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的管理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815 浏览:70261

【摘 要】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规定临床实验室是为临床提供医学检验怎么写作的实验室[1].临床实验室提供的医疗信息非常广泛,占患者全部诊断、疗效评估等医疗信息的60%以上[2].因此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非常的重要.要提供正确、可信的检验数据,就要做好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关 键 词 】实验室;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800-02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应用于临床,极大的推动了检验医学的发展,提高了检验医学在医疗卫生怎么写作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为全面贯彻《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快捷、准确的检验结果怎么写作.全面推进临床医学实验室的怎么写作质量控制,是提高临床检验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二级以上医院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成绩,列入等级医院评审和考核的一项重要的指标[3] .目前, 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质评活动开展得愈来愈深入国内大中型医院实验室,有力地推动了检验质量的提高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在临床医学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已经形成常态.但由于我们对质控工作的认识、重视、力度不够,相关的质控知识缺乏,致使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没有对临床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和检验结果的指导、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有的也只是应付检查,严重影响了医学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提高临床检验水平,现就有关问题结合实际加以讨论.

1.改变观念正确认识质控

过去我们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有三个方面的误区:一是是认为质控即上级领导检查的汇报资料和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忽视开展日常室内质控,质控意识不清晰.二认为开展质控,增加科室的成本.三是认为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是检验科自己的事情,因而忽视了与临床科室的配合、协作.四是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全面质量管理的认识不够,导致了质控工作不能很好地、深入地开展.

1.1 通过学习提高认识 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是包括:管理层的监管、人员素质的培训和提高、检验过程的全程控制、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估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可能保证实验室结果的准确可靠.在这些管理措施中,检验过程的全程控制更为重要.所以在抓实验室质量的同时,不能忽视检验申、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接收、检验、检验报告单送到申请人手中是一条相互关联的多环节,均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对医生、护士的质控知识的宣传,共同提高检验质量[4].

1.2 加大投入 开展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工作,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如果标本量不大,质量控制成本相对较高,或许还会造成很大的费用支出.但我们想一想,通过提高检验质量,减少了漏诊和误诊、减少医患纠纷,提高了患者诊断率,保护患者的利益和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行业知名度,不正是我们所获得的最大的效益吗?

1.3 认真执行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规定 办法规定,临床质量控制是临床实验室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开展质量控制是医学检验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作为检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要坚持认真地做好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通过质量控制的反馈整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达到真正提高临床检验质量的目的.

2.怎样开展医学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

我们认识到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是系统的、复杂的、科学的、全面的控制[4].对于如何做好质控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2.1 医院领导重视 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必须建立医院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的落实必须是医院、临床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所以,医院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协调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参与到医院.

2.2 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医院实验室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特殊岗位的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技术人员素质和能力是影响实验室检验质量的因素.加强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可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授权制度,各实验室可根据实际工作的发展况进行培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2.3 对临床实验室的检测全过程进行控制:检验分析工作的流程分三个部分,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从临床医生的申请、实验要求、患者的准备、原始标本采集和送检、实验室标本接收、检验分析、检测结果的报告、检测样本的处理的工作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控,都会影响到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对全检测全过程进行控制.

2.3.1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从临床医生的申请、实验要求、患者的准备、原始标本采集、送检到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开始时结束.研究表明,检验前阶段所用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4].从时间分布分析,许多抱怨和投诉检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与分析前有关,并不是检验过程的原因.但由于分析前的过程大多发生在检验科外,不容易控制,这一环节得不到保证,即使有最好的仪器、设备、方法和技术人员也不能得到准确、真实的检验结果,不能客观反映患者当前的病情.由于这方面需要临床医生、护士和患者的配合和参与,管理难度较大.检验科应该制定标本采集手册,协同医务科和护理部利用全院业务学习、科室网页、印制成册发放的临床科室,对医护人员讲解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过程的重要性和方法,让他们了解不同的检测项目对标本的不同要求、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等知识,正确规范地采的采集标本.对检测标本运送人员也应该进行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避免送检不及时、不规范、影响检验分析质量.