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科学饲养与管理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75 浏览:14123

蜜蜂的饲养在我国有很久的历史.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过程中,我国养蜂业有了飞速的发展.而且养蜂不占耕地,不用粮草,只需一些蜂箱和少量蜂具,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发展养蜂,既可提高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等的产量,又可通过蜂产品获得较好的收益.因此发展养蜂也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力措施.现对蜜蜂的科学饲养与管理做简要讲解.


一、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1.养蜂场地选择.

养蜂场地周围3公里半径范围内,全年至少有一两种大面积的主要蜜粉植物.同时,还要有多种花期交错的辅助蜜粉源植物.依赖辅助蜜粉植物可以培养壮大蜂群、造脾,利用流蜜期可大量生产蜂蜜.

2.选王.

宜选用评分70分以上二级以上种王.选用春季或冬季换王,1年应换王1次或2次,保持蜂群强势.

3.双王群、双箱饲养.

提倡双王群和双箱饲养.采用朗氏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比十框箱大80mm),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可开设在箱前面,可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内产卵,箱供贮蜜;或用囚王笼扣1只蜂王,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蜂王限制在侧向1~2框内产卵,箱内其他部份供贮蜜.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或FWF型中蜂箱,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祥,巢门均开设在箱前向,平时平箱饲养双王箱,流蜜期可叠加继箱取蜜.加继箱时应从巢箱提取3—4框盖子脾或大幼虫脾1张蜜粉脾放在继箱一侧,外加隔板,在巢脾内补加空巢脾,巢箱或继箱间加隔王板,让蜂王在巢箱内产卵,或不加隔王板让蜂王在整个箱体内产卵.产蜜期应在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

4.保持群内饲料充足.

当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时,应采用灭菌的花粉灌脾饲喂,或花粉代替品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缺蜜时,用饲喂器盛蜂蜜置于蜂箱内蜂箱内饲喂.饲喂宜在夜间和每次饲喂量应可供蜂群食用2—3d为宜.

二、管理技术

(一)箱外细心观察,记录蜜蜂采集粉蜜等J隋况.

1.有无天敌:夏、秋季要防其它天敌蜂.如蜻蜓、马蜂等.处理办法:人工捕杀.

2、饲料缺乏:特别观察蜂群不管天气好坏不断往外飞,或在巢门前爬出爬进,提起蜂箱感到很轻,表明缺乏饲料.箱底死蜂成堆,死蜂腹缩小.处理办法:喂补助糖:半斤白糖加半斤水煮溶,乘凉后,用竹筒或碟盛好,上放草或树叶,晚上放在箱内喂养.一般连续喂2夜.(注:白糖是略带浅色的好)

3、发生螨害:不断发现一些体格弱小、翅残缺的蜜蜂爬出蜂箱外.处理办法:一是平时紧脾时要及时抽出老脾,疫防发生螨害;二是药物杀螨.

(二)箱内留心检查,记录蜂王、王台等情况.

一般在春季要检查:一是观看卵、幼虫、蜂王、王台等情况,避免自然分群逃蜂.二是缺蜜季节,检查是否缺蜜,及时紧脾,抽出老脾,是否失王等.

1.蜂王情况:

有蜜粉源的晴暖天气,出入正常,回巢蜂1对后足携带有花粉团,下午1至2点半钟巢门前有认(热)门蜂,说明此箱蜂正常.相反,蜜蜂很少出巢采集花粉,有些蜜蜂在巢门前振翅,来回爬动,可能失2E;箱内检查无蜂王,巢上卵少或无卵和幼虫,雄蜂多,则失王已久.

2.失王处理:

(1)蜂群自然会培育王台(急燥王);

(2)从别箱调有王台的未有封盖幼虫脾;

(3)蜂王圈移封盖王台,插在第二脾的幼虫和蜜糖之间,圈底硬纸打开;

(4)弱群就近合并到别的蜂群.

3.分蜂预兆:

分蜂季节,个别蜂群很少有蜜蜂出去采集,许多蜜蜂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有的蜜蜂在咬巢门,说明箱内巢脾育有王台,蜂群在准备进行自然分蜂.处理办法:一是强群分群;二是清理王台,调入一脾未封盖幼虫脾.

4.发生盗蜂:

蜜源稀少时,巢门前有蜜蜂抱团厮杀,进巢蜂腹小,出巢腹大.处理办法:一是平时蜜源稀少时,要将巢门适当关小,发生盗蜂时立刻将巢门缩小到只能容一两只蜂出入;二是用煤油(或酒)涂巢门前驱赶盗蜂;三是用带叶树枝将巢门隐蔽.

5.通风不良:

夏季中午许多蜜蜂在巢门前扇风,晚间有些蜜蜂在巢前聚集成堆.建议:箱后开窗口5×8公分.

6.大流蜜期:

白天忙碌采集,晚间扇风酿蜜声彻底不停.此时可以取蜜、繁殖、加脾,更换老脾、分群.

7.逃蜂处理:

原因:管理不好自然分群,敌害、盗蜂、取蜜糖季节不当或蜜源少缺糖、烟熏或震动、箱内不良风味多会引起逃蜂.处理办法:加强管理,蜂王交配以后,不在出巢门(除了分群、逃蜂外),生产中等蜂王产卵后,可剪外翅三分之一,分群季节不会带走蜂.流蜜期结束后,6月份开始,要及时紧脾(换去老脾)、弱群、失王群合并;出现逃蜂要及时追捕,用细砂或水撒,待降下聚成堆后,用蜂王圈住蜂王,收集工蜂后放好,晚上放箱,箱内放一至两脾幼虫和一脾蜜脾.野外捕蜂同样适宜.建议:养蜂农户要自备细砂.

(作者单位:158200黑龙江省鸡东县蚕蜂技术指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