格意义上,总部经济是对总部腹地的垂直分工的经济形态的简称,与城市腹地经济主要关注于空间资源的市场配置与政府配置不同,总部经济还侧重强调企业总部在资源的空间配置上的作用.企业总部不仅拥有较政府更丰富与准确的信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滞后性与浪费,总部经济在优化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资本配置,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总部经济战略

总部经济的发展对总部集中所在的中心城市及其辐射区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总部集聚的中心城市不仅集聚着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还进一步吸引着这些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向中心城市的进一步集聚,并促成知识型怎么写作业将迅速发展并形成较为完整的现代怎么写作业体系,促进中心城市经济结构的高度化.总部经济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不仅参与公司的利润创造、还集中着公司的利润,对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财税贡献效应和产值贡献效应.总部经济的发展还能带动其经济腹地的发展.设置总部的公司多为其所经营产业中具有竞争优势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营销能力和管理技能.公司总部向中心城市集中后,其生产活动、营销活动、采购活动即在其辐射的经济腹地布局,带动腹地经济的技术升级、管理提升与需求市场的扩张,从而促进腹地经济的发展.在总部经济发展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进驻且集聚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尤为显著.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进驻本身即是对当地投资环境的肯定,可以提高其进驻城市与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知名度.而且,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为当地雇员提供更高层次的管理岗位引进与高层决策功能相配套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可以迅速提高驻在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另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还能带动包括法律、商业、银行在内的各方面配套怎么写作的投资和发展,促进所进驻城市与国家经济与世界的全面接轨.


总部经济对中心城市与其辐射区域的显著经济效应使其具有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总部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在新兴经济体崛起的国家中所使用的一个理念.在发达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总部经济是在市场力的主导下经过较长的时间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但在新兴的快速成长的经济体中,其经济结构特别是中心城市在短期内即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压力,而市场力在短期内又难以促成这种经济结构的升级,经济体特别是其中心城市的发展即陷入困顿.此时,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即政府通过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进入管制等经济手段,引导区域内公司总部向中心城市集聚、区域外公司来中心城市设立区域分部和专业职能分部,以及推动本土集团公司向区外扩张,以及中心城市传统的制造业向城市腹地的扩散等,是促进经济体结构升级与经济再发展的一种可行方案.在亚洲,最初对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给予优惠政策的是菲律宾(1974年),新加坡则首次成功实践了总部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加坡生产制造成本提高所引致的制造基地外迁,新加坡经济的再发展陷入结构性的困境.为此,新加坡政府于1986年提出了以“国际综合商务中心构想”,制定了旨在引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税收优惠政策.新加坡政府还先后提出了特准国际贸易计划、商业总部计划、营业总部地位以及跨国营业总部奖励计划等.1993年,新加坡设立促进海外投资委员会,其与经济发展局制定了一系列对不同类型的总部给予针对性的优惠政策(YeungH,PoonJandPerryM,2001).在这些政策的作用下,以金融和商务为重点的现代怎么写作业在新加坡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也迅速向该国集聚,实现了新加坡从“制造基地”到“总部基地”的转变,新加坡也因此成为大多数跨国公司向东南亚乃至亚太市场推进的首选之地.1995年,台湾当局也适应亚太地区经济特别是中国大陆经济快速成长、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和台资外移引发的台湾经济发展困顿的经济现实,推出了以建立高附加值的制造与研究中心、航空转运中心、海运转运中心、金融中心、电信中心和传媒中心为核心的《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力图通过建设亚太营运中心,吸引跨国公司来台投资和设立亚太地区的区域营运总部,推动岛内的产业升级,全面振兴台湾经济,并提高台湾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吴献斌,1995).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计划并未得到切实的实施.2000年,台湾又推出“全球运筹中心计划”,该计划共45项具体计划,其中,与总部经济联系紧密的主要是“营运总部计划”和“国际创新研发基地计划”.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升级,我国不少城市也表现出显著的总部经济特征.一方面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后,其业务从一般生产制造逐步深入到研究开发、怎么写作、营销等,在整条产业价值链上开展业务.为了统一管理协调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怎么写作等各类业务,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将其境外总部迁到中国或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调整国际市场战略.另一方面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国本土企业的战略型调整与地理扩张,正逐渐地改变城市的分工态势由产业专业化走向功能专业化,企业总部沿着城市等级体系迁移,从乡镇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再到超大城市(贺灿飞,2007).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再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杭州等相继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构想,颁行了激励性的政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其中,香港、北京和上海已经成为或初步成为我国乃至亚太经济层面的总部经济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