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书写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92 浏览:9490

绘画是一种书写心性的特殊方式,不同的笔触中能够展呈无限多样化的叙述.从近现代绘画先驱林风眠、吴大羽和常玉等人,到活跃于当下的新一代艺术家,无论他们从事的是油画还是水墨,都可以在某种宏观意义上被归附到一条独特的艺术书写路径上去,因为无论绘画材质是什么都只是承载画家特殊表达的工具而已.

当代艺术的30年过去了,思维方式和创造意识被社会现实变得浮躁、轻佻,问题不是转变与否,而是转向何方.新的政治、社会、生活状态,需要艺术家提供新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配套.对已形成的表现形式进行必要的扬弃与拓展的同时深究内心的体悟,使之努力关注当代社会的深层文化内涵并提供精神指向,形成一种具有当代批判精神和挑战传统的新表现艺术.我们发现这种中国意味的书写方式在今天的全球化语境中,其美学上发生着趣味转变.

参加《中国式书写》展览的徐冰、周春芽、谷文达、毛焰等24位艺术家们以不同的理解路径和表现方式来展现各自的中国式书写,他们对中国社会30余年来在疗治之伤、承载巨变之痛中所出现的种种现象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深入的观察,他们分别用其擅长的绘画形式着重探讨了中国大众在此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肉体状态和精神风貌.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当代中国艺术家群体中表达出了中国式书写的丰富涵义.在这里,刷子和毛笔都只不过是展现某种旨趣、抒发某种情感的器用,通过它们完成的最终作品才是重中之重,恰如石涛所言:“法立于何立于一画.”在这“一画”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可以兼而对艺术家个人的状态及其书写的状态作窥斑见豹式的了解.事实上,这两种状态本为一体.艺术的价值、精神及阈限,无不始于绘画之人本身,书写的过程则见其性、见其情、见其艺术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这些年龄稍长的艺术家们的社会身份与心智允许他们比年轻的一代更深入的探讨艺术中人的心性、社会的价值、历史的面目以及生活本身.所谓“中国式”是我们的共同背景,无论你多么的国际化或是反传统,在新一代认为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已经被挖掘殆尽,并对曾经的风格、价值观、气韵满心厌恶的时候,我们仍然无法断绝这种背景的存在,而书写的方式则是个体趣味的追求,关乎政治的、美学的、的和现象的.


中国式书写不拘于传统艺术分类中油画和水墨分立的局面,倾向干透过艺术的本质彰显艺术的现状,它遵从中国艺术在绘画领域中一贯的创作原则――笔墨当随时代.立足中国具体的时空情境、面向多元化的开放社会、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追寻通往大美的艺术坦途,这种融合了传承与创新的态度或许可以说是中国式书写的精义所在,也是举办本次展览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